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35歲高中生參加高考,背後真相太意外!復讀14次,到底圖什麼

觀旅雜聞 發佈 2023-06-14T07:59:02.248265+00:00

#頭條創作挑戰賽#全國高考已經結束。作為高考釘子戶,34歲的唐尚珺再一次走進考場。自他的故事被拍成紀錄片後。每年6月,他的名字都會出現在公眾視野,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今年,是唐尚珺第15次高考。3個月前,他在社交平台發文:再戰100天。6月9日,結束考試的他再次發文,向高考告別。


全國高考已經結束。


作為高考釘子戶,34歲的唐尚珺再一次走進考場。


自他的故事被拍成紀錄片後。


每年6月,他的名字都會出現在公眾視野,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


今年,是唐尚珺第15次高考。


3個月前,他在社交平台發文:再戰100天。



6月9日,結束考試的他再次發文,向高考告別。


「是離開的時候了。」


配圖是空蕩蕩的宿舍,和收拾好的書包、行李箱。



不同往常,今年的唐尚珺,顯得非常不自信。


面對記者的採訪,他第一次承認自己的不足。


「恐怕就是個夢想,真的沒有那個實力」。


這個夢想,指的是清華大學。



他在社交平台上的認證,寫著「為上清華復讀13年考生。」


如今,這個數字成了14次。


正是這個執念,讓他無數次走進考場。


這一次,真的是他最後一次高考嗎?



唐尚珺出生在廣西防城港一個偏遠鄉村。


他在家中排行最小,上面還有3個姐姐,一個哥哥。


父母都是農民,家境貧寒。


一家人的全部收入,都靠著離村子不遠的那片甘蔗地。


唐尚珺父親原本是一名教師,但因為超生,丟掉了這份體面的工作。


由於家中條件有限,加上學習一般,哥哥姐姐都沒讀多少書,早早就去到了城裡打工。


相比哥哥姐姐,唐尚珺卻表現優越。


他自小成績優越。


小學畢業,他以全鄉第一的成績,考上了縣城最好的中學。


村里總共幾十個小孩,考上的只有三個。


他就是其中之一。


那時,無論老師還是家長,都對他滿懷期望,覺得這個孩子將來一定大有可為。


可到縣城讀書後,由於教育水平的失衡,唐尚珺跟同學的差距很快凸顯出來。


幾乎整個初中,他都是班上倒數幾名。


更致命的是,中考前一個月,唐尚珺大病了一場,導致耽誤了考試。


不甘心的他,決定復讀一年。


復讀期間,他發憤圖強,學習也突飛猛進。


第二次中考,他以班級第一的成績,考上了縣城附近最好的中學——。



唐尚珺交出的成績單,讓所有人驚訝不已。


在周圍人的稱讚聲中,他走進了高中校園。


可進入高中後,唐尚珺漸漸迷失了自我。


他經常跟著一些好玩的同學,翻牆出去上網,滑冰,唱歌……心思完全沒在學習上。


長時間的散漫和放縱,讓他的學習一落千丈,成了班裡的「差生」。


命運不會眷顧一個不思進取的人。


2009年,唐尚珺第一次走進高考考場。


不出所料,只考了372分,離二本線相差甚遠。


父母知道成績後,失望至極。


在父母眼中,兒子懂事聰明,學習刻苦,考個大學應該不成問題。


他們不知道的是,三年高中,兒子早已不是當初的那個優等生。


這次失利,給了唐尚珺很大的打擊。


看到同學都考上了不錯的大學,他終於清醒。


他直接放棄填報志願,決定復讀。


「讀完這一年,明年考上大學就不讀了。」



在親友的支持下,唐尚珺拿著姐姐給的3000塊錢,以復讀生的身份,回到了欽州二中。


彼時的他,只是單純想考個好大學。



復讀的這一年,他戒掉了所有愛好,全力備考。


但由於之前的功課落下太多,唐尚珺學起來顯得非常吃力。


2010年,唐尚珺迎來人生第二次高考。


成績出來了,405分,剛過本科線,依然觸摸不到二本。


復讀一年後再次失利,消耗了家人的意志,還有信任。


他們不再相信兒子能夠脫穎而出。


失望之餘,父母還是決定供他讀大學。


由於三本學費太高,唐尚珺填報了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一所大專院校。


父親陪同他到學校報導,將賣甘蔗攢下的收入,拿給他當學費。


並在離開時反覆叮囑他,用心學習一門技能,畢業後好找份能養家餬口的工作。


唐尚珺嘴上沒有反駁,內心卻不能接受這樣的安排。


在他看來,學習一門技能出來後,依然要去做苦力。


他不想走父輩的老路。


只有考上一所好大學,才能改變命運。


於是,唐尚珺瞞著家人,偷偷辦理了退學手續。


他拿著父親給的5000元學費,再次回到欽州二中,坐回了高三的教室。


他暗自發誓,無論如何都要考個二本。



因為擔心家人反對,唐尚珺謊稱在南寧讀大學。


他想著隱瞞一年,等考好後,給家裡一個驚喜。


為了讓謊言不被戳破。


他在南寧辦了電話卡。


回老家在商場買的東西,要提前把購物袋換掉,避免家人看到「欽州」後起疑心。



在南寧做生意的堂哥,給他打了幾十通電話,每次都是無人接聽。


因為他害怕被表哥發現自己不在南寧。



2011年,唐尚珺第三次高考。


這一次,他考了475分。


雖然離一本差幾十分,但至少過了二本線。


這個分數,給了他莫大的鼓舞。


也激發了他更大的野心。


他心想,如果每次都能提高几十分,豈不是很快就能填報理想的大學?


