從平面到立體,應用在太空探索中的「摺紙技巧」

原點閱讀 發佈 2023-06-02T19:24:20.435392+00:00

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從小玩到大的摺紙中蘊含的數學故事。雖說我們中國人對五角星懷有特殊的感情,但人類對五角星的喜愛,卻沒有明顯的界線。

大家小時候都玩過摺紙吧?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從小玩到大的摺紙中蘊含的數學故事。


一起折個五角星吧!

雖說我們中國人對五角星懷有特殊的感情,但人類對五角星的喜愛,卻沒有明顯的界線。早在公元前的古希臘,人們便深為五角星的魅力所吸引。那不是一般的五角星,是畢達哥拉斯信徒們俱樂部的徽章!

圖中的象徵性數字,及如同現代立交橋那般的立體線條,使人們似乎感覺到一種無窮的運動,周期為5,循環反覆,永不休止!

不少讀者在孩提時代,便已學會了用摺紙的辦法來剪五角星。下圖直觀地表現了這一折法的過程,各位小夥伴可以自己拿一張紙來試一試。

最後一剪似乎帶有隨意性,因而剪出的圖形嚴格講只能說是「五角星形」,而未必是正五角星。

摺紙藝術貌似簡單,但卻包含著深刻的科學道理。摺紙的方法也不是單一的。

就以折正五角星來說,人們完全不必用上面那樣繁雜的摺疊首發!實際上只要打 一個普通的結就足夠了!所用的道具只是一條長長的紙帶。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我們天天司空見慣的打結動作,實際上正在創造一個又一個優美的正五角星。


靠「折」出來的拋物線

可能會有人以為,摺紙只能折出直線的圖形,因為摺痕無論如何只能是直的。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足夠多的直的摺痕,有時也能圍出優美的曲線。

你可以試試,用紙剪出一個矩形紙片ABCD。如同下圖(a)那樣摺疊,使每次折後A點都落在CD邊上。無數的摺痕會像圖(b)那樣圍出一條曲線。這樣的曲線,在幾何學上稱為摺痕的包絡。

圖(b)的包絡曲線,是一段拋物線弧。當你拋擲石子的時候,會看到石子在空中劃出一條美麗的弧線。這條弧線是由於石子同時受地心引力和慣性運動兩者作 用的結果。假設你拋擲石子時與水平成α 角,又石子出手時速度為v0,則在時刻t石子運動的位置坐標 (x,y) 為:

消去時間t後,將得到一個關於x 的二次函數。因此,二次函數的圖像也稱為拋物線。

有趣的是,當我們拋擲的初速度不變,而僅僅改變拋擲角時,將會得到如下圖那樣一系列的拋物線, 這無數拋物線的包絡,也形成一條拋物線,物理學上稱為「安全拋物線」。

讓我們回到摺紙的課題上來,研究一下為什麼前面講到的 摺痕包絡是一條拋物線?

如圖所示,以AD 的中點O 為原點,以OD 為Y 軸正向,建立直角坐標系。

令 AD=p,則 A 點的坐標為(0,- p/2); 設A'為CD 上的任意一點,EF 為A 折向A'時紙上的摺痕;T 在EF 上,滿足TA'⊥CD。下面我們證明:T點的軌跡,即為摺痕的包絡曲線。

也就是說,T 點的軌跡是一段拋物線弧。剩下的問題是必須證明它與摺痕相切。為此,令直線AA'的斜率為k,則

注意到摺痕EF 為線段AA'的垂直平分線,容易求出直線 EF 的方程為

包絡是微分幾何研究的課題之一,1827年,首創於德國數學家高斯。下圖是又一種有趣的摺紙包絡。

剪一個圓形紙片,在圓片內任取一點A,然後如下圖(a)摺疊紙片,使折後的圓弧通過A 點,如此得到圖(b)的無數摺痕。這些摺痕的包絡,便是一個以 A 點和圓心為焦點,長軸為半徑的橢圓。讀者不妨親自折一個試一試。

最為神奇的摺紙,大約莫過於「三浦摺疊法」。它是由日本宇宙科學研究所的三浦公亮教授發明的。這種摺紙法,竟能使無生命的紙張具有「記憶」的功能!

大家知道,當我們想把一大張紙折小的時候,我們常用的是互相垂直的摺疊方法。這種摺疊法的摺痕是「山」還是「谷」是互相獨立的。從而各種可能的折法組合,總數極大!當一大張折好的紙完全展開時,很難讓它重新折回到原來的位置。

另外這種互相垂直的折法,折縫往往疊得很厚,因而在張力的作用下,難免造成破損! 「三浦摺疊法」也叫「雙層波型可擴展曲面」,它不同於「互相垂直摺疊法」的地方在於:縱向折縫微呈鋸齒形。

這樣,當你打開一張用三浦摺疊法摺疊的紙時,你會發現,只要抓住對角部分往任何方向一拉伸,紙張便會自動地同時向縱橫兩個方向打開。

同樣,如果想摺疊這樣的紙張,只需隨意擠壓一方,紙便會回到原狀,相當於記住了原樣!

用三浦摺疊法摺疊紙張,整張紙成了一個有機的連結體。它的折縫組合,只有全部展開與全部折返兩種。因而不會因為摺疊時折縫沒有對齊而損壞。

上圖(b)表示用「三浦摺疊法」摺疊時的情景。容易看出,這裡的折縫是互相錯開的。圖(a)則是普通摺疊法,不難發現,這裡的折縫,在重疊處出現了危險的隆起!

今天,神奇的三浦摺疊法已經取得了廣泛應用。在人類征服太空的宏圖中,對於建造大面積的太陽帆、人造月亮等方面, 應用前景尤為突出!


·

作者:張遠南 張昶

部分圖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