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包括統一後的秦朝)歷代君主

景秀穎逸 發佈 2023-06-12T19:12:39.324968+00:00

西周時期秦國君主秦非子嬴非(?—前858年),號秦嬴,惡來五世孫,秦國開國君主,前900年—前858年在位。前905年,秦非子因養馬有功,受到周天子的賞識,獲封秦地,都城為秦邑。但封地不足五十里,是周王朝的附庸國,並不是諸侯。秦侯(?

西周時期秦國君主

秦非子嬴非(?—前858年),號秦嬴,惡來五世孫,秦國開國君主,前900年—前858年在位。前905年,秦非子因養馬有功,受到周天子的賞識,獲封秦地,都城為秦邑。但封地不足五十里,是周王朝的附庸國,並不是諸侯。

秦侯(?—前848年),本名不詳,秦非子之子,秦國第二位君主。前858年—前848年在位。

秦公伯(?—前845年),本名不詳,秦侯之子,秦國第三位君主,前848年—前845年在位。

秦仲(?—前822年),本名不詳,秦公伯之子,秦國第四位君主,前845年—前822年在位。前824年,周宣王命令秦仲率軍進攻西戎。前822年,秦仲戰死在與西戎的交戰。

秦莊公嬴祺(前856年—前778年),秦仲長子,秦國第五位君主,前822年—前778年在位。前821年,周天子命令秦莊公率軍討伐西戎,秦莊公一戰擊敗西戎。

東周時期秦國君主

秦襄公(?—前766年),本名不詳,秦莊公次子,秦國第一位君主。前778年—前766年在位,諡號襄公。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周平王封為諸侯,秦國正式成為周王朝的諸侯國(伯爵國)。

秦文公(?—前716年),本名不詳,秦襄公之子,秦國第二位君主。前766年—前716年在位,諡號文公。前750年,秦文公派兵攻打西戎,大勝而歸。秦文公收攏周朝遺民,將疆域擴展到岐山,並把岐山以東的土地獻給周天子。

秦靖公(?—前718年),亦稱秦靜公、秦竫公,秦文公之子,未繼位。前718年,秦靖公早死,秦文公追諡其為靖公,立秦靖公之子為繼承人。

秦憲公嬴立(前724年—前704年),亦稱秦寧公,秦靖公之子,秦國第三位君主。前716年—前704年在位,諡號憲公。前714年,遷都平陽。前708年,周桓王聯合秦軍攻陷芮國,俘虜芮國(姬姓伯爵國,周武王封)國君。

秦出子嬴曼(前708年—前698年),秦憲公幼子,秦國第四位君主,前704年—前698年在位。

秦武公嬴說(?—前678年),秦憲公長子,秦出子之兄,秦國第五位君主。前698年 — 前678年在位,諡號武公。將秦國疆域擴展到關中渭水流域。秦武公死後,首開活人殉葬制度之風。

秦德公嬴嘉(前710年—前676年),秦憲公之子,秦武公之弟,秦出子之兄,秦國第六位君主。前678年—前676年在位,諡號德公。前677年,遷居雍城。前676年,秦國曆法中設立了伏日。農曆六月三伏天的說法就來源於秦德公時期。

秦宣公嬴恬(?—前664年),秦德公長子,秦國第七位君主。前676年—前664年在位,諡號宣公。前672年,秦宣公和晉國開戰,並打敗晉國。

秦成公嬴載(?—前660年),秦德公次子,秦宣公之弟,秦國第八位君主。前664年—前660年在位,諡號成公。

秦穆公嬴任好(?—前621年),亦稱秦繆公,秦德公三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秦國第九位君主。前659年—前621年在位,諡號穆公。前655年,秦穆公聽說百里奚有賢才,用五張羊皮從楚國人手中贖回百里奚。前630年,與晉文公出兵圍攻鄭國,經燭之武勸說而與鄭國結盟。在位期間,秦國發動的戰爭有韓原之戰、崤之戰、經彭衙之戰、王官之戰等,稱霸西戎。以賢能為依據,開起了秦國任用客卿制度的先河。

