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最好的樣子,就是親密又獨立」:帶你讀懂這3種月亮

新月占星 發佈 2023-06-09T23:54:41.678986+00:00

「斷親」的也不只是一些看似「特立獨行」的年輕人,30歲、40歲甚至是50歲的討論者比比皆是:「TA們好像從來不關心當事人的感受。」

關注「新月文化」公眾號,獲取更多占星資訊。



前段時間,有一個詞頻繁地衝上熱搜——


斷親。


這個詞被解釋為,和親戚、甚至是親人斷開聯繫,此生不復相見。「斷親」的也不只是一些看似「特立獨行」的年輕人,30歲、40歲甚至是50歲的討論者比比皆是:


「TA們好像從來不關心當事人的感受。」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若不是失望透頂,誰願意四下無人,孤苦伶仃?」

……


其實,每一段聲淚俱下的控訴背後,都是一段孩子與養育者之間的痛苦故事。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需要和養育者(多是母親)建立「依戀關係」。當我們作為個體,從母親那裡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才有能力在不帶任何極端情緒的狀態下,實現分離和獨立。


與養育、照料、依戀相關的,則是我們星盤中的月亮


或許,我們對月亮的印象總是:溫柔、孕育、滋養、安全感……


但你是否想過,月亮也不是一顆純然「溫柔」的星體,正如你的母親那樣,它也並非全然地包容、慈愛,而是有著自己的「陰影面」?


在我們的記憶深處,那靈魂的蓄水池中,有著或多或少的創傷。那是我們生命早期與母親(或是其他的養育者)之間的非健康互動所留下的痕跡。


我們和媽媽之間的距離,是一段與自己和解的路。


只有走過這段路,我們才能真正實現那句話:「在一起最好的樣子,就是親密又獨立。」




生命誕生之時,我們被子宮所包裹,通過臍帶這個生命管道,與母親相連。我們沉浸在滿載羊水的子宮當中,並從中汲取供給成長的養分,被包裹、被保護、被隔絕於危險之外。


這是我們的生命「源泉」。


所以,月亮儲存著我們從出生起所有內心的感覺和記憶,它也代表了來自母親的滋養、保護與安全感,以及生命之始的「希望」


當我們來到這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後,仍然被母親的襁褓所包裹。我們感受著母親身體的溫度、充滿愛意的注視,肌膚之間沒有距離,只有充滿母性的全然接納。


我們的需求能夠被母親回應,我們的情緒變化能夠被母親識別並引導、調節,我們通過母親的「鏡映」看見自己,我們被母親鼓勵去探索更大的世界,我們獲得她的指導,在她的照料下平穩向前,並知道這個懷抱永遠是令我們安心的港灣。


所以,月亮也包含了我們最初的聯結感受,以及對於家庭環境和氛圍的所有印象。





溫柔、滋養、安全感……這些聽起來都非常美好。但所有的事物必然有其一體兩面性,月亮/母親也是如此,陽光照耀之處,也存在陰影角落。


由於早年生活中所經歷的安全依戀程度,將影響我們成年後聯結和分離的方式。因此,月亮反映的是:


我們一生當中如何與別人產生聯結?

我們如何建立和結束關係?

我們如何建立信任和安全感?

……


所以,月亮的健康與否,影響了我們與母親的關係:關於獨立,關於分離,影響了我們的安全感、歸屬感以及對整個世界的安全認知。


它呈現了我們在依戀、聯結和分離方面可能會出現的複雜情況,關於我們日後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從無到有、建立屬於我們自己的親密關係。


在這裡,我們整理出了月亮的3種陰影面向。


缺席的月亮

封閉又疏離



月亮可能存在的陰影面之一,是隔絕與分離


在我們的生命早期,我們無法自我滿足生存需求,所以我們需要母親的回應與幫助。母親正確、積極的響應會讓我們感到安全,我們知道我們可以向外界求助,這也是月亮給我們的滋補。


但如果這顆月亮呈現出缺席、隔離的狀態呢?


