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人口遷移-闖關東

科麼多摩雄 發佈 2023-06-09T22:22:14.901155+00:00

中國歷史上發生過許多重大的人口遷移事件,僅有記載就不下十餘次。古代東漢末年到衣冠南渡,安史之亂到靖康之變,湖廣填四川,近代再到闖關東、走西口。

前言

中國歷史上發生過許多重大的人口遷移事件,僅有記載就不下十餘次。古代東漢末年到衣冠南渡,安史之亂到,,近代再到闖關東、走西口。無論是古代還是近代,都是貧苦民眾一段苦難與艱辛、血汗與淚水交織而成的回憶,是貧苦民眾抗爭命運、艱難創業生存的歷史。這段曲折也讓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長河變得波濤壯闊。

最近作者就在整理近代比較出名的幾次人口遷移,主要分成三期來完成:
第一期:闖關東
第二期:走西口
第三期:下南洋

闖關東
闖關東發生的時間範圍在1644至1911年,是中國近代史上華北地區(以山東人為主,部分河北、河南人)人口向東北地區遷徙的運動。關東指的是山海關以東,也稱關外(現東北地區)。

為什麼說「闖」,咋一聽有點強行突破的意思?

清入關後,實行民族等級與隔離制度,嚴禁內地人進入他們的「龍興之地」墾殖,藉口「祖宗肇跡興王之所」保護「參山珠河之利」,說白了是為保全根據地,不為漢人占有;保存滿洲風俗,不為漢人所化;隔絕蒙、漢接觸,防止蒙漢融合;保護人參、東珠等特產,留為皇家專用。所以長期對關東實行封禁政策,頒布禁關令。並且從順治開始,滿境內分段修千餘公里「柳條邊」牆——東北長城(柳條邊牆、柳牆、柳城、條子邊),康熙中期竣工。

由於19世紀,黃河下游連年遭災,然而清朝卻依舊禁關。成千上萬的破產農民不顧禁令,冒著被懲罰的危險,開始進入關外,這就是「闖」的由來。實際上闖關東分為三段時期:

第一階段:1644至1667年,由於在清傾族入關(文獻中有「罄國入關」「盡族西遷」的說法),盛京地區(吉林黑龍江一帶)人口劇減,加上遼東地區長期戰亂,土地荒蕪,有詩描述入關之後關外重鎮的蕭條景象: 「城中草深飢虎嘯,百花如錦亦銷魂」。因為是舉國搬遷,遷都之後的關外出現了「沃野千里、有土無人」的情景。順治也意識到盛京一帶沃野無人這種潛在的風險,於是遷都當年(順治十年)頒布了《遼東招民開墾條例》,規定招民百名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所招民人,每名月給口糧一斗,每地一垧給種六升,每百名給牛20隻。同時以遼陽為府,轄遼陽、海城2縣,設官管理漢民。

23年間「魯民(今山東)移民東北者甚多」,山東的百姓大多遷至了遼寧省的大連和丹東,而其他省份的百姓大都遷至了遼西(遼西中心城市為錦州)和遼北地區。

這獎勵是非常有誠意的啊!招100個人就能當縣長,招來的人又送口糧,又送地,還送牛...從另一個層面也反映出當時盛京地區的人煙是何等稀少,對於人口的需要是何等迫切(我突然就想到再過五年十年,我們出生率提不上去的時候,是不是也得拿出點誠意啊)。

你別說,效果就是好,可以說是立竿見影啊,據《盛京通志》記載,順治十七年(1660年),遼陽、海城一帶增加了3723人、土地增加了8165畝;康熙七年(1668年),承德等六州縣,增加了2643人、土地增加了6737畝。注意指的是青壯年,老弱病殘還不算。這個數據在那個時期是相當漂亮的啊,放到現在官升三級都不為過。

第二階段:1668至1860年,康熙七年(1668)廢除《招墾令》,官方說法是因為「招民授官」有礙官吏考成,雖然沒有嚴格禁止出關,但也沒有允許自由往來實行封禁,所以這段時期關內流民仍然陸陸續續湧入關外。

第三階段:1861至1911年,由於後期清政府主張發展海軍,陸軍投入的軍費連年降低(這裡咱得提一下左宗棠,了不起的一個人)。以甲午海戰為分界點,清政府對邊疆控制直線下降,此時沙俄不斷侵蝕邊境,此時黑龍江將軍特普欽上書並得到支持,才有了咸豐十年(1860年)再次解禁。哈爾濱市的小西屯便是這個時期成型的。1904年闖關東開啟了gaochao模式。

電視劇《闖關東》大家應該都看過吧,裡面描述的主人公朱開山在老金溝淘金的故事,便是對當時的真實寫照。只是真實的闖關東遠遠比我們看到的想到的要艱辛的多得多得多,不是飄洋過海,就是跋山涉水。他們鑽山林、涉河流、挨飢餓、斗野獸、避土匪……突破重重險阻。

闖關東時期出了很多好人與壞人:像抗日英雄楊靖宇、巾幗英雄趙一曼、大軍閥張作霖、遼西巨匪趙立三(後被張作霖幹掉),每個人背後都有著精彩無比的故事,這裡不再贅敘。

闖關東的發展由他客觀存在的因素,但是無論從經濟、文化、軍事來看,這場人口大遷移都有著重大且積極的作用。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數千萬移民的存在確保了東北在人心上對祖國的向心力,這就使得日本投降後東北得以迅速回歸中華。

闖關東悲壯的過程是我們無法體會到的。我們這一代還能聽爺爺太老爺爺念念,我們的後代是根本感受不到的。為什麼中華民族能有五千年的歷史,為什麼我們能夠屹立神州發展到現在,我覺得最最根本還是因為我們的先輩能夠吃苦耐勞,有一股韌勁兒!!

本期闖關東就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下一期我們將繼續將走西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