秦康公嬴罃(?—前609年),秦穆公之子,秦國第十位君主。前621年—前609年在位,諡號康公。與晉國多次發生戰爭,秦國的西戎霸主地位也逐漸走向衰落。

秦共公嬴稻(?—前605年),亦名嬴和、嬴貑,秦康公之子,秦國第十一位君主。前609年—前605年在位,諡號共公。在位期間,挑戰晉國,靠攏楚國,想與楚國形成對晉國的夾攻之勢。

秦桓公嬴榮(?—前577年),秦共公之子,秦國第十二位君主。前605年—前577年在位,諡號桓公。前594年,秦桓公派兵攻打晉國,晉將魏顆率軍抵抗。成語結草銜環中結草的典故與晉將魏顆有關。

秦景公嬴石(?—前537年),秦桓公之子,秦國第十三位君主。前577年—前537年在位,諡號景公。在位期間,將秦國疆域不斷推向中原。前562年,秦軍與晉軍在櫟地交戰,晉軍大敗,史稱櫟之戰。

秦哀公嬴籍(?—前501年),亦稱秦畢、秦㻫公,秦景公之子,秦國第十四位君主。前537年—前501年在位,諡號哀公(畢公、㻫公)。前546年,弭兵會議舉行(弭兵即停止戰爭),會議上,訂下盟約,規定除齊、秦兩個大國外,其他小國要向晉、楚兩國朝貢,晉楚兩國平分霸權。前505年,吳國闔閭攻陷楚國國都,秦國派兵救楚,擊敗吳軍,楚昭王得以復國。

秦夷公,秦哀公之子,早死,未即位。

秦惠公嬴寧(?—前492年),亦稱秦前惠公,秦夷公之子,秦國第十五位君主。前501年—前492年在位,諡號惠公。

秦悼公嬴盤(?—前477年),秦惠公之子,秦國第十六位君主。前492年—前477年在位,諡號悼公。

秦厲共公嬴刺(?—前443年),亦稱秦剌龔公、秦利共公,秦悼公之子,秦國第十七位君主。前476年—前443年在位,諡號厲共公(剌龔公、利龔公)。在位期間,蜀國、楚國、晉國相繼前來秦國進貢。

秦躁公嬴欣(?—前429年),亦稱秦趮公,秦厲共公之子,秦國第十八位君主。前443年—前429年在位,諡號躁公(趮公)。

秦懷公嬴封(?—前425年),秦厲共公之子,秦躁公之弟,秦國第十九位君主。前429年—前425年在位,諡號懷公。在位期間,秦國國政被舊貴族操縱。前425年,被舊貴族聯合逼迫,秦懷公自殺。

秦靈公嬴肅(?—前415年),亦稱秦肅靈公,秦懷公之孫,秦國第二十位君主。前425年—前415年在位,諡號諡號靈公。前422年,秦靈公恢復祭祀黃帝和炎帝。

秦簡公嬴悼子(?—前400年),秦懷公之子,秦靈公叔父,秦國第二十一位君主。前415年—前400年在位,諡號簡公。在位期間,允許官吏、百姓帶劍,打破貴族帶劍的特權。實行按土地畝數徵收租稅的政策。為加強防禦,秦簡公組織軍民在秦國東境修築長城。

秦惠公嬴仁(?—前387年),亦稱秦後惠公,秦簡公之子,秦國第二十二位君主。前400年—前387年在位,諡號惠公。前389年,秦惠公率軍進攻河西,想奪回河西之地,被魏將吳起擊敗。直到吳起離開魏國前,秦國就沒有奪回河西之地。

秦出公嬴昌(前389—前385年),亦稱秦少主、秦出子,秦國第二十三位君主。前387年—前385年在位,諡號出公。秦出公年幼即位,由其母主持朝政,重用宦官與外戚。

秦獻公嬴師隰(或嬴連)(前424年—前362年),亦稱秦元獻公、秦元王,秦靈公之子,秦出公堂兄,秦國第二十四位君主。前385年—前362年在位,諡號獻公。前384年,廢除活人殉葬制度。前383年,遷都櫟陽。前379年,推廣縣制。前378年,建立商市。 前375年,重新編制戶籍。一系列的改革,削弱了奴隸主貴族勢力。積極備戰東伐,與魏國、韓國、趙國三國進行了多次戰爭。

