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功能"小鋼炮"兼高性能"大尾巴",簡評山靈便攜解碼耳放一體機H5

火星魚 發佈 2023-06-12T17:18:05.857765+00:00

從某時候開始,各隨身發燒廠家開啟了隨身音源播放前端的「內卷」的風潮,各種播放器、小尾巴、藍牙耳放頻出,紅海之下產品性能、功能也漸趨強大,只要不在限量或輕奢產品中繳納智商稅,燒友要買好產品難度是不大的。

從某時候開始,各隨身發燒廠家開啟了隨身音源播放前端的「內卷」的風潮,各種播放器、小尾巴、藍牙耳放頻出,紅海之下產品性能、功能也漸趨強大,只要不在限量或輕奢產品中繳納智商稅,燒友要買好產品難度是不大的。燒友的不同需求,也驅動了廠家推出一些劍走偏鋒或者功能整合的全能型產品,其中山靈H5就是這類「全能型」的選手

山靈H5繼承於H系列,定位並非頂級但脫胎於此前的旗艦型號H7。山靈公布它1998元的價格時,我一度甚至認為山靈是不是又來做慈善了?一方面,H5可以看作H7的技術下放,核心賣點、功能配置和產品風格等與H7相同。熟悉H7的燒友估計清楚,H7本身就是集合本地播放、無線播放、「小尾巴」及眾多輸入輸出功能於一體的「全能型」產品,不深究細節差距的話,山靈H5和H7一樣是「全場景」的HIFI產品,音頻功能上都是跨界,但H5是我們常說的系列「甜點」機型,擁有更高的性價比。

從隨身發燒音源的選擇而言,如今不外乎播放器、小尾巴或者藍牙耳放,其中播放器不要說和友商內卷了,山靈自己既有十多款各價位段的播放器相互內卷。H系的H5最大的產品特質就是功能整合,單從輸入輸出接口上可以看出不少端倪。

H5的輸入輸出接口集中在前後兩端,同樣支持最高2TB的TF卡本地播放,也可以PC或者手機直連USB接口讓H5變為解碼耳放一體機,同時也支持光纖、同軸和最高LDAC級別的藍牙輸入,囊括了所有主流的音頻輸入方式。我沒有嘗試所有的輸入功能,從使用習慣而言個人更喜歡H5採用Type-C接口的USB埠。值得一提的是,H5定位雖並非旗艦,但USB輸入端使用了Xmos旗艦級XU316晶片,連接PC可讓它成為一台相對優秀的解碼耳放一體機,也連接手機端則成為帶獨立供電「小尾巴」,完全可以對標友商獨立供電的「大尾巴」產品或者眾多便攜解碼耳放一體機,並且比H7更小、更輕讓H5有了更大的隨身優勢。

回到產品本身,系列的設計ID在H5中得到繼承,有同樣的鎂鋁合金材質、同樣的外觀線條、同樣的接口布局,包括小屏幕、雙滾輪及USB充電與數據傳輸接口分離化的設計都和H7一脈相承,外觀差別只是長度「縮水」和少了6.35mm單端耳機口而已。其中,RCA Line Out輸出口和3.5mm單端/4.4mm平衡耳機口得以保留,讓他沿襲「全能型」的屬性,兼顧有線、無線的各種輸入輸出功能和「音頻中轉站」的使用概念。其中我覺得特別好用的是手機下用「Eddict Player 」APP通過SyncLink藍牙控制H5,實現無損的無線播放和音樂管理,專輯封面及歌詞實時匹配功能如今也變得頗為好用了。

由於體積更小更輕便的設計,H5音頻性能上略弱半於H7半檔,從單片AK4191EQ+AK4499EX變為兩顆AK4493SEQ DAC晶片,相當於四分之一台M9Plus的晶片配置變為半台M6ULtra的晶片配置(?)。不過單看官方公布的指標,似乎也就在信噪比、動態範圍等弱了3個dB左右而已,分離度反倒更強了。對隨身玩家來說,功能幾乎一樣卻更具「小剛炮」屬性的H5可以背刺H7,不禁讓我想到了山靈播放器的妖孽機型「M6Ultra」。

