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士憶淮海:英明的指示,勝利的保證——張震(四)下

羽扇綸巾2020 發佈 2023-06-09T03:14:31.776543+00:00

在激戰同時,為了保障東線碾莊圩地區的勝利,另有八個縱隊,擔負起在徐州東和東南兩側的阻援和打援重任。蔣介石一心想援救黃伯韜,曾一而再,再而三,勒令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副總司令杜聿明:「不顧犧牲,兼程東進,限期與七兵團會師解圍。」


華野原副參謀長

在激戰同時,為了保障東線碾莊圩地區的勝利,另有八個縱隊,擔負起在徐州東和東南兩側的阻援和打援重任。

蔣介石一心想援救黃伯韜,曾一而再,再而三,勒令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副總司令杜聿明:「不顧犧牲,兼程東進,限期與七兵團會師解圍。」並嚇唬威脅道:「倘有延誤,決按軍紀從嚴懲處,不稍寬貸」云云。

於是,徐州「剿總」以其所謂主力軍邱清泉兵團,加上李彌兵團,計有五個軍的兵力,拉開南北一條線,在二十多架飛機和一百餘輛坦克、一百餘門重炮的掩護配合下,沿隴海鐵路兩側向東增援。遠在西線的平漢鐵路上的黃維兵團,也被急令遠道趕來。

我徐東阻援部隊,一面以三個縱隊在正面頑強阻擊,一面用五個縱隊側擊徐州,威脅敵人翼側。全體指戰員喊出「寸土必守,寸土不讓,堅決守住陣地」的口號,立誓「不怕疲勞,不怕寒冷,把工事做得牢靠」、「抓緊戰機,英勇出擊,殲滅敵人」,以保證友鄰部隊消滅黃伯韜。

擔任正面阻擊的三個縱隊,是華野的七、十、十一縱隊。十縱隊有一個師守衛在徐州以東二十餘里鐵路兩側長達三十多里的防線上,從十一日至十六日,在六天的阻擊戰中,連續打退了敵人以坦克為掩護的十次衝擊,創造了擊毀坦克二十餘輛的傑出的戰鬥範例。

擔任側擊徐州的五個縱隊,是蘇北兵團指揮的二、三、十二、魯中南縱隊和中野十一縱隊。杜聿明的精銳主力邱清泉除正面對我十縱陣地猛攻外,又以敵七十四軍(被殲重建的),七十二軍在飛機和坦克的掩護下,向我二縱隊六師十七團的邒樓陣地進犯,半天之內就發起四次集團衝擊,我主陣地屹然未動。當夜一時許,我二縱隊五師十四團,乘勝出擊,在強大的炮火掩護下,迅速勇猛地通過三百米開闊地,沖入敵陣,乘敵措手不及,展開混戰,終於消滅了敵人,奪回白天被敵人坦克占去的陣地。但因敵人毗連徐州,又得到強大火力支援,不便分割。且黃伯韜全殲在望,華野首長按照毛主席十六日電示:如黃伯韜主力被殲後,應該考慮正面放開,以吸引邱、李兩兵團東進,然後於運動中聚殲。遂於十七、十八兩日分別命令我正面及徐州東南的部隊,稍向後撤。徐州「剿總」因而大發捷報,說我軍「敗退」,又是什么正在「全線追擊中」等等。而在南京的蔣介石,還派來了慰問團。美帝國主義也派了大員到徐州實地考察。可是,好夢不長。邱、李兩兵團擔心自己生命難保,不敢遠離徐州近郊,遲遲不敢東進。黃伯韜終於被殲。邱、李兩兵團也迅即轉身逃往徐州,因而我軍誘敵之計,未能實現。

在我軍的英勇頑強的阻擊中,雖然蔣介石電報不斷催促,但他的王牌軍邱、李兵團,仍然只能以龜行速度,向東爬行。號稱李彌兵團主力的八軍「榮譽」師,從十一日到十七日,七天時間加起來向東爬行總共五里路,到黃伯韜被我全部圍殲時,邱、李兵團雖已付出傷亡萬餘人、損失坦克三十多輛的重大代價,但仍被阻在距離碾莊圩地區五十華里之外的大許家一線。

蔣介石暴跳如雷,在給劉峙、杜聿明的電報中怨怒地說:「此次作戰共消耗各種炮彈十二萬餘發,而我軍每日進展尚不及一公里,如此消耗浪費,不計成效,亦我革命軍人之奇恥大辱」等等。

