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看了這些寶藏設計,腦子裡就三個字:有文化!

中國能建 發佈 2023-06-11T18:39:19.017845+00:00

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中,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寶貴的文化財富,這些文化遺產以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激揚的活力,維繫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綿延不斷。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是每位中華兒女的責任,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一起來看看,中國能建項目里的工程美學和中國文化吧~

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中,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寶貴的文化財富,這些文化遺產以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激揚的活力,維繫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綿延不斷


君山竹林

國能岳陽電廠內的「亭台樓閣」


與山水林田湖草共生,與沙鷗錦鱗芷蘭同長,國能岳陽電廠宛如一幅美麗而和諧的天然畫卷,處處彰顯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生態之美。

國能岳陽電廠

「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岳陽電廠臨洞庭、眺君山,「北通巫峽,南極瀟湘」。結合當地洞庭君山的「竹林」文化,電廠內點綴竹林片片,在「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中浸染「頂天立地」「寧折不彎」的竹文化、竹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憂樂樓」「先憂路」命名的建築、道路,寄情於范仲淹的「憂樂」情懷。


漢唐意向

新建工程

張掖750千伏變電站新建工程於2021年獲國內工程建設質量最高榮譽——魯班獎。

張掖750千伏變電站新建工程建築外立面

該工程在建築物外立面設計採用仿古設計方案,以「漢唐意向」為理念,體現建築物古樸醇厚,端莊大氣,簡約現代的設計風格,在變電站主入口,站內擋牆上構思的建築畫卷,體現了絲路文化及甘肅地域文化特色。


仰韶彩陶

澠池電廠設計理念圖

澠池是仰韶文化的「故鄉」,在澠池電廠的設計中,工程師們將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彩陶文化,切實運用在全廠建築形象設計中。

澠池電廠廠區主要建築物外立面以暖黃色係為主,提取自陶罐的底色。主廠房外立面以規律的幾何平面劃分,局部裝飾著極富流動感的彩陶紋圖案,創造富有韻律感的設計風格,新穎大膽、科技感十足,給人以積極進取、蓬勃向上的感觀。辦公樓兩側的外牆上設計了古韻十足的裝飾及浮雕,浮雕紋理提取自彩陶的紋樣。建築立面材質以石材為主、仿石塗料為輔,營造出濃郁的歷史厚重感和文化層次感。


草原風情

野馬圖110千伏變電站

野馬圖110千伏變電站是呼和浩特地區首個以「草原文化」為設計主題的變電站,融合了蒙古包與勒勒車(蒙古族使用的古老交通運輸工具)元素。

在建設期間,為了使變電站建築風格與敕勒川國際會展中心區域整體規劃風格協調,天津院對設計方案進行調整,創新表皮美學設計,綜合考慮美學、結構、造價要素,弱化變電站外立面的工業屬性,與周邊環境相協調,藍白相交的外牆與藍天白雲交相呼應,屋頂的蒙古包和羊群圖案相映成趣,打造更環保、低碳、美觀的城市能源設施。


塞外關城

大成敦煌電廠效果圖

「關城」意指關塞上的城堡,在古人的詩句中,關城是存在於「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塞外壯闊景象中。「關城萬井黃河壯」「玉門關城迥且巍」,雄偉敦厚的塞外關城是大成敦煌電廠廠前區建築設計的靈感來源。

電廠的建築外立面參考關城的外型,底層採用了外凸的造型柱,柱子向外傾斜,類似關城牆身的設計手法。建築頂部檐口的設計,是傳統古建出檐的簡化形式。宿舍樓中間的空間為食堂,外立面用杆件設計了外凸的斜坡屋頂構架,輪廓似古建中的坡屋面。土灰色系的外牆色彩,與塞外環境融為一體,整個廠前區建築虛實相應、敦厚與輕靈相結合,極富地域色彩。


德州太陽鳥

華能德州丁莊水庫2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

華能德州丁莊水庫2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遵循「去工業化」的設計理念,將華能集團「H」形企業標識與德州本土的「太陽鳥」圖騰結合,並根據項目用地「湖心島」的地形特點,藝術性設計出太陽鳥超大方陣。

方陣採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標準方陣——4兆瓦和8兆瓦方陣,東西向長456米,南北向長470米,其錨固系統設計極大地提升了浮體方陣物理尺寸的上限,是錨固系統設計技術的一次大膽嘗試,兼具工程效益與藝術觀賞性。


海上巨輪

國能廣投北海2台100萬千瓦燃煤機組項目

國能廣投北海2台100萬千瓦燃煤機組項目位於北海市沿海東部的市鐵山港工業規劃區內,採用最先進二次再熱機組,具有高效節能,技術先進、綠色生態、環境友好的特點,是面向東協的能源示範窗口。

項目在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將電廠建築物的設計與北海的海洋文化相融合,主廠房以「北海巨輪」為方案立意,旨在打造一座融於環境、富有特色的建築。整個建築以船的形態為藍本,進行適度的變形與抽象。這艘船象徵著探索、冒險和無限可能的海上精神,工程師將北海電廠比擬成馳騁在北部灣中的巨輪,使建築具有獨特的個性和魅力。


徽派建築

安徽黃山韓村220千伏變電站

安徽黃山韓村220千伏變電站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安裝2台180兆伏安變壓器。在設計過程中,工程設計師們結合當地人文地理環境,創新採用徽派建築風格,將白牆、黛瓦、馬頭牆等徽派元素完美融入簡明的現代工業化變電站。


關中民俗

彬長電廠效果圖

關中民俗——「關中八大怪」里,有一「怪」叫做「房子半邊蓋」,這是指關中地區建築的一種屋頂形式——單坡屋頂。在關中傳統四合院院落中,左右兩側的廂房就是這種「半邊蓋」的形式。

彬長電廠廠前建築方案中,各個功能區塊圍合成院落的形式,呼應傳統院落的平面格局,建築屋面以朝向院落的單坡頂為主,院落中心設計了水景小品,若逢雨天,雨水順著屋面跌落,匯聚在院落水景里,應了「肥水不外流」之意。廠前入口處造型牆的設計,呼應了傳統院落前的影壁。低調的灰磚白牆、通透的玻璃幕、規律的開窗,加上關中文化的寓意,整個廠前區建築充滿了人情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