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麥了!當畢業季牽手購物中心 是蜜月期還是期中考?

華商報 發佈 2023-06-15T12:56:32.584980+00:00

畢業季就像每年六月如約而至的藝術浪潮,席捲整個城市。購物中心成了各種畢業大秀、藝術展、靜態展的「最佳拍檔」。畢業季對於高校與購物中心,是蜜月期還是期中考?本期時尚周刊「開麥了」為你深度探訪。

畢業季就像每年六月如約而至的藝術浪潮,席捲整個城市。購物中心成了各種畢業大秀、藝術展、靜態展的「最佳拍檔」。畢業季對於高校與購物中心,是蜜月期還是期中考?本期時尚周刊「開麥了」為你深度探訪。

攜手共創

畢業大秀、藝術展、靜態展

遍地開花

又到一年畢業季,藝術浪潮在購物中心上岸,化身一座座打卡聖地。

西安工程大學XPU第五屆「絲路·時尚·科技」文化周系列活動火熱進行中,和商業的聯姻以畢業大秀形式展開,6月8日,2023屆服裝畢業設計大賽決賽在西安SKP舉行。本場服裝畢業設計大賽以《問·跡》為主題,參賽作品從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服裝與工程專業、表演專業學生設計的200多個系列中精選出來38個系列83套優秀系列設計作品進行展示。

西安美術學院2023本科畢業作品展「時空留痕無界西美」展期為6月8日-26日,共呈現1500餘位畢業生的5000餘件作品,分別在5個校內展區和6個校外展區同步展出。

今年美院的校外展區頗多,多設置於商業中以靜態展形式展出,細看則各有千秋。其中,MOMOPARK藝術購物中心展出美院工藝美術系作品,雕塑系畢設在曲江銀泰百貨拉開序幕,老城根Gpark則帶來藝術設計學院、服裝系、跨媒體藝術系多學科作品,大秀將在周六舉辦。大唐不夜城聯動服裝系。影視動畫系與山灰藝術社區達成默契。

實地探訪

為四年學習結晶

開啟納新與創新之門

本地首創:挑戰將藝術在購物中心完美展現

考生:MOMOPARK藝術購物中心

MOMOPARK藝術購物中心作為本地首個聯合西安美院將藝術作品帶進商場的購物中心,已連續三年在每年畢業季,帶來眾多青年藝術創作者的畢業作品,讓藝術作品活躍於日常生活中。MOMOPARK藝術購物中心市場部經理井瑤說,一直以來,MOMOPARK都在關注著城市生活審美力的多元體現,但究竟如何將藝術真正地在購物中心完美展現則是一項挑戰。以本次合作的公共藝術係為例,玻璃陶瓷製品的成本、價值頗高,怎樣更好地保護和展示作品,成為首要考慮的問題。通過各項溝通會去拿方案,緊急動員設計師去搭建藝術展台等,終於呈現出目前中庭「白盒子」、通透珩架的展出形式,表達出購物中心的藝術之美。井瑤說,畢業展沉澱了學生對青春、未來、理想、藝術的嚮往,每件作品都包含著真實的情感以及四年的努力結晶。藝術當隨時代,手藝當領時尚,2023年夏天,MOMOPARK與西安美術學院的第三次畢業展合作,也終將成就「指尖上的技藝、工藝的美感」,將傳承與當代藝術審美的視覺衝擊帶給大眾。

魅力二搭:實現藝術作品與商業空間的相互成就

考生:老城根Gpark

開展當日傍晚,記者到達老城根Gpark時,街區里已是人頭攢動,據了解,這裡共計三大院系七個專業,數百件藝術作品在整個街區呈現,也是今年美院校外規模比較大的分展區。可以看到除主街區通道全覆蓋外,還設有6個室內展廳。