這種情況可能更常見於月摩羯、月水瓶以及月土、月天形成挑戰相位的人身上,但這不意味著只有這些人存在這樣的問題,或是TA們必然存在這樣的問題。


母親的「缺席」,可能是物理上的缺席,也可能是心理上的缺席。總之,我們的需求無法得到回應,或是被忽視、或是被拒絕,這會讓我們意識到「求助徒勞無功」「我只能依靠我自己」,於是我們會選擇切斷聯繫、拒絕依戀、自我保護。


我們失去了母親充滿愛意的懷抱與注視,於是我們也放棄了對擁抱、觸摸等肌膚相親的渴求。我們不喜歡過近的距離、不喜歡肢體接觸、不喜歡表達情感。


這些情感與身體上的需求,並不是完全消失了,而是我們主動隔絕了這些訴求,將它們綁上一塊石頭,深深地拋入潛意識的海洋,任由它們下墜、沉底。


我們為自己穿上了一件「刀槍不入」的鎧甲。


但我們並非真正地獲得獨立,不是嗎?我們只是單方面地切割了與外界的聯結,因為我們恐懼自己得不到回應,我們認為自己只能踽踽獨行。每當我們想要發展親密關係,來自於過去的、沒有得到回應的痛苦便會浮上心頭。


它像一隻攔路虎,阻斷了我們積極發展親密關係的無限可能。



過度保護的月亮

捆綁與共生


月亮可能存在的陰影面之二,是過度保護與吞噬


讓我們想像一下,子宮溫暖的包裹,如同一片舒適的海洋……這是我們擁有意識後,所接觸到的第一個能夠被稱之為「容器」的事物。它建立了我們對「被承托」的印象。


隨著我們生命的發展,我們會逐漸走出這種實體的承托,因為我們知道,母親的懷抱、這個讓人溫馨的大本營會永遠存在於某地,當我們太過勞累、想要休憩之時,我們隨時可以回去。


但,如果這個容器本身與我們建立了黏著、共生、甚至是捆綁的關係,讓我們無法離開呢?


這種情況可能更常見於月天蠍,以及月冥形成挑戰相位的人身上,但這不意味著只有這些人存在這樣的問題,或是TA們必然存在這樣的問題。


當母親的「自我」太過耀眼、強大,我們的「自我」便無法發展。我們對母親的懷抱產生了不健康的依賴——而這種依賴,由母親一手建立。


母親不願意、或是不知道如何讓我們脫離她,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對於不願分離的那些母親來說,孩子對她們的需要才讓她們感受到自己的「偉大」,從而更加不願放手。因為只有在這裡,她們才能獲得正向反饋,這通常也與她們早年的經歷有關。


而對於那些不知道如何分離的母親來說,孩子可能會被這種保護所吞噬,當孩子被迫獨立時,便很難建立安全感與歸屬感。


這種深度共生的狀態讓我們恐懼分離。我們想要將另一個人牢牢捆在身邊,將對方的離開視為「背叛」,極力杜絕一切「背叛」或是「被背叛」的發生。


一方面,我們渴望脫離這樣的共生關係,想要徹底剪斷自己與母親之間的那根「臍帶」,逃出這個「子宮」。但另一方面,我們又渴望深刻糾纏的親密關係,讓自己和愛人的每一滴血液都交融在一起,生死莫逆。


我們太過沉溺於這種捆綁關係中,卻放棄了向外探索更大的世界。




混亂的月亮

逃避或犧牲


月亮可能存在的陰影面之三,是混亂與無常


前文提到過的,隔絕或是吞噬,其狀態都是穩定的:要麼始終拒絕孩子的需求,要麼始終過度保護孩子。所以對TA們來說,母親要麼是TA們恐懼的來源,要麼是TA們獲得過量安全感的來源。


但如果這個母親時而忽視、時而拒絕、時而照顧、時而保護呢?


這種情況可能更常見於月雙魚,以及月海形成挑戰相位的人身上,但這不意味著只有這些人存在這樣的問題,或是TA們必然存在這樣的問題。


對孩子來說,孩子很難界定與母親的距離:我到底是要接近她、找她求助,還是遠離她、自我保護?


而出於孩子對於母親天然的愛與依戀,我們又會將母親的這種「若即若離」歸結於自己,認為自己應當為其負起責任。


這時,我們會讓自己成為母親的「養育者」。我們並非是真的為母親提供物質上的養育,而是被迫為母親提供情緒上的滋養。我們試圖將母親從苦難與混亂中解救出來。


這樣的結果是,我們很難控制自己處理好「我」與「非我」之間的心理邊界。我們可能全盤接納了「非我」的需求,但我們不一定有能力回應或是處理這樣的需求。


我們可能總是不自覺地在關係中扮演「救贖者」的角色,我們可能不斷地藉由幫助別人、解救別人來獲得對自身的滋養,我們看似總是在奉獻自我,但我們又會因為母親曾經的「若即若離」逃避關係中真正核心的困難議題。


