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義大利麵

書小廚improving 發佈 2023-06-05T16:15:09.041245+00:00

義大利是一個特別愛吃麵食的國家,就像中國人愛吃大米,山西人特別鍾情於麵食一樣。這肯定是祖祖輩輩繼承下來的傳統,與地理氣候和農作物產出密不可分。味道是能傳承的,跟文化一樣。尤其是兒時的味道,一輩子都忘記不了。

義大利是一個特別愛吃麵食的國家,就像中國人愛吃大米,山西人特別鍾情於麵食一樣。

這肯定是祖祖輩輩繼承下來的傳統,與地理氣候和農作物產出密不可分。

味道是能傳承的,跟文化一樣。尤其是兒時的味道,一輩子都忘記不了。

我沒法理解北方人吃碗麵還得就蒜和大蔥,他們吃得賊香,而我學他們如此吃麵,就得一鼓作氣;

很多人不吃苦瓜,而我從小家裡就種苦瓜,夏天苦瓜就是餐桌上的家常菜。長大後,簡單調味的苦瓜,對我來說都是一道可口的菜餚。

義大利麵對於義大利人或許也是這種感覺吧。

因為我們很難理解,義大利麵或者燴飯什麼的,內部都有點半生不熟的口感。咦,這麵條好難吃呀,為啥不勁道?這有啥好吃的呀。

可是義大利人就是喜歡這種口感的麵條。


義大利麵的做法可謂千變萬化,他們對麵食的愛,與我們山西人、陝西人對麵食的熱愛,與廣西人對米粉的鐘情一樣吧。

任何一種料理,義大利的,日本的,傳入中國後,就會被人認為口味不那麼地道。可是在文化上,我覺得很多有過而無不及。

本來一道麵食在當地很普通,家常百姓成天都是這麼的吃的,被引入國外後,因為是異域美食,就容易引起眾人的圍觀和進入百姓的話題。

中國廚師學習異國料理,從書籍里了解,在實踐中體會,有的還去到國外去嘗試,最後又將自己的理解帶回國內。

他們以一種旁觀者的視角去看待異域料理,能堅持下來的都是深愛。他們又以實際行動去經營這種料理,去傳播這種飲食文化,他們和以前的佛教傳道者好像。


異國料理傳入中國,多少會受到本土飲食文化的影響,於是出現幾種不同的發展方向。

有的國外菜來中國,食材絕大多數堅持從當地運過來,他們不僅追求食材地道,料理文化和精神都保持本國的風味。

這種地道的異域料理,其食客要麼是外籍人士,要麼是中國嘗鮮的食客,或者是該菜系的忠實粉絲。

還有的異域料理在保持自己料理文化和精神的同時,適當運用當地的食材,和考慮當地食客的口味,展現出一種包容的姿態。

還有的,就是一種創新的玩法,借用一個異國料理的外殼,偷用著不分國界的廉價食材,本質上對料理並沒有多少理解,卻能靠自己的努力和態度,黏住一群半知不解的食客。


說回義大利麵 。

義大利麵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義大利麵是粗糧。

義大利麵的麵粉用的是硬質小麥製作的,其口感有點類似粗糧的口感。

人家說,這就是粗糧,與中國人愛吃的勁道麵條不同。這也吸引了一大批粉絲。但是,有的人根本不關心這個,好吃才是硬道理。

好吃,是很多人選擇食物的首要邏輯。雜糧好,為什麼國人大多數吃精製米麵呢?

可是義大利麵,我認為其口感在雜糧和精製面之間。有點粗糙,但是還算適口。

況且,為了適應當地人的味蕾,義大利麵製作時,會添加一定比例的精製小麥粉。


2.義大利麵可謂千變萬化。

義大利麵的形狀真的是多種多樣,管面、細面,蝴蝶面,千層面,。。。

還有長的,短的,粗的,細的。。。

添加墨魚汁的黑色的墨魚面,添加菠菜的綠色義大利麵,添加薑黃粉和蛋黃的蝴蝶面,添加番茄、蔬菜和芝士的千層面。。。


3. 義大利麵運用的食材多種多樣。

醬汁可謂是義大利麵的核心之一。

義大利的醬汁,最經典的有番茄醬,牛肉醬和羅勒醬。

基本上,醬汁的熬製都少不了西芹、洋蔥和胡蘿蔔,再用到蒜子、辣椒、羅勒葉等新鮮香料,以及番茄、茄膏、葡萄酒、松子、芝士等調味。


4.義大利麵的配菜非常豐富。

除了醬汁的製作,會用到很多新鮮的香料,炒制麵條還經常用到各種海鮮、新鮮香料、堅果、芝士、蔬菜等。


義大利料理,光看其豐富多樣的食材選擇,都能吸引一大批愛護健康的食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