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6條微旅行線路,見證「最上海」城市文脈

澎湃新聞 發佈 2023-06-09T18:30:41.873665+00:00

澎湃新聞獲悉,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上海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活動主題為「發現最上海文脈,體驗不一般非遺」。

澎湃新聞獲悉,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上海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活動主題為「發現最上海文脈,體驗不一般非遺」。在今天下午舉行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上海主會場活動」上,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對外發布了16條「最上海」城市文脈微旅行線路,包括楊浦濱江的水岸生活秀,圍繞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跑馬總會)及國際飯店的城市原點之行,也有穿梭不同的江南古鎮,尋找上海之根等遊覽路線。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脈,它是城市的根與魂。上海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著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文化遺產資源,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構建起「上海文化」的內涵基因和獨特品質,彰顯出上海這座海派城市特有的都市魅力。市文化旅遊局深度挖掘城市資源,串點成線、串珠成鏈,設計推出「最上海」城市文脈微旅行線路,市民遊客可以跟隨這些線路更好體驗最精彩的城市文化、感受「最上海」的城市文脈。

水岸生活秀,非遺最楊浦

行程路線:黃浦碼頭舊址→毛麻倉庫→楊樹浦水廠→綠之丘→一心齋→楊樹浦電廠遺蹟公園→上海國際時尚中心→珍得巧克力劇院→榮慶堂→筆墨宮坊

線路特色:「水岸生活秀 非遺最楊浦」,線路串聯靚麗轉型的楊浦濱江+最具人間煙火氣的非遺美食一心齋+最傳統養生的榮慶堂+最具筆墨文化筆墨宮坊等文旅資源,走入文物建築、打卡工業遺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楊浦有上海最早和最純正的工人階級,他們是上海城市發展的無名英雄。雖然楊浦生活了不少工人群體,但不缺「精緻」的生活方式。香囊製作技藝精湛的榮慶堂,專攻清真美食的一心齋,傳承非遺筆墨文化的筆墨宮坊,都是代表了上海相關行業的頂尖水平。這條線路從遊覽最美的濱江開始,到領略舞文弄墨的筆墨文化結束,全方位的玩轉楊浦,體會楊浦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健康「心」旅

行程路線:上海中醫藥博物館→新場海派中醫文化基地→新場古鎮

線路特色:中醫藥里有乾坤、新場古鎮好去處。上海中醫藥博物館寓教於樂,全面展示我國的中醫藥文化。新場海派中醫文化基地通過開展中醫藥文化交流、新媒體直播、展覽、講座、體驗、培訓、會議等相關活動,「在新場,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弘揚中醫文化、服務基層百姓。先參觀上海中醫藥博物館,接著去新場海派中醫文化基地上一堂海派中醫體驗課程,最後游老街品古鎮美味。

走進城市的原點

行程路線: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跑馬總會)→國際飯店→體育大廈(西僑青年會)→上海第一百貨商店(大新公司)→大世界遊樂場→上海音樂廳(南京大戲院)

線路特色:文化遺產見證社會變遷,既包括物質和非物質的,也包括可移動和不可移動的。設於跑馬總會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兼顧了物質遺產的兩種形態,而以非遺展示為特色的大世界遊樂場則集多類樣態於一身,兩幢建築都位於上海城市原點所在的國際飯店周邊一公里。沿線還有大新公司、西僑青年會、南京大戲院等上海近代商貿、文體、娛樂等典型建築,大體保留了建築原始功能的同時,為我們提供了觀察這座城市繁華起點的窗口。