老城根Gpark市場總監王昕至今還對第一天進場布展的那個晚上記憶猶新,大巴車帶著學生們從學校而來,隨之到達的多輛貨車滿載著還是半成品的藝術裝置和作品。「我們在街區接到他們的那一刻被震撼到了!」他們的青春、熱情、衝勁也在鼓舞著大家。每一件作品都代表著一種思想和態度,看到學生們布展時認真專注的神情,看到作品最終一個個被完整地展示出來,「我們同老師學生一樣高興激動。」

談及與美院畢業展的合作契機,王昕告訴華商報記者,Gpark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整合國內外優秀的藝術展覽資源,從開業至今也帶來了很多高品質的藝術展覽。讓大家來到這裡有更多難忘的體驗,感受生活、了解藝術、體會歡樂,也一直是Gpark思考並追求的事情。

天馬行空的想像、強烈的視覺衝擊以及青春活力的藝術氣息,都令西安美術學院每年的畢業展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喜愛。每年畢業季Gpark也都會去學校現場觀展。去年起項目與學校溝通,雙方一拍即合,將整個街區都給到年輕人來創作展示,獨特的建築風格與藝術作品互相映襯,別出心裁又順理成章。

王昕認為,Gpark一直以來都不屈於常規,敢於嘗試前所未有的新鮮事物,也樂於給年輕人更多展示創作的機會。在街區的任何角落,都有藝術作品加以補充、渲染。無論從質感、風格還是立意的角度出發,都被Gpark以更為妥當、不違和的方式展現出來。文化賦能商業,實現的是藝術作品與商業空間的相互成就。

首度攜手:不做藝術+讓畢業展保持公益、溫度

考生:曲江銀泰百貨

近日,華商報記者前往曲江銀泰百貨,看到展覽布置在B1層整層、一至二層部分區域,近千平方面積。企劃負責人張志新在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項目是首次與高校畢業展聯動,原因有二,一是商業需要清晰的定位、有力的對外發聲和聯動,高校畢業展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策展型商業也是近年來商業的熱門轉型風口,大家都在嘗試與努力進入這個賽道;其次,貼近年輕人是商業的永恆主題,納新、創新,有意識地擁抱青春旋律,這也符合當初曲江銀泰百貨A\B館的不同定位基調。至於是否在客流與銷售方面有所改觀,張志新坦言,畢設展確實帶來了客流的攀升,不少學生、年輕人及家長都會聞訊前來觀展,比起銷售他們更看重的是這場展帶來的公益性、參與感及成就感。並不想做藝術+,也不去考量銷售的維度。張志新也對在布展中大學生們所呈現出的專業素養及認真態度讚賞有加,「這些00後們都很棒,很有想法、創意及主見,會對布展的作品擺放、呈現角度等提出自己的詳細意見,以期呈現更好的狀態展示。」她說,很多學生都表示,「這不僅是作品,更像是我的孩子」。

畢業秀主打「全城無界」:

深入時尚前沿

締造美 傳播美 引導美

西安美術學院今年畢業設計秀,主打「時空留痕、無界西美」。五大院系牽手三大購物中心,全方位多角度做到「在城市無界留痕」。

對此,西安美術學院服裝系主任陳霞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西安美術學院各大院系畢業季與各大購物中心深度合作,源於西安美術學院服務社會、服務區域經濟的教學定位,通過在教學、科研、創作融合的創新性發展與成果創造性轉化,深入時尚前沿,締造美、傳播美、引導美,為大眾創造更美好的生活體驗。陳霞告訴記者,西安美術學院服裝系目前與購物中心敲定了9月秋冬季的聯合發布。已經與西安大都薈、老城根Gpark達成了深度合作,有畢業生在店內的自由設計師品牌工作實習,人才孵化計劃落地執行頗有成效。

傳統與時尚碰撞:

00後設計師創新作品與全球風尚過招

西安工程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呂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畢業設計大賽與西安SKP合作,讓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畢業生擁抱更為前沿的時尚產業氛圍,通過沉浸式感受全球頂級時尚產業,給畢業生更多天馬行空的創意靈感。

