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足球賽引發的殘酷戰爭:1991年南斯拉夫內戰之克羅埃西亞篇

高紅權先生 發佈 2023-06-04T06:02:13.054349+00:00

1990年5月13日,南斯拉夫足球甲級聯賽的一場重頭戲在克羅埃西亞首府札格瑞布舉行,對陣雙方是南斯拉夫足壇兩支超級勁旅:貝爾格勒紅星隊與札格瑞布迪納摩隊。

(一)


1990年5月13日,南斯拉夫足球甲級聯賽的一場重頭戲在克羅埃西亞首府札格瑞布舉行(當時,克羅埃西亞尚未獨立,札格瑞布只能叫首府),對陣雙方是南斯拉夫足壇兩支超級勁旅:貝爾格勒紅星隊與札格瑞布迪納摩隊。


比賽進行得緊張激烈,但是看台上很快就出現了問題:紅星隊的球迷和迪納摩隊的球迷發生衝突了。


支持紅星隊的球迷都是塞爾維亞人,支持迪納摩隊的球迷都是克羅埃西亞人,很快看台上就出現了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埃西亞人打成一團的景象。


警察立即出動制止騷亂。作為警察,當然應該不偏不倚、公正執法。所以警察們不僅暴揍了鬧事的塞爾維亞球迷,也收拾了不少克羅埃西亞球迷。這下子,讓在場的克羅埃西亞人都不幹了!他們覺得這是在我們克羅埃西亞人自己的家裡,警察怎麼還幫塞爾維亞人啊?他們也都是塞爾維亞人吧?


警察裡面確實有塞爾維亞人,不過他們也沒有偏向本族球迷。但是克羅埃西亞人不幹了,他們鬧得越來越凶,連迪納摩隊的球員都加入了戰團。迪納摩隊的著名球星茲沃尼米爾·博班看到有一個警察正在毆打克羅埃西亞球迷,不禁怒火中燒。他衝過去飛起一腳,就把那個警察踢了個四腳朝天。然而,那不是一個塞爾維亞警察,而是來自波赫的穆斯林。

博班事後被禁賽6個月,錯過了當年的。這場球賽也成了南斯拉夫內戰的導火索。在整個克羅埃西亞,「來自塞爾維亞的警察行兇打人」成為了各大新聞媒體的頭版頭條。


克羅埃西亞人憤怒了,他們紛紛發出抗議,要求塞爾維亞的軍警從克羅埃西亞滾出去,進而他們乾脆要求獨立,要脫離南斯拉夫聯邦。


克羅埃西亞政壇中以圖季曼為首的獨立派很快就占據了上風,他們藉助民意,大力推動克羅埃西亞的獨立。


1990年10月,克羅埃西亞與斯洛維尼亞聯合向著南聯盟提出修改憲法的要求,廢除聯邦,改為邦聯。但是塞爾維亞表示不同意。於是,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開始自行其是,謀求從南聯盟分裂出去,從這時起,他們都開始組建屬於自己的軍隊了。


12月,克羅埃西亞通過了自己的憲法,規定克羅埃西亞是一個主權國家。


1991年5月19日,克羅埃西亞舉行獨立公投,結果78%的國民贊成獨立。


6月5日,克羅埃西亞與斯洛維尼亞正式宣布獨立。

南聯盟對此表示堅決反對,7月,南斯拉夫人民軍與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的軍隊開始交火,南斯拉夫內戰從此爆發了。


這場戰爭最初的導火索就是那一場足球賽,所以南斯拉夫內戰又被稱為是足球賽引發的戰爭。


(二)


當然了,如果要說南斯拉夫內戰的根源就是足球,那顯然是瞎掰。南斯拉夫內戰的根源來自於其內部各民族根深蒂固的歷史仇恨以及現實中的矛盾衝突。


塞爾維亞這個民族雖然人口不過千把萬人,但是這個民族卻始終都抱有建立「大塞爾維亞帝國」的萬丈雄心,這種執念就如同俄羅斯人一直想要征服整個歐亞大陸一般強烈,直到今天,塞爾維亞人都沒有放棄這種想法。


