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180萬人建「線上天文館」,讓夢想照進現實

廣西新聞網 發佈 2023-06-02T21:25:44.286698+00:00

「6個90後建線上天文館」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據了解,6個90後均為「上知天文」短視頻團隊的成員,他們致力於「面向青少年做有溫度的天文科普內容」,除了給星星寫劇本,他們還會給祝融號做「好萊塢大片」,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6個90後建線上天文館」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據了解,6個90後均為「上知天文」短視頻團隊的成員,他們致力於「面向青少年做有溫度的天文科普內容」,除了給星星寫劇本,他們還會給祝融號做「好萊塢大片」,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5月31日 中國青年報微信公眾號)

#「上知天文」是科普的示範課#安心: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天文應該是「高大上」的知識,因而在開展天文科普的過程中,也就存在一個相當尷尬的現象——「叫好難叫座」,甚至「叫好不叫座」。這與天文知識自身的「高大上」確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與我們的宣傳方式、介紹方式,也有著一定的關係。「上知天文」團隊的成功出圈讓我們明白,只要方式得當,天文知識同樣能夠「圈粉」無數。可以說,「上知天文」團隊也給所有熱心科普的個人、團隊及組織上了一堂精彩的示範課。科普,必須嚴謹,但嚴謹不等於嚴肅,更不等於單調地照本宣科,而是在嚴謹的態度加持下,用生動活潑的方式引導受眾樂在其中。當今,網絡的發展已經讓我們查閱無限豐富的資料,也擁有了無限豐富的交流平台。只要我們像「上知天文」那樣,所有的科普都能「叫好更叫座」。

#叩問蒼穹的夢想,不僅在飛天一瞬#李季:「上知天文」團隊在「雲」端講故事,「雲」的另一端,在城市或山區偏遠的教室里。博大的「線上天文館」為師生們打開一扇扇天窗,身臨其境的科普體驗,讓夢想不再遙遠。「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從第一顆中國自主研發的「東方紅一號」衛星,到「嫦娥五號」九天攬月,再到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航天強國夢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人自立自強,勇攀科技高峰。叩問蒼穹的夢想,不僅在飛天一瞬,也在於星點之光,建一個科普「雲」平台,為孩子們種下天文的種子;當一道微光,點亮普通人的航天夢想,這同樣是屬於「天文夢」的極致浪漫。只要敢於有夢、勇於逐夢,就一定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浩渺星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