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不生我不生,人口低至七億我們的日子會變得更好過嗎?

打盹兒的藝術家 發佈 2023-06-10T23:55:23.136933+00:00

據統計,2022年中國的人口出生率已經達到負增長,新增人口只有956萬人,即便是在二胎政策開放已經過去了7年。

文稿|張瑩

編輯|以寧

前言

近幾年,我國出生人口發生了斷崖式下跌。據統計,2022年中國的人口出生率已經達到負增長,新增人口只有956萬人,即便是在二胎政策開放已經過去了7年。

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趨勢也並未去平緩,這些年來的人口數量,從1800多萬下降到如今的 1000 萬以下。人口負增長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對於國家來說。

新增人口的下跌意味著我國需要面臨人口老齡化等許多問題,年輕勞動力的減少對我國經濟發展、科技創新能力等也會產生影響。

那麼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亦或是說人口出生率下跌,是否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好處?

房子不再一房難求

許多學區房內都存在一房難求的情況,尤其是在重點小學、高中附近的學區房,經常需要提前幾年搖號。通過各種關係購買房子,即使是再小的戶型再高的頂層也會很快被搶購一空。

但隨著人口數量逐漸減少,我國房屋建設還在持續進行中,房屋的使用年限長,對大部分人來說,購買房屋都是為了滿足最基本的居住需求。

只有極少部分是為了炒房賺錢,或是為了家中孩子上學再重新購置一套。近5億套房屋,加上許多持續建設中的房屋,已經滿足當前人的居住需求。

房屋可以供幾代人連續居住,上一代人為了購房花費大半生積蓄,下一代人的基本住房需求也得到了保障。一房難求的問題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

隨著人口受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質的提高,年輕人選擇離開農村,去經濟發達的城市發展,或是去往生態宜居的城市居住,而許多污染重災區的城市和能源性城市的居住用房。

會普遍存在供大於求的情況,「空城」的出現也並非不可能 。

養老產業發達

《柳葉刀》曾經做出過預測,照當前的人口下降趨勢,中國人口將在80年後降至7億, 那時,中國的勞動力人口將會大大減少。

但是不用到那時,中國的老齡人口人數都在突破3億的路上邁進,在鼓勵生育的年代,50、60、70 年代出生的人,家中多是有許多兄弟姐妹。

而如今 1960 也已邁入了老年, 中國的老齡人口也會越來越多。養老產業會越來越發達,來滿足未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80、90 甚至 00 年代出生的年輕人在計劃生育的影響下多為獨生子女。這一代人,既要努力工作承受著職場內卷的巨大壓力,也要面對一對夫妻贍養四位老人的問題。

更不要說現在二胎政策開放,許多人為種種原因選擇生下二胎。是一對夫妻要承擔起照顧六名家庭成員的職責,未來養老產業的發展不僅是滿足老年人的需求。

更是解決未來社會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老年旅遊、老年保健等養老產業發達,帶動的是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

人均工資會提高

人口增長率的下跌意味著少部分人要承擔起大量的工作,扛起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重擔,少部分勞動力會分到更多的資源。

不能被自動化生產、人工智慧替代的勞動 ,會擁有更高的價值。到了那時,買得起房屋的也許並不是富有的人,請得起工人上門維修服務的可能才是有錢人。

教育資源不再緊缺

國家重視教育工作與人才培養,要花費大量的資金投入在,基礎教育建設與高校建設這種。然而在當前的情況下,還是存在教育資源不均衡的情況。

城鄉學校教育資源之間的差距較大,重點院校與普通學校的教學水平也有很大差別。在小學和中學階段,家長往往都是費盡心力將孩子送進好的私立學校或者排名前列的名校。

大學資源雖然充足,但優秀學科與優秀院校依舊有限,也是許多學生擠破頭追求的目標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進入名校,成為優質的高精尖人才。

