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晚年坦言:殺楊宇霆前我從不迷信,但殺他後我不得不信

南權先生 發佈 2023-06-15T17:45:10.257799+00:00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在張學良的家裡一直存放著一枚硬幣,這枚硬幣跟隨張學良長達70年。能讓張學良如此在意的硬幣自然不是普通的硬幣,這枚硬幣甚至決定了歷史的走向,也決定了張學良的人生走向。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在張學良的家裡一直存放著一枚硬幣,這枚硬幣跟隨張學良長達70年。能讓張學良如此在意的硬幣自然不是普通的硬幣,這枚硬幣甚至決定了歷史的走向,也決定了張學良的人生走向。

1929年,在瀋陽的大帥府中發生了一件震驚中外的「槍斃楊常事件」,而這兩個人的死,就與這枚硬幣有關。

1990年,89歲的張學良在一次採訪中談到:「殺楊宇霆之前我從不迷信,殺他後我不得不信。」

這枚跟隨張學良一生的硬幣,既決定了楊霆宇與常蔭槐生死,也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張學良的性格特徵。

大帥與少帥

1928年6月,一聲巨響,日本炸死了奉系軍閥統帥張作霖。東北一直是日本想要吞併的地方,張作霖在此苦心經營了多年。日本礙於俄國人的壓力和張作霖的東北軍,一直沒敢下手。

日本人與張作霖交往頻繁,但經常是趁火打劫,讓張作霖簽訂不合理的合作條款。而張作霖又常常軟硬不吃,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張作霖在東北掌握重兵,儘管張作霖經常耍賴,日本人也沒什麼辦法。急於入侵東北的日本人眼看張作霖一直不配合,便在張作霖回瀋陽的路上秘密將其炸死。

張作霖死後,東北軍一時沒了當家人。得知張作霖被炸的張學良連夜趕回瀋陽,為了穩定局勢,防止日本藉機進攻東北,張學良嚴密封鎖父親去世的消息,同時緊急召開軍事會議,選舉東北政府的新統帥。張作霖死後奉軍有三大派系,除張學良外還有兩大派,分別是張作相和楊宇霆。其中張作相代表的是元老派,這一派大多是從張作霖起家時就跟隨張他出生入死的老人,楊宇霆代表的則是後來發展形成的士官派。

張學良與楊宇霆的關係向來就不是很融洽,因此,在軍事會議上,張學良推舉張作相做統帥。而張作相卻認為自己只能跟著張作霖帶兵打打仗,不是做統帥的材料,然後百般推辭。

時間一天天過去,日本人在皇姑屯襲擊了張作霖後,因為無法確認張作霖的死活也是十分著急,常常派人到大帥府查看情況。在這種緊急關頭,最後大家一致推舉張學良做大帥。楊宇霆雖然看不起張學良,但也沒有別的辦法。

殺意的醞釀

局勢穩定後張學良才發布訃告,得知張作霖死後的日本人在東北的動作更加頻繁。他們試圖拉攏楊宇霆投靠他們,當時的楊宇霆也確實和日本人走得很近,一方面是想從中斡旋,另一方面也是為自己找後路。當時東北局勢嚴峻,日本人已經做了大量的進攻準備,隨時都有可能入侵東北。

張作霖統治東北時,一直很信任楊宇霆,可以說楊宇霆是奉軍的二號人物,在全軍的地位甚至超過張學良。如今張作霖死後,楊宇霆自然是不會乖乖聽命張學良。每次張學良開會,楊宇霆都擺出一副高高在上在上的樣子,簡直目中無人,張學良講話時,他也一副愛聽不聽的樣子。

在此之前楊宇霆與張學良最大的矛盾就在於楊私自處決了張的至交好友郭松齡。郭松齡認為張作霖只知道打仗搶地盤,這樣下去奉軍將陷入無止境的戰爭。因此他希望逼張作霖下台,後來郭松齡向張作霖倒戈。後來楊宇霆則私自槍斃了郭松齡夫婦,為此張學良一直耿耿於懷。但是作為張作霖的接班人和軍事統帥,張學良仍以大局為重,並沒有感情用事處處與楊宇霆作對,而是一忍再忍。

張學良當了大帥後,楊宇霆更是目中無人。他與常蔭槐在東北幾乎為所欲為,許多事情根本不請示張學良就做了。楊宇霆勾結常陰槐擅作主張,不斷擴充自己的實力。在承辦東北兵工廠期間,還曾私自引進和製造武器裝備。

