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人口城市又少1個,長沙增量第一,北上廣深負增長

靈臺發佈 發佈 2023-06-09T03:08:42.606633+00:00

二線城市的人才吸引力越來越強了01大洗牌,千萬人口城市又少1個2022年各地人口數據陸續公布,千萬人口城市名單也已經出爐。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共有17個千萬人口城市,相比2021年減少1個,它就是河北保定市。2020年,隨著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束,首次公布了大城市名單。

二線城市的人才吸引力越來越強了


01

大洗牌,千萬人口城市又少1個


2022年各地人口數據陸續公布,千萬人口城市名單也已經出爐。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共有17個千萬人口城市,相比2021年減少1個,它就是河北保定市。

2020年,隨著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束,首次公布了大城市名單。當時,我國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的城市有19個。分別是重慶、上海、北京、成都、廣州、深圳、武漢、天津、西安、蘇州、鄭州、杭州、石家莊、臨沂、東莞、長沙、青島、哈爾濱、保定。

2021年,哈爾濱常住人口跌破千萬,從1000.99萬下降至988.5萬。至此,千萬人口城市減少1個。2022年,保定常住人口也跌破千萬,千萬人口城市又減少1個,變成了17個。

黑龍江省人口從2010年開始,連年下降,10年減少了700萬。作為省會的哈爾濱,也沒能阻擋人口的流失。

保定曾經是河北的省會,是一個工業重鎮。央企在保定的子公司達到225家,另外,保定還是汽車巨頭長城的總部所在地,汽車產業發達。然而,保定的出生率卻連年下降,從2017年的13.4‰下降至2022年的6.94‰,2022年人口已經開始負增長。

剩下的17個千萬人口城市中,2022年有7個人口出現負增長,10個正增長。增長最多的是長沙,達到了18.13萬;減少最多的是上海,達到了13.54萬。


02

長沙、杭州、西安,人口增量前三


誰也沒想到長沙成為了人口增量第一城。

2022年,長沙不只是成為了千萬人口城市增量第一,在全國40個重點城市中,人口增量也是第一,像南昌、貴陽等城市人口增量都超過了10萬,但都不及長沙。

2000年,長沙人口就突破了600萬,達到613萬,但到2009年才漲至664萬,10年時間才增加了50萬。但隨後人口就迎來了快速增長,2020年突破千萬,達到1006萬,這11年增加了342萬。

2021年繼續增加17.8萬,2022年再次增加18.13萬,常住人口達到1042.06萬,持續保持快速增長。

長沙人口增長這麼快,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在政策方面,湖南全面實施「強省會」戰略,並且著力支持長沙打造國家中心城市。所以,大量的資源都往長沙傾斜。另外,長株潭都市圈成為全國第4個、中部首個國家正式批覆規劃的都市圈。

2022年,長沙GDP增速達到4.5%,在24座萬億城市中排第一,經濟首位度達到28.69%。

在產業方面,長沙被稱為「世界工程機械之都」,聚集了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等機械巨頭。先進位造業百強市榜單長沙位居全國第8,中西部第1。A股上市公司達84家,數量穩居中部地區首位。長沙的文化娛樂行業也非常發達,吸引著大量的年輕人。

在人才方面,為了吸納更多人才,長沙的落戶政策相當寬鬆,而且對於高層次人才還提供免費住房和補貼,比如A類人才,每月租金補貼高達5000元。對於博士一年補貼5萬,本科也有6000元,連發2年。如此有吸引力的條件,無疑讓大量的年輕人湧入。

長沙的房價也是一大優勢,今年4月,長沙的房價為11142元/平方米,在新一線城市中墊底。

除了長沙,杭州、西安,分別以17.2萬、12.29萬的人口增量排第二、第三。

杭州就不用說了,這幾年直播火熱,杭州成為了直播電商第一城,大量的年輕人湧入杭州做直播。浙江商務廳發布的數據顯示,杭州有綜合類和垂直類頭部直播平台32家、近5萬主播,帶動就業超100萬人。羅永浩等頭部主播都把辦公室搬到了杭州,可見對人才的吸引力有多大。

西安的優勢也很明顯,它是西北第一大城市,政治地位高,不但是副省級城市,還是國家中心城市,而且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第一站。就這樣的地位,國家的扶持力度只會越來越大。

另外,西安抓住了機會,成為了新能源汽車第一城,產量位居全國第一。這帶動西安的經濟迎來飛速發展,今年一季度GDP增速達到7.6%,在前20強城市中排第一。

西安的發展潛力巨大,未來人口還會繼續保持增長。


03

四大一線城市人口集體下降


最令人意外的是「北上廣深」這四個一線城市,2022年常住人口竟然全面負增長。上海減少13.54萬人,廣州減少7.65萬人,北京減少4.3萬人,深圳減少1.98萬人。

為什麼會出現集體負增長?其實,北京和上海是主動控制的結果。這兩座城市人口規模已經非常龐大,「大城市病」日益嚴重,所以,它們大幅提高了入戶門檻,收緊人口的流入。

不但如此,還疏解人口,比如北京,將首鋼等大型製造業向外遷移。這幾年,又在執行疏解非首都功能,大量的央企、高校、科研單位將轉移,這意味著北京的人口還可能繼續下降。

2022年上海人口減少這麼多,和去年遭遇了非常嚴重的疫情有關,在解封後,有部分人口流出。

在北京和上海收緊人口流入時,廣州和深圳卻敞開了大門,特別是深圳,入戶門檻非常低,2010-2020年竟然增加了700多萬人,平均一年增加超70萬人。沒想到的是在2022年也出現了負增長,不過據專家分析,廣深人口負增長,主要還是受疫情影響。

實際上也極有可能,今年以來,廣州和深圳地鐵單日客流量屢創新紀錄,這說明有大量的人口流入,2023年人口將繼續增長。

今年將迎來1078萬高校畢業生,再加上之前未能就業的人數,規模非常龐大。毫無疑問,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依舊充滿吸引力,是很多年輕人的首選。


04

誰是下一個千萬人口城市?


從2020年到2022年,千萬人口城市不但沒增加,反而減少2個。那麼,在未來誰最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千萬人口城市呢?

2020年公布的大城市名單顯示,有幾個潛力城市,分別是佛山、寧波、合肥、南京,常住人口分別為949.89萬人、940.43萬人、936.99萬人、931.47萬人。

佛山曾經迎來人口大漲,從2010年到2020年,增加230.46萬人。2021年增加11.41萬人,不過在2022年,卻減少了6.03萬人,下降至955.2萬人。和廣州、深圳一樣,受疫情影響比較大,未來人口增量依舊看好。

寧波2020年到2022年,分別增長14萬人、7.4萬人,常住人口達到961.8萬人。按照寧波的規劃,到2025年常住人口突破千萬,達到1030萬人。

合肥是這幾年的一匹黑馬,2020年到222年分別增長9.5萬人、16.9萬人,常住人口達到963.4萬人,反超佛山、寧波。合肥原來的規劃是到2030年達到1000萬人,現在看來要提前實現了。

從2020年到2022年,南京分別增加10.83萬人、6.8萬人,常住人口達到949.1萬人,表現也不錯。

從人口增長來看,這四個城市常住人口都有望突破千萬,但合肥可能是最先達到的那一個。

來源:財話連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