做著在辦公室動腦子就能獲得高薪的工作,但社會分工需要各類人才。隨著出生人口的不斷減少,出生率降低導致的許多問題需要在十幾二十年之後才能體現。

到了那時,盡力滿足當前教育需要的高校,教育資源將不再短缺,不會出現年年擴大招生而導致教育質量下降的問題,在近幾年的生育率持續下跌的情況下。

最先受到影響的便是幼兒園和母嬰行業。回看幾年前,家長在孩子還未出生前就需要在幼兒園排隊搖號。而如今許多一位難求的幼兒園也開始對外招生。

近兩年來,幼兒園個別班級都出現了招不滿孩子的情況。

許多央企幼兒園教師表示,在幼兒園工作20十多年,第一次遇見了位置坐不滿的情況,許多幼兒園也不再硬性規定家長必須是本單位職工。

原本火熱的雙語私立幼兒園,教師在今年開學時也表示幼兒園托幼班只有四個孩子報名,不得不取消幼托班,而把四名孩子放在小班。

幼兒園十幾年來的報名難,第一次變成了招生荒的情況。許多幼兒園2019年高峰時期的幼兒人數是現在的兩倍。2022年出生的人口數量超過了大學招生數。

而當前的大學招生數是已經經過中考考和高考選拔的學生,這就意味著2022 年出生的小孩成長到高考時,全部都上大學,大學的名額也依舊有空缺。

醫療資源會更加充足

現階段,醫護人員薪資低,工作強度高心理壓力大等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得到緩解。在人口老齡化逐漸嚴重的情況下,專為老年人提供的醫療服務會更明顯地減輕醫療負擔。

醫療服務更加人性化,同樣的資源被用來支持更少的醫護工作者展開工作。這也就意味著,更多的人能夠為社會各類人群提供醫療服務。

醫療資源短缺的問題也會得到緩解,當醫療資源相對公平時,醫患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得到解決。

交通擁堵解決

出行難的問題困擾了人們很久。我國的基礎建設能力在國際上也是被廣為認可,無論是荒野沙漠之地,還是鋼筋水泥築成的縱橫交錯的城市道路。

我國道路橋樑建設覆蓋在城市和農村的各個角落 ,這些年,每個人都能共同感受到的便是農村道路不再會踩上一腳泥,集中擁堵的路段被一再拓寬。

地鐵建設有效緩解了交通擁堵問題,高鐵網絡四通八達,載著人們快速去往各地。可即便是這樣,在重要的節日也會出現交通擁堵問題。

即使地鐵開設了十幾條線路,繞城高速建了一條又一條,也依舊很難解決擁堵問題。這些問題本質上便是人口數量過多造成的,城市交通的承載力早已不堪重負。

而人口出生率降低能夠最直接地減少出行人數,人少、車少交通壓力自然下降,出行效率提高,物流行業也能得到很大程度收益。

人們耽擱在路途上的時間減少了, 生產效率和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會直接提升。

環境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污染來源很大一部分來自生活污染,人們生活中產生的廢水需要經過層層過濾排入水體,固體垃圾隨意堆放,嚴重污染環境。

許多人社會公德水平有待提升,依舊擁有向水環境投擲垃圾等,污染環境的不良習慣。來自生活污染的環境污染問題會在人口下降之後得到有效緩解。

人口數量減少能夠最直接地降低總人口所帶來的總體污染數量。而工業中的能源、輕工業等,人口數量的下降而降低產品需求,對應的工業也會減少。

當前人口過剩問題,已經嚴重超過環境承載力,自然環境本身擁有的自我調節能力,很難在眾多的資源需求和環境污染情況下得到自我恢復。

人口逐漸減少,人們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逐漸降低時,自然環境也能逐漸恢復到原態,滿足可持續發展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中國人為什麼不喜歡生育?

