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孩正在「拋棄」ZARA?

時尚潮生活 發佈 2023-06-10T00:44:13.993957+00:00

作者:郭藝 賈詩卉 來源:有意思報告「快時尚」已經離「時尚」越來越遠。近日,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的地標性建築之一——三層樓的H&M進入閉店倒計時。而就在2023年開年,在上海南京西路上開了16年的ZARA國內首店,也正式宣布停止營業。

作者:郭藝 賈詩卉

來源:有意思報告

「快時尚」已經離「時尚」越來越遠。

近日,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的地標性建築之一——三層樓的H&M進入閉店倒計時。而就在2023年開年,在上海南京西路上開了16年的ZARA國內首店,也正式宣布停止營業。

近些年,快時尚品牌「關店」、「退出中國市場」的操作已經不新鮮。從門店數量來看,即便是快時尚巨頭ZARA,在中國門店數量也在近兩年下降了約四分之一。其姊妹品牌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更是已經完全退出中國市場。

時間倒回至十年前,快時尚的巔峰時期,ZARA、H&M、C&A、OldNavy、New Look、Forever21等品牌曾制霸各大商場黃金地段。毫不誇張地說,在當時,快時尚品牌的數量決定了商圈/MALL的質量。

然而近些年,這些品牌是倒的倒,關的關,從「快時尚」到「不時尚」,ZARA們怎麼了?

「我想穿什麼

ZARA們已經不知道了」

是什麼時候起,大家對以ZARA們為代表的快時尚開始逛得少了呢?

可能是從「ZARA很潮」的印象減弱開始的。

2006年中國內地第一家ZARA在上海開業時,給人的感覺是「耳目一新」。在當時,什麼是美?國際化就是美。

ZARA約10-14天上新,每年推出2.5萬個新款的超強供應鏈,能讓今天剛出現在大牌秀場的長裙,半個月後就掛在ZARA的門店裡。當你撫摸著當季最流行的醋酸面料,當螢光綠的T台撞色外套映入你的眼帘,腦海中只蹦出一個詞:Fashion。

而現在,ZARA們所擅長的製作「大牌同款」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追隨大牌、狂買平替」只發生在年輕人對時尚潮流亦步亦趨的初階。隨著市場成熟度的提高,消費者的穿衣觀念已然改變,「個性化」逐漸占據穿衣風格的主流。

穿衣風格的細分程度早已超出了商務、運動、休閒三大類,年輕女孩穿衣關鍵詞少說也有二三十種風格,那些喜歡前衛潮流、法式慵懶、美式復古、Y2K機能、BM、日系甜妹、田園森女、財閥千金、新中式的女孩們,正在把獨特原創和個性化審美的服飾品牌推到更多人眼前。

這就要求服裝品牌們敏銳地捕捉「民間潮流」,去展現品牌的獨特風格和原創性。

而這,恰恰是ZARA們不擅長的。

艾媒諮詢《2022-2023年中國服飾行業發展與消費趨勢》數據顯示,中國服飾企業正在向高端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國民接受度進一步提升。

映射到品牌上,就是國產品牌的崛起。

如今,國產服裝品牌已經常年穩居電商大促排行榜前列。從天貓2022年雙11女裝榜單來看,TOP20中本土品牌占據15列。其中波司登、伊芙麗更是力壓優衣庫包攬前兩名,本土快時尚品牌UrbanRevivo排名第六,H&M旗下COS排名第十四,ZARA則榜上無名。

國產品牌的崛起,與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密不可分。

現在什麼是美?社交網絡來定義。時尚行業專家張培英表示,當今中國女孩的時尚主要看社交。

網紅帶貨就是社交時代的消費模式。艾媒諮詢調研數據顯示,五成消費者願意購買網紅宣傳服裝,其中一線城市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最高,達到六成。

大家熱衷的時尚要素也更加具體而多變:今天愛「克萊因藍」的顏色、「辣妹裝」的風格,明天想要「多巴胺」穿搭和當紅明星同款,後天所有人又在為買到一件「直角肩T恤」的完美單品而到處求連結。

除了帶來審美的改變,網際網路還帶來了消費方式的變革。

動動手指就能在線上平台買到各大服裝品牌的流行新品,刷刷社交平台就能看到博主們的時尚穿搭,消費者不必親自到商場趕時髦,衣服也不用到店裡試穿才能買。當下穿搭的流行熱點,不一定追隨T台,而是更多地從圈層愛好者甚至個體端形成,隨後再擴散成為全網熱點。

信息的透明化奪去了品牌們占領消費者心智的話語權,進而大大削弱了快時尚弄潮兒的地位。對以線下門店為主的快時尚品牌來說,線上電商是相對陌生的渠道,對它們如同高牆陡然而起。