懷舊經典

行程路線:靜安公園→華山·263老字號品牌館→蔡元培故居→靜安文化館非遺展廳

線路特色:在這裡,文化遺產中的無形與有形有機統一,煥發新生。靜安公園的八景園再現江南風情,是自然和人文遺產和諧交融的典範;大勝胡同里的德萊蒙德海派花園住宅,通過歷史建築保護性利用的創新實踐,現已化身滬上第一座以全面展示老字號文化為核心的公共文化空間——「華山263老字號品牌館」;在紅色場館上海蔡元培舊居里,仰望「學界泰斗人世楷模」的璀璨人生;靜安區文化館非遺廳集非遺項目大成,配合「非遺十二時辰」,超時空非遺體驗精彩紛呈。這條線路是靜安多元文化的微縮展示,是從建築中了解歷史,在歷史裡感知人文的最佳切入口。

享非遺,匯生活之沉浸古韻龍華

行程路線:龍華廣場(塔影如故)→龍華烈士紀念地→朵雲軒→京劇院周信芳戲曲空間→龍華塔→龍華寺→龍華素齋

線路特色:龍華廣場塔影如故,天光雲影共徘徊;朵雲軒千年絕技,木版水印假亂真;戲曲空間精品奉獻,梨園韻味餘音裊裊……此線路從龍華廣場開始,包羅了京劇、朵雲軒木版水印兩大國家級非遺;龍華塔、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兩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使市民遊客深度體驗了龍華作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明珠」的文化內涵。2023年適逢龍華歷史風貌保護區成立20周年,經歷了千年變遷、歲月更迭的龍華,名副其實體現了「最上海」文脈。

海派城市考古之尋跡閔行

行程路線:閔行區博物館→張充仁紀念館→七寶皮影藝術館→七寶老街

線路特色:徜徉在充滿人間煙火氣的街道,步步皆景,處處怡情......一起走進閔行區博物館,與文物來場近距離「對話」;行至張充仁紀念館,感悟一代大師的藝術人生;看一場七寶皮影戲,在光影之間遇見非遺;遊覽於青磚黛瓦、人流如織的七寶老街上,尋覓蒲匯塘橋的今日模樣。這條路線以城市文脈「線路游+深度游」為概念,匯集文物展覽觀賞、文物建築打卡、非遺項目展示、旅遊景區觀光等豐富內容,讓人們於一方一隅中發現閔行、感受閔行、分享閔行。

漫步園林古鎮,體驗非遺技藝

行程路線:古猗園(缺角亭、鳶飛魚躍軒、逸野堂、戲鵝池景域、微音閣、梅花廳)→南翔老街(陳君起紀念館、南翔小籠饅頭文化體驗館、檀園、南翔歷史文化陳列館)

線路特色:迎著清晨的陽光,漫步江南園林,品嘗傳統小吃,感受文人雅趣。南翔古猗園為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也是上海首個「非遺主題公園」。南翔老街保留了清末民初「銀南翔」的歷史風貌,小橋、流水、花園、長廊各具風韻,老街內有雲翔寺、五代雙塔、明代檀園、清代乾隆御碑及許蘇民先生墓等名勝古蹟,還有白鶴南翔、劉伯溫智破龍穴地等傳說,充分體現了南翔古鎮歷史、商貿、文化的縮影。南翔小籠名聞遐邇,南翔小籠饅頭製作技藝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南翔小籠饅頭文化體驗館設有四個主題展示區和一個互動體驗區,市民可以深入了解小籠歷史文化與深厚技藝,還可以親手製作、品嘗小籠,將知識性與參與性融為一體。

文脈留芳,古鎮有約

行程路線:大境堂(盧家祠堂)→南社紀念館→三命坊→走馬樓→張堰公園→白酒廠文創園→歷史人文風情館→聞萬泰醬菜非遺展示館

線路特色:東海之濱,上海西南一隅,千年古鎮張堰保存著時光的痕跡,在繁鬧的上海,顯得低調而隱秘。慢慢悠悠地走在張堰古鎮的小路上,你可以看到著名的南社舊址,那裡記錄著一代文人的革命志向;可以走進張堰歷史人文風情館,在這裡可以了解到張堰的歷史風貌變遷。可以逛逛靜謐的張堰公園,那是全上海僅存的元代古典園林風格公園;可以體驗到金山區級非遺聞萬泰醬菜的製作技藝;更可以看到街巷裡的老布店、理髮店,探見江南古鎮真正的人間煙火氣……