影響人們生育最重要的因素便是教育問題、房價問題和社會福利問題。在中國,一對夫妻養育一個子女要花費極大的成本。

許多家庭需要積攢六七年的積蓄,再不間斷工作才能養得起一個孩子。房價問題也是許多人不選擇結婚生育的重要原因,一線城市的房價之高。

即便是在北上廣深的高素質人才,也要花費很久的積蓄才能攢下一套房的首付。一線發達城市年輕人的生育欲望要比其他二三線城市人群低很多。

上海等城市的生育率甚至低於世界排名末數的韓國。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導致人才越來越多地流入發達城市,一線城市人群生育率極低的問題,體現在了更大基數的年輕人群身上。

人口數量降低的雙刃劍

人口下降對我國現存的許多問題都有所緩解,但在更多方面體現的卻是不可逆轉的劣勢。人口出生率下降會對經濟增長產生直接和長期的影響,隨著出生率的下降。

勞動力市場更加緊張,許多企業發展面臨著人員短缺的問題,更少的人需要承擔更多的勞動。家庭成員的減少會導致家庭整體消費需求的降低,社會整體的消費需求都會降低。

國民總量的縮減會影響資金分配情況,原本由大基數人群所承擔起的基礎建設等工作。均攤在了少部分人身上,社會現代化發展和經濟建設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會導致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多,經濟增長的潛力明顯下降。人口數量下跌會緩解住房難的問題,但房地產資源過剩時。

房地產行業的波動必然會引起其他行業的變動,我國國民經濟又很大程度上依靠房地產及其上下游產業。國家整體經濟發展的影響會波及每一個人的生活。

許多年輕人因為生活壓力大選擇延緩生育計劃,而毫無顧忌生育的人中,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人群和生活富裕的人卻會占大多數。

在貧富差距的影響下,教育不公平的問題會更大程度地加深,即使教育資源已經充足,優質的資源還依舊是「富人先行」。

而上學難的問題,向來都是普通人和貧窮家庭所面臨的問題,人口減少在很大程度上並未解決家庭貧困、二胎三胎連著生的家庭的處境。

對於國家來說,人口負增長意味著國家要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福利,當前老年人的福利是靠年輕人所提供,當年輕人更少、青壯年勞動力不斷減少時。

更少的年輕人需要成起更多老人的贍養義務,勞動力的減少。在現代化發展的進程中,人工智慧與自動化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人力資源降低的問題。

發展也需要人力來作為支撐,人口數量的降低也意味著,各行各業創新力的減少。沒有創新力作為支撐,各行各業的競爭力乃至國家的核心競爭力都會減弱。

當人口呈現一定規模的時候,有更多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合作,人口之間能夠起到這種效應,責任來分擔成本,社會建設才能更快更強,市場規模也能越來越大。

人口數量的降低也就意味著少部分人要分擔更多的成本。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較為低廉的勞動力,吸引國際市場,人口數量的降低意味著購買力的下降。

勞動力成本提高,人口紅利消失,國家需要更常健的經濟基礎才能保障良好的市場活力。人口數量降低和勞動力成本提高而失去的國際市場。

還需要國家核心競爭力的發展來進行彌補。新增人口數量的下降會在未來 10 年至 20 年裡,直接導致青壯年勞動力的大量減少。全面開放生育,也難以改變生育率持續下跌的實質。

我國需要年輕人繳納的養老保險金,來支付老年人的養老保險金,在生育率保持不變時,養老保險統籌帳戶基金能夠保持收支平衡。

但當總和生育率下跌至1.8左右時,養老保險需要降低替代率或者提高繳納率,才能保障基金的收支平衡,我國2022年的總和生育率為 1.08。

這就意味著老年人需要拿到更少的養老金,或者年輕人需要繳納更多的養老金,才能保障我國的養老基金收支平衡。

不僅是一線城市,我國許多中西部地級地區也出現了人口負增長的情況,養老金缺口問題越來越嚴重。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問題會導致勞動力人數的直線下降。

核心技術需要承擔起生產中的重要職責,各個產業對高級技術人員、科研人員的需求更高,許多被人工智慧能夠代替的職業將會逐漸被淘汰。

未經過專業技術學習的人員更多只能選擇服務行業進行工作。

結語

如此看來,人口數量下降所帶來的「福利」只是表面性的,然而無論政策怎樣開放,宣傳怎樣鼓勵,也無法動搖許多人不願生孩子的決心。

解決人口問題還需考慮人們為何不願生育,從源頭採取策略,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口出生率持續下跌的問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