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成功!中國突破海洋能源限制,開創海水直接制氫新紀元

國戟風雲 發佈 2023-06-04T18:20:08.471425+00:00

近日,中國工程院專家組在福建興化灣海上風電場成功進行了全球首次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技術中試。這一突破性技術將海洋資源與可再生能源相結合,為氫能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

近日,中國工程院專家組在福建興化灣海上風電場成功進行了全球首次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技術中試。這一突破性技術將海洋資源與可再生能源相結合,為氫能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本文將回顧該技術的歷史進程,詳細介紹中試事件,並引用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專家觀點,探討其對能源開發路徑的重要影響。

正文:

過去的幾十年裡,海水直接電解制氫一直是全球科研人員關注的熱點領域。然而,海水的複雜成分和特殊環境給這一技術的研髮帶來了巨大挑戰。海水中包含著90多種、微生物和懸浮顆粒,其腐蝕性、毒性和催化劑失活問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導致電解效率低下。為了製取氫氣,目前的常規方法是依賴大規模淡化設備,這不僅工藝複雜,還占用大量土地資源,推高了制氫成本和工程建設難度。

然而,最近中國工程院的專家組在福建興化灣海上風電場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果。利用聯合研製的全球首套漂浮式海上制氫平台「東福一號」,他們成功進行了全球首次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技術中試。該平台集成了原位制氫、智慧能源轉換管理、安全檢測控制和裝卸升降等系統,經過了8級大風、1米高海浪、暴雨等嚴峻的海洋環境考驗,連續穩定運行了超過240小時。

這一技術的成功標誌著海水無淡化原位直接電解制氫技術的突破,打破了傳統化學範疇的束縛。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和平表示,該技術通過蒸汽壓差的物理力學驅動,能夠將海水中的複雜元素和微生物與電解水制氫的過程完全隔離開來。這種創新的方法使海水直接電解制氫成為可能,不再需要依賴純水作為原料。這項技術以海水資源為基礎,結合海上風力發電技術,具有巨大的潛力改變全球能源開發的路徑。

回顧歷史進程,海水直接電解制氫技術的研究已經進行了近半個世紀,但一直未能克服海水的複雜組分對電解制氫體系的影響。然而,中國工程院的專家組通過創新的理論和原理,突破了這一技術的瓶頸。他們成功地利用物理力學的蒸汽壓差驅動,實現了海水中的複雜元素和微生物與電解水制氫過程的完全分離

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和平指出,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氫礦,海水直接電解制氫技術的突破將大大推動氫能發展。以海水為原料進行直接電解制氫不僅能夠充分利用海洋資源,還能避免傳統模式下對純水的依賴,降低制氫成本。此外,結合海上風力發電技術,海水直接電解制氫具有良好的可持續性和環保性,有望成為未來能源開發的重要方向。

專家們對這一技術的突破性成果表示讚賞。他們認為,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技術的成功中試標誌著在海洋能源領域的重大突破。這不僅推動了氫能技術的發展,也為我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創新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該技術的成功也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展望未來,海水直接電解制氫技術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將為能源領域帶來巨大的變革。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優化,我們有望實現更高效、更經濟、更可持續的海水直接制氫,為清潔能源的大規模應用提供可靠支撐。海洋能源與氫能的結合將成為未來能源發展的重要戰略,為解決能源供應和環境問題貢獻重要力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