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坪女高13年沒一人考上清北」,百萬大V髮長文引眾怒,可笑

語文林 發佈 2023-06-11T12:15:49.642056+00:00

每年高考時,麗江華坪女子高中的校長張桂梅都會親自送高三學生參加考試,她會一直把學生送進考場,然後在考場外等學生出來,她這樣堅持了13年。

每年高考時,麗江華坪女子高中的校長張桂梅都會親自送高三學生參加考試,她會一直把學生送進考場,然後在考場外等學生出來,她這樣堅持了13年。

當然,和她創立這所學校以及一直堅持辦學這點比起來,送考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華坪女高是一所免費的公辦高中,自從創辦以來,只招收女生,主要招收麗江市和周邊省市貧困山區的學生。張桂梅校長的初衷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這些讀不起書的女孩子能接受教育,從而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一直以來,這所學校、張校長甚至學生都備受社會的關注,很多人向其投向欽佩、讚賞或者鼓勵的目光,當然也有人心懷質疑。

高考期間,一個擁有百萬粉絲的財經領域博主(不知性別,暫且稱「他」)就發文質疑,其質疑也引發眾怒。其中的兩點意思絲毫經不起推敲。

第一點,他說「扎心,華坪女高至今沒有考上清北的女生」。

這句話潛在的意思應該是:一所學校沒人考上清北,其辦學就是不成功的,不值得被廣泛誇讚和關注;學生考不上清北,就是不優秀。

很多網友對這句話予以了反駁。

首先,沒人考上清北的學校占大多數。很多學校雖然從來沒有人考上清北,但也為其他名校輸送了不少學生,再說,學校能不能培養出人才,也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北京連續多年沒考上一個清北的高中也多得很,一個每屆只有100多名畢業生的山區高中12年考不上清北太正常了,所以,沒必要對華坪女高要求如此苛刻。

其次,華坪女高的學生基本上是從失學邊緣挽救回來的。對於那些有可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重點高中都爭著要,就算給錢也在所不惜,這些孩子一般不會到華坪女高,也不需要張桂梅老師的幫助。張老師把幫助給了最需要的那一群女孩子,而這些女孩子要麼因為貧窮,要麼因為觀念落後,原本可能根本就沒有上學的機會。

再者,不能以有沒有考上清北來衡量一個人是否成才。讀書不是做到最頂尖才有用,能學到賴以生存的一項技術也不錯。這些女孩子能考上好大專,學一項技術,就足夠她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改變被困的命運。

第二點,他說這裡的孩子是「小鎮做題家」,學習主要靠刷題和背書。

「小鎮做題家」把所有從小地方出來的人歸了類,也就是把小地方的和大城市的人區別了開來,帶有明顯的地域歧視,甚至還有一點家境歧視。很多人特別不喜歡這個詞,不喜歡誰用它來自嘲,也不喜歡誰用它評價別人。

就上學讀書或者為夢想努力拼搏來說,沒有誰比誰更高貴,或者更不堪。給人歸類,就是給人貼上標籤,沒有誰的人生可以用一個標籤來代替。

追求夢想沒錯,刷題和背書無可厚非,再說,現在有多少想考上更好大學的學生是不刷題、不背書的?大學也是,你想考研考博,不刷題不背書行嗎?為夢想拼搏,沒有什麼模式不模式的,有的只是努力還是不努力。

他的文中表面上說著「敬佩」,字裡行間都是不屑。

要知道,張校長辦學校的錢是她用了三年時間才攢夠的。她這樣做,不是為了培養清北學生,她只是希望女孩子們能讀書,能去體驗更多生活的精彩,能擺脫之前很多女孩子一成不變的命運。

很多學生在她的幫助下有了更開闊的眼界,有了獨立自主的能力,也有了更好的生活,能用自己的行動回報社會了。真的,在那麼艱苦的教學環境下,在教學資源稀缺的情況下,學生能走出大山就不錯了。

因為沒有教出清華北大的學生,就否定張桂梅做出的貢獻,就否定這些山區女孩付出的努力,這聽起來簡直可笑。

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知識改變命運。華坪女高改變了很多女孩子的命運,女孩們未來可以用學識改變家鄉的面貌,給周圍的人做榜樣,也可以讓自己生活得更自如。名校教書育人的目的不也是這個嗎?

質疑什麼別質疑努力,大家覺得呢?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