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海膽」入侵澳洲海岸,數量超2000萬,把海底森林都啃光了?

毒舌混知所 發佈 2023-06-07T19:52:01.027019+00:00

為了您更好的閱讀體驗,看到更多精彩內容,點個關注,下期更精彩。你聽說過這樣的一群動物嗎?所到之處,可謂是寸草不生。就在海洋裡面,它們肆無忌憚地掠過每一片海藻,擦肩而過每一塊巨型的岩石,依舊能讓它們變得光禿禿,變得千瘡百孔,這樣強大的「乾飯」能力,其實是來自於一種海膽。

為了您更好的閱讀體驗,看到更多精彩內容,點個關注,下期更精彩。

你聽說過這樣的一群動物嗎?所到之處,可謂是寸草不生。就在海洋裡面,它們肆無忌憚地掠過每一片海藻,擦肩而過每一塊巨型的岩石,依舊能讓它們變得光禿禿,變得千瘡百孔,這樣強大的「乾飯」能力,其實是來自於一種海膽。

澳大利亞東海岸的「入侵者」

它們,渾身是長長的尖刺,讓人們看了沒有觸碰的欲望,更沒有見到它們裡面鮮嫩的肉的機會。球形的身體,讓它們聚集在一起密密麻麻,讓人們直呼密集恐懼症要發作了。

雖然它們當中還分為吃草的和吃肉的,但是不管吃什麼,吃的能力都是讓人驚詫不已。不論吃啥,來者不拒通通吃進肚子裡面,甚至是堅硬的岩石,都能啃上一啃。也正如此,它們有了讓任何一片區域都能寸草不生的能力。

在它們的身體裡面,有著強大的生殖腺,別人有一個,它們能有五個,生殖能力也是極強。它們的生殖方式是體外受精,雌雄兩性在生殖器都會各自進行排放,之後就會有海水這個「媒人」,把二者結合,然後形成幼體。

幾億個,上千億個,都是它們的後代,在大海中生生不息,繁衍不止。只要兩到三年,就又可以開始下一批的繁殖。

就這樣一步步壯大,它們在海洋中已經成為了一種強大的「力量」,所有的集體活動,不論是覓食還是尋找棲息地等等,都是呼啦啦一大片,掃過去便是「海洋荒地」的出現。

這,就是一位「歲數」極大,有著五億餘年生存歷史的棘皮動物,海膽。它們在地球上的品種分布,有著900多種的「親戚」,其中比較常見的,當屬馬糞海膽以及紫海膽等。

海膽泛濫的原因

在海膽生存這麼久以來,其實並沒有一直如此猖狂,之前也沒有出現過這種慘絕人寰的現象。那麼,是什麼帶來了海膽的泛濫,而且為什麼愈演愈烈,又會朝著什麼樣的趨勢發展下去呢?

海膽泛濫的地區,是在澳大利亞的東海岸,位於的是熱帶以及亞熱帶地區,本身的氣溫就不低,再加上全球變暖之下,就好像是給海水裡放了「熱得快」,水溫更是大幅度上升,再伴隨著密集的降雨,簡直就是海膽的「夢想豪宅」。

而且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能夠制衡海膽的天敵,都不見了。其實這樣的條件,還是人類創造的。人們在海域當中常年捕撈,龍蝦、刺豚等等,都被裝進了人們的網兜裡面。

天敵都沒有了。海膽可不是逍遙快活了,能夠在這一片海域中稱霸王,在水溫持續上升的有利條件下,更是以暴增的趨勢擴充著自己的族群,數量也是與日俱增的。

人們不選擇食用的理由

那麼又出現了新的問題,既然海膽的天敵都能夠捕撈,那為啥不把它們也抓上來吃了,難道人類不就是最大的天敵嗎?而且海膽在人們的飲食結構中,也並不是有毒或者是不能吃的,相反,它們還具有極其鮮美的味道,以及滑嫩的口感。

對於怎麼吃,人們也是有著極其豐富的手法的,除了刺身以外,熟食也可以用來和雞蛋搭配,蒸出來的味道也是十分絕妙的。而且,它們身上還有著極高的營養價值,脂肪以及維生素,就是含量極高的物質。

其實,並不是人們不想吃,而是澳大利亞的人們,對於海膽吃的欲望並不強烈。一是由於當地並沒有食用海膽的傳統,二是因為這樣的「刺球」,吃起來十分費勁,一不小心就會劃傷手指,就算打開了,裡面的肉也就只有一丁點。

此外,你以為恐怖的是外面的一圈刺,其實更加危險的是海膽裡面的五顆牙。這也就是它們能夠啃咬岩石的秘訣,那些牙齒十分鋒利,而且還有靈活轉動的能力,再加上布滿尖刺的外殼,可謂是嚴防死守,攻守兼備,在戰鬥力上也是沒得說。

本來對海膽就沒有什麼好印象,抓它們的時候還要有極高的受傷風險,處理的時候還會扎傷自己,而且也沒有極致的味覺體驗。如此種種,人們便也不願意過多的品嘗了。

根據相關的推測,在澳大利亞海膽成災的區域當中,有大概2000萬隻的海膽,它們憑藉著族群的力量,以及超群的「食量」,每天都能夠完成自身體重30%左右的進食量,很多隻海膽加在一起,就像是一個食物吞噬無底洞,將所有的東西,捲入其中。

若是將「海膽大軍」的力量以及破壞程度具象化,那麼就是一會破壞海底的海藻森林,海膽群的速度是移動25米每年,而只要十隻的海膽,就足以把一平方米的海藻消滅。

二是損壞珊瑚礁,第三,也是影響十分廣泛的,就是會搶奪其他生物的生存資源,不僅是食物,更多的還是生存的空間。

因此,在海膽日益泛濫的時候,對其他生物形成的壓製作用,不僅會帶去破壞性影響,甚至是致命破壞,而且還是一個不可逆的惡性發展,越沒有其他生物,海膽越沒有忌憚,就會更加泛濫。

災情的整治措施

如今,在海膽泛濫成災的地方,已經是一片狼藉,不僅是生態環境,還是當地的生物多樣性,都是受到了極大的創傷,而且對人類也是波及甚廣的。對於人類社會,這些海膽鋪滿了海底,對於漁業有很大的阻礙,不僅是沒有魚可打,而且甚至是無處下網。

對於具體的整治措施,人們也是從源頭入手,找到海膽泛濫的原因之一,缺少天敵。那麼,就引入了一種叫作岩龍蝦的天敵。可是,奈何這裡「老大」的位置早已被海膽占據,岩龍蝦也沒有那麼「爭氣」,面對著海膽大軍,依舊是沒能適應惡劣環境,並且整治海膽。

那麼,接下來如何是好?既然這位天敵被打敗了,那麼就請下一位出場。對於海膽,其實天敵也是很多的,只不過在這種環境下,以及種種條件作用下,擁有了泛濫的能力,但是換個環境,放到其他的天敵身邊,局面也許會有逆轉。

海膽的天敵,還包括有嘴巴最硬的魚,以及同樣渾身是刺的河豚,以及牙齒巨大的綠鱗魨等等。

可見,對於海膽的整治刻不容緩,而且思路也要進行創新,同時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是要達成人與自然和諧的相處模式,保護好生物的多樣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