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藏線:巴塘至如美,冬夏的瀾滄江簡直判若兩河

四食不惑 發佈 2023-06-08T06:31:51.352367+00:00

巴塘沿金沙江一路向南,到了金沙江大橋,也就要過西藏界。Day3:巴塘至如美,經金沙江大橋、芒康、拉烏山、如美鎮金沙江大橋對面是竹巴龍鄉,疫情期間本以為會設卡,不過查了一下綠碼就讓過去了。往西藏方向沒有走太遠,才碰到一個真正的大卡,好在我們都順利過關。

巴塘沿金沙江一路向南,到了金沙江大橋,也就要過西藏界。

Day3:巴塘至如美,經金沙江大橋、芒康、拉烏山、如美鎮

金沙江大橋

對面是竹巴龍鄉,疫情期間本以為會設卡,不過查了一下綠碼就讓過去了。

往西藏方向沒有走太遠,才碰到一個真正的大卡,好在我們都順利過關。

進入芒康後,一路上的山丘都很緩和,但是遠眺過去比較奇特。山坡一面黃綠色一面土紅色,像是樂高拼成,有點像素世界那意思。

和緩的山丘映襯著淺藍的天空和銀白的雲朵,小土坡上長著一些低矮的灌木,一陣陣風吹過,說不出的舒爽。白雲呈人字形向遠處匯聚,看上去像天使張開了兩扇翅膀。

芒康

繼續往西走就到了芒康縣城,城中有個三岔路口。

往西,318國道和214國道合併,一直到八宿縣的邦達鎮才分開。再往北則是214國道,去往西寧;再往西南的話則是318國道,即將翻越有名的。

往南,則是從318國道轉214國道。這條國道以前叫西景線,也就是從西寧到雲南省西雙版納的景洪市,後來縮短至雲南普洱的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也就是瀾滄縣,因此簡稱為西瀾線。

拉烏山

離開芒康縣城開往如美鎮,會經過拉烏山,路上有個觀景台,可以俯瞰山谷中的一片平原,甚是開闊。

這裡聚集了不少自駕、騎行、徒步的人,在俯瞰風景的時候,跟身邊幾位自駕的一聊,發現有兩人也是從深圳過來的,報的是高端團,請了一位領隊全程帶著,車上就兩人,閒聊幾句各自道別。

如美鎮

飢腸轆轆的我們到了如美鎮第一件事就是找地方吃飯。新藏線上,沒有比川菜能適合填飽肚子的了,其他的菜系在這裡都不夠開胃。

小小的幾盤菜,價格真是不算便宜了。

如美鎮是川藏、滇藏線上,易高反者的福地。鎮上最低海拔2600米,簡直如它的名字般美麗,這裡氧氣充足,適合舒舒服服睡一覺。

當我到了竹卡大橋,看到橋下的瀾滄江時,才發現這是故地重遊。2021年初,曾跟朋友走丙察察線進藏,從八宿到鹽井出藏的時候,途經如美鎮,當時沒有特意去記這個地名。直到現在,我看到了兩個不同季節下的瀾滄江。

瀾滄江是一條發源於中國青海省唐古拉山東北部的國際河流,流經西藏、雲南兩省區,出中國國境後才被稱為湄公河。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最後於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

冬季的瀾滄江水流來源於冰川與地下水,水質清澈,因為折射的緣故,江水呈墨翠色,如一條翡翠玉帶繫於崇山峻岭之間。水流較緩,清晰地倒映出兩岸的草木建築,站在江邊,感受幾分清冷的江風,整個世界隨之清淨。

到了夏天雨季,強降水對紅土壤進行沖刷,含鐵礦物質大量進入江水,水流湍急,顏色渾濁,與兩岸懸崖礁石融為一色,滔滔江水讓人心生澎湃。

欣賞江色之際,恰好遇見在拉烏山碰到的兩位深圳朋友。出門在外,第一面是陌生人,第二面就是熟人了。

他們也夜宿如美鎮,於是一番交流下,決定兩車的人共進晚餐。

個子瘦高的叫老許,體型稍壯的叫老賀,領隊叫周隊。老許、老賀看上去四十多的年齡,兩位包下了這個豪華自由行團,一看就是不差錢的主兒,一路上住的都是松贊系列的酒店。

松贊是一個以滇藏環線為主題,主打西藏文化的精品酒店集團,一個個酒店分布在滇藏環線上,取當地最好的位置,當然價格也是偏貴的。松贊芒康如美山居坐落在瀾滄江東岸的山坡上,裝修風格藏式,外牆內飾豪華,視野可遠觀瀾滄江穿流如美鎮而過,感受極佳。

晚上大夥尋了一家雲南餐館吃飯,比較無語的是,店裡客人並不多,就我們一桌,結果廚房那兩個小伙子,做了整整兩個小時才把臘排骨燉好。我就想問「時間都去哪兒了」。

等飯的過程中,同行的文哥和對方的領隊,就路線問題爭得個面紅耳赤,而我這種事前不做攻略,事後才回顧補全的人,只能默默地刷著手機。

如美的晝夜溫差較大,白天如盛夏,晚上若深秋。一頓飯從六點吃到九點多,夜晚繁星點點,就著微弱的光散步回酒店,這悠閒的一日,就如此度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