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 我國載人登月計劃全面啟動

天外來恩 發佈 2023-06-03T07:45:19.533550+00:00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29日在神舟十六號載人航天任務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近期,我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已啟動實施,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開展月球科學考察及相關技術試驗,形成獨立自主的載人月球探測能力。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29日在神舟十六號載人航天任務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近期,我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已啟動實施,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開展月球科學考察及相關技術試驗,形成獨立自主的載人月球探測能力。

據了解,我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是在繞月探測工程的基礎上開展的,分為無人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目前,我國已經完成了嫦娥一號至五號等多個繞月探測任務,取得了豐碩的科學成果和技術突破。

登月階段是我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的核心階段,也是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由近地走向深空的重要里程碑。該階段的總體目標是: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開展月球科學考察及相關技術試驗,突破掌握載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駐留、人機聯合探測等關鍵技術,完成「登、巡、采、研、回」等多重任務。

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國已經全面部署開展各項研製建設工作,包括研製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長征十號)、、月面著陸器、登月服等飛行產品,新建發射場相關測試發射設施設備等。其中,長征十號火箭是我國最大推力的運載火箭,能夠將25噸級的有效載荷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新一代載人飛船是我國首款可重複使用的載人飛行器,能夠實現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往返運輸;月面著陸器是我國首款具有軟著陸能力的大型著陸器,能夠在複雜的月面環境中安全著陸並提供生命保障;登月服是我國首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航天服,能夠保護航天員在極端溫度和真空條件下進行外出活動。

除了研製建設工作外,我國還將開展系列關鍵技術攻關和試驗驗證工作,包括地面模擬試驗、空間環境試驗、在軌驗證試驗等。同時,我國還將加強與國際社會的交流合作,在科學目標、數據共享、樣品交換等方面尋求合作機會,為全球月球科學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據悉,我國載人登月計劃是在充分論證和評估的基礎上制定的,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該計劃不僅將推動我國航天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的提升,也將促進我國科技創新和社會經濟發展,增強我國在太空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我國載人登月火箭主力發動機——130噸級泵後擺液氧煤油發動機,近日再次刷新了我國百噸級發動機單台試車紀錄,累計試車時長達到3300秒。這是該發動機在技術狀態固化後進行的首次壽命極限摸底考核,充分驗證了發動機的高可靠性。

據悉,該發動機是由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的,是我國未來載人登月火箭的主力發動機。該發動機自研製以來,注重產品的極限摸底考核,暴露並改進了多項技術薄弱環節,提升了產品的本質可靠性。為控制風險,研製團隊提前規劃前置試驗釋放風險,制定了周密完備的預案,保障了試車順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