歷史還真的賜給了塞爾維亞人這樣的機遇,由於世界大戰的爆發,塞爾維亞人兩次建立了南斯拉夫這麼一個國家,把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等眾多斯拉夫民族容納於其中,在歐洲一度也算是個中等強國了。


但是,南斯拉夫內部的民族矛盾實在是太深了,別的不說,就說兩個最大的民族塞爾維亞人與克羅埃西亞人之間那就是仇恨難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埃西亞人彼此之間都殺紅了眼,雙方各自都建立了極端民族主義組織,塞爾維亞有「切特尼克」,克羅埃西亞有「烏斯塔沙」,兩大組織都實行種族滅絕政策,相互展開屠殺,直殺得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留下了難以化解的歷史積怨。

在二戰後,全靠著狄托的威望,南斯拉夫才又被捏合成了一個國家。1980年狄托去世後,南斯拉夫就很難繼續維持了。


狄托死後,南斯拉夫各共和國都開始實行高度自治,離心力越來越強。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越來越表現出強烈的獨立傾向,而塞爾維亞人由於傳統的「大塞爾維亞」意識,也表現出了越來越強烈的維護統一的願望。


在這樣的一個時代里,塞爾維亞又應運而生了一位政治強人,他便是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米洛舍維奇於1988年成為塞爾維亞總統,此後,他就採用強硬手段對待各種分裂主義行為。1989年,米洛舍維奇強行修改法律,基本上取消了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兩個自治省的自治權力,加強了對這兩個地方的控制。


1990年,米洛舍維奇又把塞爾維亞共產主義者聯盟改為塞爾維亞社會黨,拋棄狄托的思想,開始走民族主義路線。同一年,米洛舍維奇又打算修改南斯拉夫憲法,限制各個共和國的權力,結果遭到了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的反對未能實現。恰在此時,札格瑞布的足球場事件發生了,克羅埃西亞人開始公開要求獨立,這樣一來,一場激烈的衝突在所難免,南斯拉夫內戰的爆發就箭在弦上了。

對於米洛舍維奇和塞爾維亞人來說,他們雖然有維護南斯拉夫統一的願望,但是自身的實力不夠。同時,他們傳統的盟友俄羅斯此刻正是葉爾欽當政時期,葉爾欽有求於西方,所以在南斯拉夫問題上多次遷就西方的要求。這樣一來,塞爾維亞就只能孤軍奮戰,最終只能落得個悲劇的下場。


南斯拉夫內戰自1991年爆發,到1999年結束,主要包括克羅埃西亞戰爭、波赫戰爭和科索沃戰爭三個部分。在本文中,筆者給大家主要講述一下克羅埃西亞戰爭的大致經過。


(三)


1991年6月,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先後宣布獨立。南聯盟當局立即表示不予承認,並且調動南斯拉夫人民軍打算平亂。


但是,此時南聯盟主席團當值的主席梅西奇就是克羅埃西亞人,他是支持克羅埃西亞獨立的。南聯盟總理馬爾科維奇是出生於波赫的克羅埃西亞人,他的態度也很曖昧。南聯盟國防部長卡迪耶維奇大將的父親是塞爾維亞人,母親是克羅埃西亞人,他也是比較消極的。


駐紮在克羅埃西亞與斯洛維尼亞的南斯拉夫人民軍一開始根本就沒做什麼事。他們也是由各個民族的人員組成的,此時已經軍心渙散。


斯洛維尼亞的獨立最為順利。我們看地圖就知道,斯洛維尼亞與塞爾維亞並不接壤,中間隔著克羅埃西亞。駐紮在斯洛維尼亞的南斯拉夫軍隊人數很少,生活在當地的塞爾維亞人也不多。另一方面,斯洛維尼亞和義大利的關係十分密切,有消息稱義大利實際上派出了軍事人員幫助斯洛維尼亞當局組建軍隊,甚至參加了一些戰鬥。這個消息雖然到現在也沒有證實,但斯洛維尼亞反正是沒有受到太大的阻力就成功地擺脫了貝爾格勒的控制,他們獨立的過程被稱為「十日戰爭」,意思是只用了十天的時間他們就勝利地完成了目標。塞爾維亞方面只能是無可奈何地放棄了阻止斯洛維尼亞獨立的努力。

