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批判粟裕,十大元帥中7人出席會議,3位元帥堅持一言不發

縱觀歷史2020 發佈 2023-06-15T02:37:36.849125+00:00

粟裕作戰指揮是一把好手,指揮了許多經典的戰役,在為人處世方面,有一定的「不足」,這可能與將軍的性格有關。

引言

革命戰爭時期,粟裕是我軍非常傳奇、出色的一員高級將領。粟裕與眾多受過高等軍事教育的將軍不同,雖然他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軍事教育,但是軍事指揮能力非常強,尤其擅長大兵團指揮作戰。

粟裕作戰指揮是一把好手,指揮了許多經典的戰役,在為人處世方面,有一定的「不足」,這可能與將軍的性格有關。

1958年6月的軍委擴大會議上,粟裕受到了錯誤批判,主要原因是他「反領導」,被按上了「個人極端主義」的帽子。

粟裕的批判大會上,十大元帥中,就有七人出席,對此事的看法頗為不同,其中,有三位元帥堅持一言不發,用「無聲」的方式,支持粟裕。

粟裕與元帥們的分歧和誤會

在工作中,粟裕與彭德懷、聶榮臻、陳毅三位元帥有過分歧和誤會。

解放戰爭期間,陳毅和粟裕領導的華東野戰軍(三野)兵強馬壯,打了許多經典的戰役,兩位首長之間的密切合作,成為一段佳話。

事實上,陳毅和粟裕有過分歧,那是在解放戰爭之初,在研究如何殲滅敵人的問題上,有過爭論,雙方意見不合。

最終,毛主席介入,批准粟裕「在內線打幾個勝仗後再行西進」的意見之後,陳毅、張鼎丞、鄧子恢等人按照中央的指示,改變了態度,支持粟裕的作戰方案。

粟裕不辜負毛主席和中央的厚望,指揮了蘇中戰役,七戰七捷,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粟裕同聶榮臻之間的誤會,發生在建國後總參謀部任職期間,聶榮臻是代總長,粟裕是副總長。期間,聶榮臻考慮到毛主席事情多,認為總參謀部的事情,不必事無巨細向主席匯報,要求部門相關文件經過他批閱後,根據內容情況看是否上報。

過去一段時間,粟裕一直按照毛主席的要求,每半個月報告一次。後來,根據聶榮臻的要求,粟裕向上報告的次數也少了,這引起了毛主席的不滿。

1952年夏,毛主席對聶、粟提出批評,要求他們寫檢討。毛主席看了聶、粟兩份檢討後,肯定了粟裕近半年的工作,同時對聶榮臻提出了批評,這件事,導致聶榮臻對粟裕的作為有一定的誤會。

彭德懷從朝鮮回國後,主持中央軍委的日常工作,擔任國防部部長一職。彭德懷上任後,為體現國防部的領導地位,要求許多原來由中央軍委和總參謀部頒發的文件、命令、指示等,改由國防部署名。

可是,哪些文件需要國防部署名,哪些不用,沒有明確的規定和界限,粟裕領導的總參謀部有點難辦,下發的文件,經常因為署名問題受到指責。

問題、矛盾多了之後,粟裕認為,國防部和總參謀部的職責需要明確,以便於日後開展工作。期間,粟裕起草了多份兩部門之間的職責條例說明,均沒有得到批准。

1957年11月,彭德懷、粟裕訪問蘇聯期間,兩人之間的誤會越來越深,期間,粟裕出於工作的需要,向蘇聯總參謀長索科洛夫斯基提出請求,希望地方提供一份有關於「國防部和總參謀部工作職責的書面材料」,以供參考。

粟裕的出發點是好的,一切都是為了日後工作,可在外交場合下,這麼做容易引起誤會。1958年的軍委擴大會議上,粟裕因為此事,被按上了「告洋狀」的問題,後來還上升到「裡通外國」,事情越來越大。

總的來說,從粟裕和三位元帥之間的誤會和分歧來看,一切都是為了工作,並無為自己牟利的私心。在工作中,粟裕可能存在一些失誤,但絕對沒有到需要批判和當眾檢討的地步。

三位元帥一言不發

1958年6月的軍委擴大會議上,粟裕受到錯誤批判,情況愈演愈烈。粟裕本人多次寫檢討沒有過關,一些人藉此把問題擴大,在大會上激烈發言。

期間,七位元帥先後參加了此次大會,其中有三位元帥是不願意批判粟裕的,選擇一言不發。

林總和粟裕有許多相似之處,二人同為南昌起義的基層官兵,後期發展都不錯,成長為優秀的高級統帥。

粟裕受到不公平對待時,林總保持沉默,沒有藉機發難。一方面,林總非常欣賞粟裕的作戰指揮能力,解放戰爭期間,林總指揮東北野戰軍時,經常同將領學習粟裕指揮的經典戰役,從中學到很多。另一方面,林總清楚,粟裕的問題並沒有這麼嚴重,不願意做違心的講話。

林總曾高度評價粟裕:粟裕在軍事上敢於冒險,喜歡險中求勝,指揮大兵團膽大心細,沒有失誤,盡打神仙仗。

大會後期,林總實在無法忍受這樣的大會,以生病休養為理由,不來參加了。

事後,林總專門找粟裕談過一次話,對他說:你說話做事不夠謹慎,缺乏黨內鬥爭的經驗。林總的一句話,算是說中了粟裕為何會受到錯誤批判的原因了。

賀龍兩把菜刀鬧革命,為人重義氣,對粟裕有好感。南昌起義時,粟裕還是賀龍麾下的士兵呢,只不過當時粟裕還不出名,賀龍沒有注意到他。

解放戰爭時期,粟裕的軍事成就,賀龍是非常清楚的,一直對他很尊敬!值得一提的是,賀龍和粟裕都是湘西人,賀龍也曾高度評價粟裕:我們湘西出了個人才,這個人就是粟裕!

在批粟的大環境下,賀龍無法為粟裕申辯,但也沒有迫於壓力,說一些違心話。期間,賀龍選擇一言不發,此舉算是默默支持粟裕了。

羅榮桓是政工元帥,對1958年批判粟裕的問題,有著自己的看法。羅榮桓為人和氣,性格敦厚,與人友善,與眾多高級將領,保持不錯的關係。

建國後,羅榮桓長期從事政治工作,擔任總政治部部長、總幹部管理部部長等要職,對每一位高級將領的基本情況有一定的了解。

粟裕的事跡和為人,相信羅榮桓是知道的,他身份特殊,大局之下,不便為粟裕說話,但看到粟裕遭受不公平待遇,羅榮桓也不會違心說話,選擇在會上一言不發。

結語

1958年的軍委擴大會議,對粟裕的發展有了很大的影響,此後,他基本離開部隊一線,令人遺憾。

林總、賀龍、羅榮桓三位元帥的一言不發,對粟裕來說,等於是變相的支持。三位元帥能夠頂住壓力,不說違心話,也是不容易。

最終,毛主席為粟裕說了好話,粟裕的檢討過關,在葉劍英的安排下,來到軍事科學院工作,這也是一個不錯的安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