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幽默:可以給你展現,給你各種頭銜兒,就是不能給你錢!

觀世問道 發佈 2023-06-12T00:20:17.540752+00:00

看來如今各行各業都很難吶。剛剛看到了一個帖子,是一個加入某平台創作六年的老作者寫的。他先是高興的宣布:剛剛得到一個優質創作者的頭銜兒。後來有人在評論區問他:既然得到這麼高的榮譽,不簡單,佩服之至,那麼每天多少錢呢?他答曰:幾毛錢。

看來如今各行各業都很難吶。剛剛看到了一個帖子,是一個加入某平台創作六年的老作者寫的。

他先是高興的宣布:剛剛得到一個優質創作者的頭銜兒。後來有人在評論區問他:既然得到這麼高的榮譽,不簡單,佩服之至,那麼每天多少錢呢?他答曰:幾毛錢。


這就是標題說的,平台出現了黑色的幽默:我可以給你作者各種頭銜兒,可以給你很大的展現量,甚至很多閱讀量,但就是不能給你錢!



據本人親自的經驗,以及在平台上多日的觀察,發現不管是大v還是普通人,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幾乎所有人的收益都低的可憐。

不管你寫的多好,寫的多認真,展現量多高,閱讀量播放量多高,最後收益都是幾毛錢,幾分錢,甚至是零收益。

比如:本人另外一個號兒,有一個視頻有大幾十萬的展現,8萬多的播放量,而且僅僅是兩天就達到這麼高,滿以為是個小小爆款。

一個沒有加入中視頻計劃的人,一個剛剛學著發視頻的人,首次發視頻就取得這樣的好成績,是相當不容易的。

最後一看收益,加起來才幾毛錢!這在過去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這段時間內都發生了。

開始以為是聽錯了,看錯了,最後反覆核實就是幾毛錢。要在過去8萬的播放量起碼是幾十塊錢甚至一百塊錢以上。

給的少還不說,人家反而說你作品「不優質」,所以給的少。還教導你說:希望你要「繼續努力,創作出優質的作品。」

那我們就不理解了:

優質不優質的標準是什麼?難道說不看數據,而是以你給的錢的多少這個「結果」來判斷的嗎?

那不是因果顛倒了嗎?這不是詭辯術是什麼?

就像一個考生,你放著他的高考分數不說。而是以他最終上沒上好大學為標準來說他優秀不優秀,這合理嗎?

那按這個邏輯考,再高的分,你照樣不讓他上大學,反而說他不優秀,哪有這樣的道理?

咱們回到平台來說,當別人沒有展現量的時候,你這麼說還有點兒道理,平台可以這樣說:我給你的收益低,是因為別人不願意看你的文章,你自己看看,閱讀量播放量這麼少,這怪誰呀?

反之,當別人的播放量很高,一天之內的達到8萬的時候,當點讚,評論,轉發都很高很高的時候,你還說人家作品「不優質」,還說「讀者不喜歡看」,這說的過去嗎?

客觀數據你都不看了,那還憑什麼說話呢?那說的話還公道嗎?那你們統計這個數據有什麼用呢?

有一個事情可以作為佐證,可以證明8萬的播放量已經很高了,非常優質了。硬說人家「不優質」,不僅是對作者的污衊,同時也是在打自己的臉。


大家知道,很多人孜孜以求的中視頻夥伴計劃,加入門檻是17000的播放量,而且是多個視頻累計下來的播放量只要達到17000就可以申請這個計劃。

很多人嘗試了很長時間都不能過,說明8萬的播放量那是了不得的目標。如果有人,比如本人,一個視頻就8萬多播放,已經遠遠超過了這個門檻,怎麼就「不優質」了?

這要是不優質,怎麼才叫優質?可見「優質不優質」的說辭,完全是個藉口。

經濟上困難就說困難,沒錢就說沒錢,咱們說話要實事求是,朋友之間要真誠相待。平台和作者就是朋友的關係,有困難就直說。

而不能採取經濟回報上對不住作者,還要在名譽上給你栽贓,說我不給你錢,是因為你作品不優質。這種不太講究的辦法,真的叫人沒法誇獎。

如果達到了8萬,你還說「不優質」,還說只有幾毛錢,那請問:你定的17000的播放量的這個標準,那是個什麼標準?那不是下一百流的標準嗎?


要是這樣的話,哪個作者願意去努力達到這個標準呢?因為還沒有達到標準之前就知道它是個極其低的標準,是個下三濫的標準,誰還去努力爭取呢?

就像高考一樣,還沒有考,就知道某某學校是個下三濫的學校,我考它幹嘛呢?我還十年寒窗,費那個勁幹嘛呢?

所以,有的人說話做事不從大腦經過,他說一件事的時候就忘了,很可能跟他以前說的另外一件事想衝突。

他們這些人想問題,辦事情,說話都只顧眼前,經常會做出顧此失彼,前後矛盾,挖東牆補西牆的事情,讓人笑掉大牙。


他說某一句話的時候從來不想想,他以前還說過什麼別的話。他也不想想,他說的話符不符合邏輯,會不會鬧笑話?會不會打自己的臉,是不是自相矛盾,講不講道德?那他就不管了。

都是錢鬧的。

也就是成語說的,利令智昏。

古人就是聰明,一針見血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