於是,他把目標提升到了一本。


在這個「信念」的驅動下,他再一次選擇了復讀。


可事與願違。


連續幾年,他都無緣一本。


唯一一次超過一本線,還因填志願出現失誤,與「一本夢」擦肩而過。


2014年,唐尚珺以573分的成績,被西南政法大學錄取。


可他再一次選擇了復讀。


然而按照「大學生」的身份,此時的他,應該已經參加工作了。


這也就意味著,他不能再繼續向家裡拿錢,失去了經濟支柱。


接下來的謊,該如何圓?


也是這一年,在電視台工作的初中同學何漢立找到他,開始了紀錄片《高十》的拍攝。


其實片子原定的題目是《高八》,可唐尚珺一再復讀,最後拍成了《高十》。


拍攝的第一年,何漢立以拍攝家鄉風土人情為由,陪同唐尚珺回到了老家。



此時,父母已滿頭白髮,滿臉皺紋。



唐尚珺謊稱自己已經參加工作,在電腦城上班。


雖然工資不高,但沒壓力。



還拿出500塊錢塞給母親。



母親接過錢,笑得合不攏嘴。


她不知道,自己兒子口袋,只剩下200生活費了。


除夕那天,酒過三巡,唐尚珺對著鏡頭,第一次表達了悔意。


他開始質疑,知識是否真的能改變命運。



但清醒過後,他再次坐上班車,回到了高三課堂。



直到2016年,唐尚珺考出了自己最好的成績。


621分,被中國政法大學錄取。


這一年,他已經28歲。


拿到通知書的他,終於向家人說出了真相。



唐尚珺母親說,「瞞著我,我不怪你。我還是開開心心的。」



而就在不久前,唐尚珺父親檢查出了癌症。


母親叫他好好讀書,不要操心。


還安慰道,「生有時,死有日。」



唐尚珺拿著通知書,來到父親病房。


此時的父親,身體已經非常虛弱。


但見到通知書後,潰爛的嘴角還是露出了笑容。



唐尚珺面色凝重。


他感慨,在親情面前,一切都變動不再重要。



這時候,紀錄片也迎來結尾。


最後,唐尚珺帶著年邁的父母去了北京,來到中國政法大學門口。


如此看來,這是一個圓滿且勵志的故事。



然而現實中,唐尚珺再次選擇了復讀。


他繼續過上了重複的人生,一年又一年。


直到2022年,被上海交大錄取,他依然沒有選擇前去報導。



今年,唐尚珺已經34歲。


他把人生最好的時光,都用在了復讀上。



有人說,唐尚珺的身上,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小人物的命運,只能隨風飄搖。


恕我直言,這樣的黑鍋,不該讓時代和環境來背。


何漢立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和唐尚珺一樣,都是出身底層。


在唐尚珺一年又一年重複的人生里,何漢立的人生轟隆向前。



到省城讀書,有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然後買車買房,娶妻生子。


他靠知識走出山村,改變了命運。


這一切,唐尚珺都看在眼裡。


他應該非常清楚,人生可以有很多選擇。


還有媒體把唐尚珺視為榜樣,這就過於荒唐了。


我只看到他的自私和逃避。


通過紀錄片我們可以看到,唐尚珺的家境非常貧苦。


屋子裡燈光昏暗。



除了一台老舊的電視,家裡一件像樣的家具都沒有。



洗衣服要沿著一條塵土飛揚的路,步行很遠到河邊。



他撒謊讀大學那幾年,家裡每年為他湊17000元的學費和生活費。


2014年,父親見兒子已經「大學畢業」,決定砍掉所有甘蔗,退耕還林。


因為種甘蔗太累,兩口子年老體弱,種不動了。



2016年,父親患癌。


唐尚珺幾乎沒有提供任何經濟上的幫助。


他說,從小就有一個心願,想帶父母到北京去看看。


考上中國政法大學後,他帶著父母來到了北京。


坐地鐵、去天安門、爬長城。


唐尚珺父親感慨,「這麼老了還有機會來北京。」



然而真相是,去北京的經費,都是何漢立向電視台申請的。


可以說,他對家庭的貢獻幾乎為零。


至於他的「清華夢」,更像是一種掩飾。


他需要這個夢,來掩飾自己。


從而讓自己心安理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復讀。


其實自2016年後,他就忘記了自己的初心。


在選擇復讀學校時,他首要考慮的,不是對成績提升有多大幫助。


而是獎金有多高。


復讀,成了一份工作。


分數,成了他的KPI。


截圖來源:人物


事實上,唐尚珺在日記里,也多次表達過對金錢的渴望。


他說,「沒錢的時候什麼樣子,睡南寧火車站廣場,我獨自去北京,睡街上的長凳到天亮。


給漢立扛腳架,他給我一千多的務工費,我興奮得不得了,哥讓我中轉八千塊給四姐,錢放了幾天,看著每天八毛錢的收益,也高興極了。」


截圖來源:人物


只不過,他從來沒有想過要為此付出努力,而是一直躲在自己的溫室里。


如果今年唐尚珺不再復讀,選擇去上大學。


4年後,他已經38歲。


我不知道畢業後,他的競爭力在哪裡。


復讀的經歷不會為他加分,學歷也不會成為他的優勢。


在35歲就會受到排擠的職場,他拿什麼去跟年輕人競爭?


所以,唐尚珺不該成為榜樣,反而要引以為戒。


人生的路不止一條,不要因為一時的執念,葬送了自己最寶貴的年華。



資料來源:

人物:

https://mp.weixin.qq.com/s/DITAMxHGM2gKWpBk-fHMTQ

《高十》紀錄片: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4411G7s5/?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84615209c5f1836042b02590129b9e72

澎湃新聞:

https://mp.weixin.qq.com/s/30qcUeXG5KBkGK1cQEMOdQ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