走進上海之根,品味人文松江

行程路線:素園琴館(錢以同宅)→觀鱸樓非遺工坊(蔣涇西街張氏宅)→松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杜氏雕花樓)→松江布展示館(康氏宅、凱氏宅)

線路特色:松江素有「上海之根」的美譽,自古人傑地靈,群星閃耀,一處處文化遺產如珍珠般璀璨奪目,留存著歷史與時代的深刻烙印,寄託著人們誠摯熱烈的情感追求。跟隨「走進上海之根,品味人文松江」旅遊線路,領略文化遺產之美,感受文化遺產魅力。

古建新韻,花樣瀛洲

行程路線:水仙花種植基地→灶文化博物館→久居民宿→布布瀛工作室→三民文化村→崇明學宮→壽安寺

線路特色:仙女般靜靜舒展花瓣的崇明水仙、紋理縱橫色澤古樸的崇明土布、圖案各異內容豐富的崇明灶花、曲調悠揚婉轉的江南絲竹……無不是傳承了幾百年的崇明記憶,更寄託了崇明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許,在日升月落的光影之中,這些樸實無華的老物件也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煥發出新的光彩。崇明水仙花種植基地的百畝水仙靜待花開,灶文化博物館系統地展示了灶文化的傳承和內涵,在布布瀛工作室里見證傳統土布的新時尚,來到三民文化村沉浸式體驗江南絲竹的悠揚古韻。崇明學宮和壽安寺已經見證了崇明數百年的歷史變遷,學宮磚瓦掩映百年古樹,殿、宮、堂、廳、祠、閣建築藝術精湛,古色古香,壽安寺廟宇莊嚴,存有歷代碑銘和文人墨寶,靜等遊客到來,完成一次古今邂逅。

品味唐風古韻江南,探尋非遺寶山之旅

行程路線: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羅店古鎮→寶山寺→羅涇十字挑花工坊

線路特色: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位於滬太路4788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以展示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民間藝術、民俗文化為主題的公共文化藝術類場館,在其序廳和海上寶山館展示了「羅店龍船」「羅店彩燈」「月浦鑼鼓」「楊行吹塑紙版畫」「羅涇十字挑花」等寶山地區的國家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羅店古鎮位於上海寶山西北部,與嘉定、江蘇太倉接壤,商人羅升在此開店創市而得名,迄今已有七百多年歷史,享有「金羅店」的美譽,是長江口上的第一處江南古鎮。

千年賢者地,醉美新江南

行程路線:柘林鎮非遺陳列館→海灣國際風箏放飛場→青溪老街→吳房村

線路特色:柘林鎮非遺陳列館,柘林鎮南勝村前勝路689號蓮創智谷內,是一座集非遺歷史發展、製作工藝、獲獎記錄等多層次多角度展現奉賢滾燈和板曬製鹽等民間非遺瑰寶的陳列館,場館內設滾燈藝術陳列館和鹽業館。上海國際風箏放飛場是繼國家批准的山東濰坊之後中國第二個國際風箏放飛競賽場,設有國內外風箏發展史陳列室、風箏製作室等。區域內還有春野秋夢Glamping奉賢海灣夢想放飛營地,在這裡遊客可以享受到戶外野奢的樂趣。青溪老街全長1300米,沿河兩側保存著上海南郊的鄉土建築群,錢門生宅、楊昆高宅、張炳官宅等文物建築勾勒出了青村古建築特色,還有繼芳橋、中和橋、南虹橋等文物古橋分布其間。隱於老街中的還有書吧、土布館和名人工作室等。市民遊客可以在這裡感受水韻青溪的文化遺存,感受傳統與現代、古樸與藝術的碰撞融合。吳房村是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全市首批九個鄉村振興示範村之一的網紅村。以黃桃為特色,區域內有萬畝桃園,力求再現江南桃花源。另有越野四驅摩托、垂釣、真人CS、燒烤等豐富的室外遊樂項目以及田心農創市集和三家鄉村旅遊民宿。