呂釗認為,購物中心集合了當下最新的流行趨勢、設計理念和大眾需求。西安工程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畢業設計大賽與購物中心合作源遠流長。除了畢業大賽,還會舉行各種各樣的展覽,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是院校實踐教學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在購物中心舉行畢業大秀,讓大秀中傳達的傳統文化與前沿時尚充分碰撞交流。對於參與這次畢業展的很多95後、00後年輕設計師來說,他們的作品反映當下全新的時尚理念,這些理念也是商業比較看重的一點。所以高校與購物中心一直在不遺餘力地加強時尚產業與行業的對接與孵化。

購物中心畢業展:

更接地氣 賦予作品更奇妙的藝術語言

除了畢業大秀,其他藝術畢業展也成為各大購物中心今年6月的營銷亮點。西安美術學院雕塑系選擇在曲江銀泰展出畢業設計,雕塑系2018級第二工作室畢業生肖南的畢業作品在此展出,同時也參與了此次布展。在他看來,購物中心的燈光、背景和動線的設計,對於賦予作品藝術語言有著全新的、更奇妙的意義。每一個本來想要購物的消費者,路過這樣一場藝術展,結合當下的心境,對於每一件藝術品有著不同的理解,和美術館相比,這種更接地氣的展出方式,也能夠拉近消費者的距離。

購物中心轉型秀場:

就像裝修 了解「主人」核心訴求最為重要

購物中心轉型秀場,需要幾步?承接多場購物中心大秀的VKGroup西北區項目總監劉迪爾認為,傳統的專業秀場,無論室內室外,都有先天空間和條件的優勢。好比一套毛坯房,搭建就如同硬裝,只要空間允許,功能區的區分與裝修更加靈活。

而購物中心裡做秀場,更像是已交付的「精裝房」,硬裝已定,功能區已明確劃分,搭建更像是軟裝工作,在做軟裝前,需要了解「房間」的硬裝風格、「主人」的年齡層與日常愛好,與「主人」多次溝通想要呈現的效果,才能做出更好的「軟裝」來。

所以,在購物中心做秀,搭建方首先要了解購物中心的文化、品牌、客群及自身優勢,再深入溝通購物中心此次秀場的最主要訴求是什麼,銷售?更高客流?還是提升形象和調性?了解核心訴求後,定製與打磨最清晰的打法策略和落地方案,才是一場秀成功的基礎。

未來之路:

突破地理限制 在元宇宙空間走秀

藝術源於生活,購物中心就是生活中藝術場景最好的承載者之一。除開大秀本身,契合大秀主題的美陳或者裝置藝術,傳遞給消費者更強的沉浸感,更能提升購物中心在消費者心中的好感度。除此之外,線上線下空間的進一步融合,是未來購物中心玩法的熱點。劉迪爾告訴記者,正嘗試與服裝品牌合作,在元宇宙建立了MFC超未來商業中心,將秀場在線下與元宇宙同步落地,突破了線下秀場地理空間的限制,讓更多消費者身臨其境,也進一步提升了消費者與購物中心之間的互動黏性。

犀利點評

作為商業,不應陷入為策展而策展的陷阱

西安美好生活文旅商業研究院院長夏強認為,高校畢業展確實無法推動商業價值力,在他看來是「貨不對板」,因為畢業展並不具備商業性質,引起的共鳴有限,甚至也會帶來「看不懂」的大眾反饋。當然對於高校學生來說,有一個展示空間和連結職場前的平台,是一件有公益效果的好事。而作為商業,不應陷入為策展而策展的陷阱。到底為誰而展?策展的意義是什麼?是應該思考的問題。如果說看不懂,那麼商業是不是可以安排詳細的講解文字或導覽人員在旁指導?或者挖掘一個故事核心,以此主題來設計作品、命題作文,衍生出更多的商業事件,讓靜態展流動、傳播起來,而不是刻板的陳列。 華商報記者 尚璟 牛鳴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