在張培英看來,ZARA們之所以在網際網路電商時代「落後」於國產品牌,是因為中國的網際網路是全世界最發達的,也是世界上其他國家很難比擬的。年輕人的追求、消費觀念和審美觀念,都來自網際網路。新興的直播電商和社交平台就是新的傳播陣地,玩法都是全新的,而ZARA等快時尚品牌在疫情之前的布局主要在線下。

從個體狂歡傳遞到服裝品牌的龐大產業鏈條上需要時間。即使ZARA的供應鏈效率已然是範本,但工業化的品牌效率依然敗給了「野蠻生長」的電商平台賣家。

鞋服行業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程偉雄解釋到,ZARA的反應速度不如國內中小品牌靈活,是由渠道模式決定的。如國內品牌的線上業務占比能達到40%-50%,甚至60%。在線上,可以通過大數據獲得信息,可以跟電商平台購買最新的消費趨勢數據,拿到數據隨時生產隨時售賣,快速上新,甚至可以一件代發。而ZARA現在的線上業務占比不到30%。

反應速度不如網際網路品牌快,ZARA曾經擁有高性價比的優勢,也正在被國產品牌搶奪。

董事長張江平曾表示,與過去盲目追求西方時尚風潮的中國消費者相比,如今的消費者對一些性價比高、品質優良的本土新生品牌也更友好和包容。

更何況,當年成群結隊去逛ZARA的80後90後已經到了「隨便買N件瞎穿,不如買一件高品質好衣服」的成熟年紀,質感和質量才是重點。哪怕目前被大眾視為國產快時尚翹楚的UR,其創始人也提出過自家品牌正在像「快奢」靠攏。

聽起來,「快時尚」這三個字,似乎有點時代眼淚的意思了。

快時尚時代紅利消失,

ZARA們還能重回巔峰嗎?

在業內看來,ZARA們的「衰落」是快時尚時代紅利消失的必然。

2006年ZARA進入中國市場,國內還是美特斯邦威和森馬的天下,逛街也是百貨商場和步行街。

而ZARA的優勢也很明顯。從服裝的國際化設計,到在商圈開大店和進駐各大MALL,再到平均14天的上新速度,在當時無論對消費者的認知還是對市面上的其他品牌都是降維打擊。

在鼎盛時期,快時尚品牌就是商場的流量密碼,以商場VIP的地位被邀請來開店。

也正因如此,在2006年到2011年裡,ZARA一口氣開出了數百家店,不少城市傳統商圈最好的地段里,都有過ZARA們高達兩層樓的大店身影:它在上海的南京西路、北京的王府井、西安的老城根、四川的總府路等商圈中都曾經雁過留痕,成為上個時代的消費縮影。

而現在,ZARA無論在審美還是供應鏈方面, 「領先於時代的紅利」已經消失,「商業地產的紅利」也隨之消失。

近些年,隨著快時尚「退燒」,商場給到的優惠政策減少,品牌成本一下子增加很多。經營越不好,政策紅利就越少,成本就越高,開店數量就越少,在整個市場的占有就越弱。而快時尚恰恰需要靠開店去獲得品牌認知,店越少,客戶就越少,曝光越少,生意就越不好,這就形成了一個「死循環」。

除了「領先於時代的紅利」和「商業地產的紅利」消失外, 「購買力紅利的消失」被業內認為是ZARA等快時尚品牌沒落最為關鍵的原因。

在張培英看來,近些年,經濟下行壓力下,中層和中下層的消費購買力急速減退,而這些人恰恰是快時尚的中堅力量。人們不願意再去購買一次性的商品,而更注重商品本身的實用性。也因此,優衣庫能夠繼續擴店,在中國門店數量超過900家。

程偉雄則認為,快時尚行業的沒落本質上是消費場景的「轉移」。快時尚品牌的受眾是一二線城市年輕人上班族,過去她們的生活場景以休閒為主,而現在轉向潮流、國潮甚至是運動時尚,自然買ZARA的頻率就降低了。

但在專家看來,「一棒子打死」ZARA們為時過早。快時尚品牌通過多年的成長,有資本在後面做支撐,有以前積累的客戶和市場,不是「說死就死」的,更不是國內品牌「想超越就超越」的。

對於ZARA來說,應該充分重視中國市場,在數位化、下沉市場和衣服版型上下功夫。只要年輕白領們對於時尚的需求還在,ZARA就還有可能。

而對於國產品牌來說,短時間內,有一些比較好的起色,在個別細分領域的超越,並不代表已經具備超越或者說全面取代國際品牌的實力。

歸根結底,流行和潮流的東西,能否沉澱成一個品牌,或者一個行業,一個產業長期發展的方向,還有待於進一步的檢驗。

商家與其整天把「提升消費者忠誠度」掛在嘴邊,不如先把自身產品做好。潮流瞬息萬變,消費者永遠忠誠於自己的錢包,誰好買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