但是克羅埃西亞就不同了。克羅埃西亞與塞爾維亞之間的邊界線很長,而且生活在克羅埃西亞的塞爾維亞人也很多,超過了60萬。在這個關鍵時刻,塞爾維亞總統米洛舍維奇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他一邊採取措施力圖控制整個南聯盟政府,一邊利用塞爾維亞人的民族情緒,派出民兵組織來參加戰鬥。


米洛舍維奇使出的一記高招就是在克羅埃西亞領土也搞一次分裂。他公開提出了「塞爾維亞人要生活在一起」的觀點,在這種觀點的指引下,生活在克羅埃西亞的塞爾維亞人組織了起來,宣布建立自己的自治區。這可謂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你想在我這裡分裂出去,我還要把你也分裂了呢。


在克羅埃西亞的塞爾維亞人也舉行公投,結果建立了「克拉伊納自治區」,後來又進一步建立了「克拉伊納共和國」,當選為總統。


對於這個「克拉伊納共和國」,克羅埃西亞方面當然不會承認。於是,克羅埃西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就開始發生了武裝衝突。


衝突的過程是十分悲慘的。原本生活在一起的鄰居、同鄉突然在一夜之間變成了仇敵,昨天還和你打招呼的街坊朋友,今天就忽然抄起武器來要殺你,這樣的感覺會讓所有的人感到恐怖。

在整個「克拉伊納共和國」里,很快就出現了像二戰時期那樣的種族仇殺,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埃西亞人你殺我、我殺你,很多人都被迫逃離家鄉,流離失所。


克羅埃西亞的著名足球明星盧卡·莫德里奇當時只有六歲。他當時就居住在這個「克拉伊納共和國」的地盤裡,結果他的祖父被塞爾維亞人殺害,他的全家被迫逃亡,躲進了難民營藏身。


(四)


在克羅埃西亞的戰爭從1991年7月爆發,到了9月份,米洛舍維奇已經逐漸地控制住了南聯盟中央政府,南斯拉夫人民軍開始服從他的命令了,儘管他並沒有公開地發號施令。


9月,首鼠兩端的國防部長卡迪耶維奇大將終於明確下令人民軍進入克羅埃西亞「維持秩序」。


表面上,人民軍是要制止塞克兩族民間武裝的衝突,但是實際上,人民軍完全站在塞族一邊。不管在任何地方,當塞族占據上風時,人民軍就袖手旁觀;而當克族占據上風時,人民軍就會出擊,實際上參加戰鬥,與克族武裝交手。


克羅埃西亞是一個只有四百萬人口的小國,當時匆忙拼湊的「國民衛隊」只有1.6萬人,完全不是人民軍的對手,所以節節敗退。


9月22日,南斯拉夫人民軍開始空襲克羅埃西亞首都札格瑞布。10月6日,南斯拉夫空軍開始轟炸札格瑞布總統府,克羅埃西亞總統圖季曼差一點被炸死。

南斯拉夫海軍也大舉出動,封鎖克羅埃西亞的海岸線,並且炮擊杜布羅夫尼克等城市。到了10月中旬,人民軍已經推進到了距離札格瑞布50公里的地方。


克羅埃西亞人對於南斯拉夫人民軍已經塞族民兵的進攻也是拼命抵抗,有的地方打得異常激烈。比如,在東部多瑙河畔一個叫做武科瓦爾的小鎮,1800名克羅埃西亞國民衛隊士兵面對著由三萬多南斯拉夫人民軍和塞族民兵組成的強敵血戰到底,進行了87天的血腥巷戰,最終彈盡糧絕,全軍覆滅。武科瓦爾一戰震驚了世界,以至於後來好萊塢以這場戰役為背景拍攝了一部戰爭片。