秦孝公嬴渠梁(前381年—前338年),亦稱秦平王,秦獻公之子,秦國第二十五位君主。前362年—前338年在位,諡號孝公。在位期間,重用商鞅,變法圖強。推行郡縣制,加強中央集權,重視農業。變法後的秦國國力強大,為秦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前350年,遷都咸陽。

秦惠文王嬴駟(前356年—前311年),亦稱秦惠王,秦孝公之子,秦國第二十六位君主。前338年—前311年在位,諡號惠文。秦惠文王為了緩和國內矛盾,車裂商鞅,繼續推行商鞅變法。前330年—前328年,秦國吞併河西之地,並建立秦國東進基地。前325年,秦惠文王自稱秦王,成為秦國第一王。前316年,用司馬錯之策攻滅蜀國。在東方六國合縱攻秦的形勢下,採用張儀的連橫之策,擊退六國的進攻。

秦武王嬴盪(前329年—前307年),亦稱秦悼武王、秦武烈王,秦惠文王之子,秦國第二十七位君主。前311年—前307年在位,諡號武王(武烈王、悼武王)。重武好戰,有問鼎中原之志。在位期間,驅逐張儀,設置丞相(左右丞相各一人)。

秦昭襄王嬴稷(或嬴則)(前325年—前251年),亦稱秦昭王,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異母弟,秦國第二十八位君主。前307年—前251年在位,諡號昭襄王。在位期間,伊闕之戰、鄢郢之戰、華陽之戰和長平之戰等戰爭相繼發生。前299年,秦昭襄王邀請楚懷王會面結盟,途中劫持楚懷王,迫使楚國割地。前288年,秦昭襄王嬴稷自稱西帝。重用范雎,採取遠交近攻策略。前254年,秦國攻打魏國,迫使魏國投降,成為秦國的屬國。

秦孝文王嬴柱(前303年—前250年),秦昭襄王次子,秦國第二十九位君主。前251年—前250年,諡號孝文王。為父守喪一年後,正式即王位處理國政,在第三天夜晚,離奇死亡。

秦莊襄王嬴楚(或嬴子楚)(前281年—前247年),秦孝文王之子,秦國第三十位君主。前250年—前247年在位,諡號莊襄王。本名異人,後改名子楚,在趙國為質子,呂不韋認為他奇貨可居,在呂不韋的幫助下,嬴子楚成為秦國繼承人,最後成為秦國國君。剷除周王朝最後殘餘的勢力,蠶食三晉之地。

秦王嬴政(前259年—前210年),秦莊襄王之子,秦國第三十一位君主。前247年—前221年,為秦王。前238年,平定嫪毐叛亂,之後又除掉權臣呂不韋,重用李斯、王翦等人。從前230年起,到前221年,秦國用近十年的時間,先後兼併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秦朝。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亦稱趙政、祖龍,秦朝開國皇帝,前221年—前210年在位。前221年,秦王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採用皇帝稱號,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度,廢除分封制,改行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修築長城、馳道和直道。秦始皇晚年求仙夢想長生,苛政虐民,動搖了秦朝統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在東巡途中,病死在沙丘。

秦二世嬴胡亥(前230年—前207年),亦稱二世皇帝,秦始皇之子,秦朝第二位皇帝。前210年—前207年在位。秦始皇病死沙丘後,在趙高與李斯的幫助下,逼死扶蘇,殘害兄弟姐妹,逼死蒙家兄弟,成為秦朝第二位皇帝。趙高掌權,實行殘暴統治,處死李斯及其一家人,爆發了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和六國舊貴族的復國運動。前207年,胡亥被趙高的心腹逼迫自殺。

秦王嬴子嬰(或嬴嬰)(?—前206年),扶蘇之子、胡亥侄子,秦朝最後一位統治者,史稱秦王子嬰。前207年繼位,在位46天。前207年,秦二世被逼自殺,立子嬰為秦王。秦王子嬰繼位後便誅殺趙高。之後,投降入關的劉邦,秦朝滅亡。項羽率軍進入咸陽後,放火燒咸陽城,殺害子嬰。

【往期內容】:

西周曆代君主

東周曆代君主

五胡十六國之一「西秦」政權歷代帝王

五胡十六國「姚姓」政權——後秦,了解多少?

五胡十六國「苻姓」政權——「前秦」,你了解多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