電池方面也是H5更小,從H7的6800mAh變為3500mAh,驅動功率也從H7平衡輸出下最高的1300mW@32Ω縮減為840mW@32Ω,功率指標沒弱多少,個人使用下來驅動自家ME900、MG800等旗艦耳塞應付自如,解析力、動態、控制力等都並不弱,甚至音樂味還更獨特和適配一些。可能是由於續航和音頻性能的均衡性考量,H5加入了類似於自家小尾巴UA5的單/雙DAC切換功能,在開啟雙DAC功能後素質更高但耗電更大,單DAC模式下兼顧續航。因此H5電池雖小,但官方標稱平衡驅動下的續航能力H5和H7一樣都是10小時,對不常充電的燒友來說很友好。

當然了,我個人並非晶片黨或指標黨,但電路上尤其是聲音上,H5和H7確實有雷同也有差別,也最終反饋到聽感和耳機配搭上。例如PO口的運放,H5和H7都用上兩顆TPA6120A2運放,記得當年我燒拜亞動力高阻耳機的時候,最愛輸出口用TPA6120的耳放配搭DT880、DT990,有相對平衡、溫潤和高素質的聽感。低通改變採用為OPA1612,應該是綜合考量到電壓型的DAC不需要太大電流運放問題,調音也更一致些。

聲音風格上,和H7的大開大合相比,H5要流暢、溫婉一些,頗具山靈傳統機型的韻味,要比聽感自然度的話H5甚至好過不少山靈自家的播放器,也似乎更有資格自稱「潤Fi」。個人認為,山靈自家機器是有兩個調音方向的,H7、M7等機器雖然晶片不同,但一耳朵都會感受到音效強勁和較為突出的密度感,尤其是初聽H7時我甚至認為它加了「效果器」,聲場大且動態是相當爆棚,和ME900配搭形成了頗具侵略性和爆發力的聲音風格。

相對而言,H5給我的感覺就是「老味道」回來了,但回來的也並不太多。在聽感上,H5是並不過分強調樂器和人聲厚度的,保持適中的距離並提供潤澤感,和M6Ultra、M7這些機型相比,聲場甚至都要小一些,不是大開大合的風格,但和UA3、UA5這些小尾巴相比,H5素質卻又強太多了。有段時間,我是長期用UA5出街的,配搭的耳機包括宇音新高阻平頭PKE、山靈ME800和天天家的P1隨身平板。UA5已經算是小尾巴中的旗艦款,兼顧了素質、韻味,音色偏暖且信息量不錯,相比之下,H5作為「小尾巴」使用,整體素質要拉得更高,氛圍感變淡了但高素質框架下寬鬆潤澤的也味道出來了,有一耳朵可聞的動態提升,尤其是驅動PKE,高增益單埠下有頗為凌厲的低頻和聲場表現。

如果不和山靈自家的旗艦機型比較,H5本身硬體素質帶來的信息量、動態和高低頻延伸都是夠用的,ME900這個密度高且樂器泛音豐富的耳塞,在H5的雙DAC+平衡驅動下一樣能夠做到能量迸發且不會過量,且由於H5更溫潤一些,我反倒喜歡H5驅動下的ME900,平衡度會更契合我的聽音觀。另一個不錯的配搭就是H5+OP家的「水銀」。「水銀」這條耳機人聲密度極高,中高頻亮度也高,低頻以前,但聽不了大動態和大編制,為了流行樂的回放極大提升了中高頻和低頻都能量感,一些大動態的機器配搭「水銀」反倒會造成偏科和平衡度弱的問題。H5中增益單端驅動「水銀」則頗能發揮聲音特色,仍是流行毒物但解析力、平衡度都兼顧了,對曲目回放也雜食一些。

我沒有對山靈H5的所有功能進行嘗試,只嘗試USB和SyncLink功能並配搭不同耳機使用。雖然單看配置H5有很多項都未到頂,但全HIFI場景應用和更偏向於隨身定位的「全能型」定位,讓H5有極強的性價比和競爭力,稱之為全功能「小鋼炮」似乎也未嘗不可。在嘗過類似產品的甜頭後,H5可能是不到2千元享受能該成熟品類的唯一選擇了,至少對於想買高端「小尾巴」或者隨身解碼耳放一體機的用戶來說,更「鋼炮」更隨身的H5可以是你一步到位的選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