還有原本的海濱度假勝地杜布羅夫尼克。這裡的克羅埃西亞人也是死不投降,頑強抗擊。塞爾維亞人瘋狂炮轟這座城市,結果把這裡的千年古城遺蹟化為廢墟。


如果只是克羅埃西亞孤軍作戰的話,那麼它肯定會被南斯拉夫人民軍很快征服的,但是克羅埃西亞得到了非常有力的援助,這便是來自西方國家的大力支持。所以形勢很快就逆轉了過來。


(五)


南斯拉夫內戰爆發之初,法國總統密特朗和德國總理科爾還試圖在歐洲的範圍內解決問題,他們嘗試以歐共體的名義(當時沒有歐盟)來進行調解,但是很快他們就放棄了這個目標,因為歐共體沒有「牙齒」,無法採取強制手段,而對於此時的塞爾維亞來說,跟他好說好商量肯定是不管用的。


於是,法國等國只好把問題上交聯合國安理會。此時,正值蘇聯解體的關鍵時期,剛剛上台的葉爾欽對西方國家十分依賴,所以在南斯拉夫問題上不會拒絕它們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一系列針對南斯拉夫的決議,特別是1992年5月30日通過727號決議,對南斯拉夫實施了非常嚴厲的經濟制裁。決議禁止了南斯拉夫的一切進出口活動,禁止各國飛機在南斯拉夫降落,禁止任何國家對南斯拉夫投資,也禁止南斯拉夫參加一切國際經濟文化活動。

由於聯合國的禁令,南斯拉夫足球隊被驅逐出了當年的足球歐洲杯決賽,由丹麥遞補。結果丹麥隊竟然一舉奪冠,創造了足球史上的一段傳奇。


不能參加體育比賽還是小事,嚴厲的經濟制裁使得南斯拉夫經濟幾乎瞬間走向崩潰才是最嚴峻的考驗。由於國家四分五裂、狼煙四起,支撐這場戰爭就全靠塞爾維亞自己一個小國了。


與此同時,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共和國也發生了內亂,更加激烈的戰鬥在那裡爆發。南斯拉夫要同時應付兩個戰場顯然是已經力不從心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米洛舍維奇只好尋求退讓。他表示願意接受聯合國的部分決議,允許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衝突地區,並且逐步把南斯拉夫人民軍撤出克羅埃西亞。


在南斯拉夫退讓的情況下,西方國家步步緊逼。1991年12月19日,冰島首先承認克羅埃西亞獨立,四天後,德國也宣布承認克羅埃西亞。1992年1月15日,歐共體正式承認克羅埃西亞的獨立。5月22日,克羅埃西亞正式加入聯合國。


對此,南斯拉夫無力反抗,只能承認現實。而塞族人建立的「克拉伊納共和國」卻根本就沒有得到任何國家的承認,這個問題暫時被懸置了起來。


克羅埃西亞正式獨立後,南斯拉夫內戰的主要戰場就轉到了波赫,繼續進行著殘酷激烈的戰爭。克羅埃西亞則得到了喘息之機,他們利用這個機會重整旗鼓,招兵買馬,到了1995年,小小的克羅埃西亞擁有了一支20萬人組成的正規軍,實力之強大,已經今非昔比。在1995年8月,克羅埃西亞發動「風暴行動」,對「克拉伊納共和國」發起了強大的攻勢,很快就將大部分區域收復。塞族人殘存的少數據點還是在聯合國的干預下,特意給他們保留的。

同年的11月,在遭受了北約猛烈的空中打擊之後,塞爾維亞總統米洛舍維奇被迫與克羅埃西亞總統圖季曼、波赫總統伊澤特貝戈維奇在美國簽署了《代頓協議》。他不得不放棄了對克羅埃西亞和波赫的領土要求,南斯拉夫的內戰到此告一段落,在克羅埃西亞和波赫燃燒了數年之久的戰火終於平息,當然,還有一場科索沃戰爭在等著塞爾維亞人。


到了1998年,由聯合國維和部隊控制的「克拉伊納共和國」的殘餘部分重新加入了克羅埃西亞,克羅埃西亞實現了統一,「克拉伊納共和國」則變成了一個歷史名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