漫步蘇河——探尋工業文明中的時尚美學之旅

行程路線:上海工業初心文化景區(滬西工人半日學校史料陳列館)→ 上海工業初心文化景區(顧正紅紀念館)→ 上海紡織博物館(傳統手工技藝扎染體驗)→天安千樹(美術展覽)→ M50創意園(非遺項目竹絲編手工體驗)

線路特色:這條線路,串聯起了普陀蘇州河畔的工業遺產與紅色文脈,帶領市民感受「赤色滬西」的歷史。對於工業遺存的保護利用也是本條旅行線路的亮點:M50創意園是工業遺存轉型為藝術園區的典型案例,天安千樹是上海首批「美術新空間」,在感受時下最潮藝術理念的同時,還可以近距離體驗非遺項目竹絲編的魅力,不僅有精美的工藝品展示,還有現場傳授基礎技藝,讓人感受普陀非遺之美。

尋味都市,趣享虹口非遺之旅

行程路線:米丈堂木作工坊——上海虹口糕團食品廠(欣興店)——多倫路文化名人街——鴻德堂——多倫美術館——上海精武體育總會

線路特色:虹口區是海派文化的發祥地、先進文化的策源地、文化名人的聚集地,擁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此條線路包含人文場館、非遺美食、文物建築、非遺傳承人工作室等,讓市民從看、游、玩、品、學等不同體驗感受文化藝術之美,通過這段旅遊線路,可以享趣味木作技藝體驗、品傳統糕團風味、逛「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尋國家級非遺項目「精武武術」,讓市民百姓感受文化遺產的無窮魅力,同時讓更多人對虹口的精武文化、非遺文化、海派文化和紅色文化有深刻的認識。

文物保護可持續發展,非遺同行

行程路線:中共中央上海局機關舊址→《布爾塞維克》編輯部舊址→鄔達克舊居→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長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體驗中心

線路特色:整合區域文化游線和體驗活動,精心設計串聯起區域內經典建築、文博場館、非遺活動、公共文化特色空間等點位。體驗者可以從《布爾塞維克》編輯部舊址和中共中央上海局機關舊址是兩處紅色場館,了解小樓里發生的人和事,重溫當年英勇鬥爭的崢嶸歲月;鄔達克舊居,看到上世紀初葉活躍在上海的匈牙利著名建築師鄔達克作品,多數成為上海城市面貌的重要記憶;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可以體驗到中華傳統服飾的魅力;長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體驗中心,360全息投影等多種媒體技術向市民展示眾多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通過「以手傳手」的互動方式帶領觀眾感受非遺精湛技藝的魅力。

「『遺』見青新」古鎮游

行程路線:蟠龍庵(蟠龍天地)→香花橋→鳳來橋→程家祠堂→阿婆茶樓(朱家角古鎮)

線路描述:江南美,處處畫煙雨。青浦是上海最具「江南水鄉」標識性的地區。位於徐涇的蟠龍天地可稱為「新江南水鄉」,23萬平方米的綠地和千年江南水鄉文化交織,呈現一個人與自然親近、人與人交流的古鎮新天地。千年的朱家角古鎮,九條長街臨水而建,輕踏石板街,深入幽巷弄,信步石拱橋,正是那歲月浸潤的古味江南。從「新」到「古」,「『遺』見青新」古鎮游這條線路,不僅閱盡江南建築、古鎮傳統風貌之美,更可體驗程家祠堂、阿婆茶樓等文物建築里的水印版畫、茭白葉編結、稻草編結、阿婆茶等非遺項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