其實,被我軍嚇得膽顫心驚的邱清泉和李彌,哪裡還顧得上什麼「恥」和「辱」。他們日夜不安,生怕我軍隨時會截斷他們回徐州的後路,因而不顧一切地夾尾西逃了。

中野一、三、四、九縱隊和華野三縱隊、兩廣縱隊,十一日即進至徐州西南地區,由西、南兩面威脅徐州。遵照毛主席的指示,這裡是一個機動地帶,往東北可攻擊徐州,往東南可攻宿縣。中野部隊與華野兩個縱隊聯結,又可構成阻擊地帶,成為戰略上的強大阻援和打援集團,阻止徐州敵人南逃和阻擊敵人由南或西來的增援。

十三日,中野四縱隊、華野三縱隊、兩廣縱隊向徐州逼進,占領徐州西南的蕭縣。按原計劃,我中野部隊於十五日攻占了安徽宿縣,全殲該城守敵萬餘人,完成了切斷津浦鐵路的任務。軍事重地的徐州至此已完全置於我兩大野戰軍的戰略包圍之中。

戰役開始前,蔣介石調派參加徐州會戰的有武漢方面的黃維兵團。因蔣介石和白崇禧有矛盾,直到十一月八日,黃維才由確山(平漢鐵路南段)帶著他的四個軍(其中在十八軍編制內有一個快速縱隊),一共十二萬人馬,日夜兼程東進,增援徐州。

遵照毛主席指示,戰役之初,中野已有兩個縱隊先在平漢線上看住它、留住它;當它開始東援時,我又立即先敵機動,走在它前面攔住它。我中野二、六縱隊及地方武裝一部擔負這個艱巨的任務。自平漢線起,沿途側擊、尾擊黃維兵團,阻滯行動,並於十五日越過黃維兵團,先到安徽北部的渦陽、蒙城地區,阻其前進。

為了保障華野全殲黃伯韜,我中野部隊攻占津浦鐵路上的宿縣後,各縱隊即渡過澮河,東起津浦鐵路上之固鎮,西至蒙城、渦陽,在澮河南岸成扇形展開。

十九日,敵黃維兵團向宿縣進犯時,中野已以五個縱隊在蒙城、宿縣地區完成阻擊黃維兵團的準備。同時以一個縱隊並指揮豫皖蘇獨立旅及豫西兩個團,在津浦鐵路東側任橋地區阻擊劉汝明、李延年兩兵團由蚌埠北犯。

敵人為了在徐州地區與我決戰,滿心想以黃維、劉汝明、李延年三個兵團靠攏,同時增援徐州。但是,直到碾莊圩地區敵人全軍覆滅時,在我中原野戰軍的堅強阻擊下,到二十二日,劉、李兵團仍被阻於澮河下游以南地區,四天只前進了十五公里。黃維兵團被阻於澮河上游以南地區,四天只前進了三十餘公里。敵人已陷入既不能北上,又不能互相靠攏的尷尬處境。蔣介石原指望這三個兵團「北上解圍,拱衛徐州」的企圖,也象肥皂泡一樣的破滅了!

在兩大野戰軍的密切合作下,淮海戰役第一階段作戰勝利了。華野、中野共殲滅敵人有生力量十七萬八千餘人,計二十一個整師(包括起義的三個半師和非正規軍),占淮海戰場上敵人全部有生力量的四分之一,並給邱清泉、李彌、孫元良、劉汝明四個兵團以嚴重打擊;解放了徐州以東、以南、以西、以北廣大地區,攻占宿縣,切斷了津浦鐵路徐、蚌段,使徐州敵人完全陷於孤立的地位。將劉峙集團的兵力分割為徐州、蚌埠、雙堆集三處,為以後各個殲滅敵人,全殲守敵於長江以北創造了極為有利的形勢。

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的勝利,是毛主席「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思想的勝利。總前委堅決貫徹了毛主席「本戰役第一階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殲滅黃伯韜兵團……應以兩個縱隊擔任殲滅敵一個師的辦法,共以六個至七個縱隊,分割殲滅敵二十五師、六十三師、六十四師。……用一半以上兵力,牽制、阻擊和殲敵一部」的戰役方針,以五個縱隊圍殲黃伯韜,以十四個縱隊在徐州東、東南和南部擔任阻援和打援,實現了隔斷李(彌)、黃(伯韜),箝制邱(清泉)、李(延年),進擊徐蚌,制李(彌)打黃(伯韜)的目的,從而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未完待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