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講故事」來「講宇宙」,我們正需要這座「線上天文館」

中工網 發佈 2023-06-04T19:14:13.815592+00:00

原標題:用「講故事」來「講宇宙」,我們正需要這座「線上天文館」給星星寫劇本,為祝融號做「好萊塢大片」,這樣的天文館你愛了嗎?近日,6個90後建了一個「線上天文館」,用講故事的方式給孩子們講宇宙。在他們的故事中,星星有著不同的性格、愛好,會孤獨、也會熱血。

原標題:用「講故事」來「講宇宙」,我們正需要這座「線上天文館」

給星星寫劇本,為祝融號做「好萊塢大片」,這樣的天文館你愛了嗎?近日,6個90後建了一個「線上天文館」,用講故事的方式給孩子們講宇宙。在他們的故事中,星星有著不同的性格、愛好,會孤獨、也會熱血。這座「線上天文館」面向青少年做有溫度的天文科普內容,激發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這幾日,有關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新聞備受關注,讓我們倍感驕傲自豪的同時,也見證了國家科技的自立自強。從「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到「手可摘明月」的妙想,從1999年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到2023年載人飛船神舟十六號,中國有關航天航空的夢想在一代代航天人的努力下逐漸實現。在未來,中國航天事業的續寫還需要更多的航天人,這也提醒著我們,對青年一代的天文知識科普至關重要。讓更多的年輕人感受到宇宙太空的奧妙,何嘗不是種下希望種子的方式?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參觀天文館是我們進一步了解宇宙太空的直觀途徑。2018年完工的上海天文館號稱世界最大的天文館,館內設有太陽能望遠鏡、天文台、教育和研究中心等。此外,天文館常年開展各類天文科普教育活動,包括舉辦免費科普講座、科普展覽、組織夜間天文觀測活動等。但大多數的線下天文館都需要購票進入,一些熱門天文館往往「一票難求」。且館內呈現的一些科普內容可能比較直觀枯燥,與擬真模型、體驗互動相比,吸引較弱。或許模型配上更有趣的介紹內容會使科普效果事半功倍。

事實上,許多偏遠地區的孩子一輩子都無法接觸到天文知識,不知道地球之外的宇宙之大。天文館是個好地方,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去參觀。這時,我們迫切需要一座既有趣又方便參觀的天文館。在抖音短視頻平台就有這樣一位寶藏博主——「上知天文」,運營的兩年多時間裡,發布了340多個科普作品。不少二三線城市和偏遠地區的老師把他們的視頻當成「雲教材」。在天文館沒有落成的地方,這些視頻為孩子們建成了一座「線上天文館」。這一「線上天文館」不僅能夠打破現實中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天文知識得到進一步的普及,其獨特的敘述形式也讓科普內容通俗易懂。

「上知天文」短視頻帳號基於定位,抓住了青少年群體對天空和宇宙的天然嚮往和好奇心。在講述祝融號的視頻中,以第一人稱視角講述了其在成功率只有20%的情況下,歷經重重考驗,成功登陸火星的故事。不少網友評論表示「看得熱淚盈眶」「一個科普片給看出了好萊塢大片的感覺」。能夠讓人看完之後有感有悟,這也許就是科普的意義所在。

平心而論,我們正需要這座「線上天文館」,從故事中貼近宇宙,更從故事中感受中國航天事業。或許看了這些科普視頻的青少年當中就有未來投身於中國航天事業的航天人。(向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