於是我們無法真正地進入一段親密關係中。


我們總是在奔赴於「救贖」,但又無法做到真正的救贖。


因為我們從來不知道那個能讓我們停留、休憩的「港灣」長什麼樣子——我們只知道如何成為別人的港灣,所以我們總是在成為下一個「港灣」的路上。



TIPS 1

學會自我養育


月亮的陰影,在我們的心中留下一個「空洞」


這是我們的母親本該存在、並注視著我們的地方。


在月亮陰影面的驅使下,我們或許會抱持有一種執念:我們想要逃離母親,但我們也想要索取母親的道歉。我們希望母親為我們的這些痛苦、創傷負責。


但你不可能永遠守著和母親的這種「對峙」過一生。


我們沉溺於過去的痛苦之中,我們不會意識到,我們在親密關係中,同樣是以這樣的方式在對待自己的愛人。


那些被和母親情感隔絕的人,也無法向愛人表達自己的情感;

那些被母親牢牢捆綁的人,也同樣給了自己的愛人窒息感;

那些感受到母親「若即若離」的人,同樣也讓自己的愛人有類似感受;

……


或許,你從未正視你的痛苦。


你只是在無意識中,讓這些痛苦往復循環。


想要走出這樣的困境,你必須學會真正的「自我養育」。不是隔離、不是吞噬、也不是逃避,而是你真的從潛意識裡「打撈」出被你沉底的那些需求:


你需要被擁抱,需要說出自己的情感,需要建立健康的人格邊界,需要和愛人分離,需要有一個安定的、供你停靠的港灣,需要一個穩定的「錨點」將你留下。


通過月亮的其它和諧相位,你能夠找到如何建立聯結並關照自我的方式。


比如說月水相位的人,可以通過學習、交流、表達來獲得滿足感;月金相位的人,可以通過女性友誼、或是價值感的滿足來療愈自己;月火相位的人,可以通過行動、爭取等方式來取悅自己;月木相位的人,則可以選擇幫助他人實現成長……


你未必非得要進入親密關係,但是你需要習得不同形式的人際互動。


通過人際互動中健康、積極的正向反饋,我們能逐漸填補好那個「空洞」。


想像一下,你可以用各式各樣的、你喜歡的顏色來打這個心上的「補丁」。它看起來很特別,使你與其他人區別開來,這是獨屬於你的一段流光溢彩的經歷。


你終於找到了「親密」和「分離」之間的平衡點。


這時,你終於擁抱了你的月亮。


當然你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月亮星座,來學會接納自己、滋養自己(點擊此處,下拉至月亮12指南查看)。




TIPS 2

超越月亮,走向太陽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月亮為什麼停滯在幼年期,並且擁有了填補、滋養它的能力以後,我們便可以開始下一步了——


超越你的月亮,走向你的太陽。


月亮的陰晴圓缺,本就象徵著一種重生與超越,它由新月走向滿月,滿月走向殘月,殘月再回到新月,是一種周期性的「生死」循環。這種循環與無常的命運相呼應:


所有個體都有生,也有死。但個體的繁衍性讓整個族群能夠「更新換代」,持久地延續下去。


所以月亮是在不斷向前推進的。在我們緩緩向前流動的命運之河裡,我們無法停留在某一個時刻,享受當下舒適與安全。我們終究要向前走。


月亮並不是一個自發光體,當我們停留在月亮的時候,我們可能只能做到滋養自己。但在一段又一段關係中,我們必然要照顧到對方,這時,便需要我們「真正地發光」。


像自發光體太陽那樣,去散發自己的光芒和熱量。


如同晝夜交替,我們不可能只有月亮高掛的夜晚,我們也需要陽光普照大地的白晝。我們在夜間照料自己,在日間找到自己的社會價值,通過太陽所產生的「成就感」反哺月亮的「內在需要」。


月亮本身存在其一體兩面性,但只有加入太陽,建立起日月之間的平衡與交替,我們才真正理解了自我的「一體兩面性」,實現內在自我與外在自我的統一。


請踏出你的舒適區,走向更大的世界。


月球在太陽系裡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當你走得足夠久、探索得足夠廣袤,你自然能在回眸的一剎那間,看見某個最耀眼的位置。


我想,你一定會朝那裡前進的。




版權聲明:本頁圖片部分選自網絡,本文由作者授權原創首發在新月文化平台,歡迎轉發,反對抄襲。友號轉載請後台回復關鍵詞【轉載】。




撰文 | 晴夜

排版 | 小暖





End

本頁圖片部分選自網絡,本頁文字版權歸新月占星所有。如有疑問請在後台留言,我們會儘快處理,感謝您的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