張學良畢竟不是張作霖,他既沒有張作霖的魄力,也沒有張作霖的心計。後來蔣介石一直想拉攏張學良,張學良繼承了郭松齡的一些思想,一心想讓全國統一,停止內戰。1928,在蔣介石的誘導下,張東北易幟,掛上了青天白日旗。而楊宇霆對蔣介石向來不信任,反對張學良投靠蔣介石。在東北易幟後需要拍集體合影,楊宇霆卻拒絕參加,拂袖而走,作為奉軍重要元老的他如此不顧及張學良的面子,這讓張學良對楊宇霆更加不滿。

後來證明楊宇霆是對的,張學良歸順南京國名政府後被任命為中華民國海陸空軍副司令。雖然風光過一段時間,但張學良終究還是太嫩了,後來的西安事變以及終生軟禁,都暴露出了蔣介石的狼子野心。蔣介石為了爭奪權力不擇手段,並不是真正的為國家和人民考慮。

楊宇霆,你欺我太甚

隨著後來的楊宇霆越來越囂張跋扈,再加上日本人的挑撥離間,張學良與楊宇霆的矛盾愈發嚴重。直到1929,楊宇霆向張學良提出,讓常蔭槐成立東北鐵路督辦公署,並提前準備好了文件直接讓張學良簽字。常蔭槐當時任黑龍江省主席,常蔭槐如果成立了東北鐵路督辦公署,那麼楊宇霆的勢力將更加龐大,到時候張學良就更無威信可言。更加讓張學良氣憤的是,楊宇霆還囂張的聲稱,「讓你簽字只是走個流程,就算不簽,這個事情我們自己也能辦。」

如此囂張的楊常根本不把張學良放在眼裡,張學良聽完這些後氣得火冒三丈,但並沒有當即表現出來,而是告訴楊常:「這件事涉及外交,需要請示蔣委員,況且現在時間已晚,等晚飯後我們再共同商議。」於是楊、常就先回家了。

看著楊常離開大帥府,張學良氣得直呼:「楊宇霆,你欺我太甚。」張學良此時便對楊宇霆動了殺心,但是他仍然拿不定主意。雖然楊宇霆可惡,但他畢竟是東北軍的元老,而且楊宇霆的能力和地位在整個軍中基本無人可以替代,一旦殺了楊宇霆,不僅少了一位得力幹將,恐怕在軍中也會引發非議。

就在張學良猶豫不決的時候,文章開頭的那枚硬幣出現了,這是一枚印有袁大頭的銀元。張學良心想,既然我拿不了注意,那就讓天意來決定吧。如果人頭在上,那就放過楊、常,如果朝下就殺了他們。結果三次拋擲人頭都是朝下。後來張學良在大帥府的老虎廳內布下殺手,只待楊宇霆和常蔭槐前來送命。

到了晚上,毫無察覺的楊宇霆和常蔭槐拎著公文包再度回到大帥府。他們剛走進老虎廳,埋伏好的殺手便從四面衝到二人身前,分別向兩人的頭部連開了數槍,以「阻撓新政,破壞統一」的罪名將其處死。處死了楊、常,張學良也是坐立不安,在床上呆坐了許久後,便連夜通知全體軍官,召開緊急軍事會議,在會議上張學良宣布處死了楊宇霆和常蔭槐。

因為迷信,所以失敗

殺死了楊宇霆後,東北局勢大變,日本在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緊接著東北淪陷。被張學良一心支持的蔣介石也拒絕抗日,只搞內戰。西安事變後一直被蔣介石軟禁,還殺死了同他一起發動事變的楊虎城。可以說槍斃楊常後的很多事都被楊宇霆說中了,可惜一切都已無法挽回。

殺死楊宇霆雖然有很多正當的理由,但終究是得不償失。因此,張學良晚年仍對此念念不忘,一直保留著那枚決定楊宇霆、常蔭槐命運,也決定了自己以及歷史命運的硬幣。

種種言行都表明了張學良在政治中的軟弱和稚嫩,在對槍斃楊宇霆和常蔭槐猶豫不決時,他不是找心腹智囊商議,而是草率的靠拋硬幣的方式做決定,實在是不明智。

後記

楊宇霆和常蔭槐到底該不該殺,或許沒有統一的答案,如果不殺,東北就一定能保得住麼?如果不殺,楊宇霆最後就真的不會取代張學良麼?歷史沒有如果,公道自在人心。你可以說張學良犯了許多低級的錯誤,但無法否認他的愛國之心。

1936年,他與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促成了國共合作和抗日愛國統一戰線。為此,惱羞成怒的蔣介石將張學良終生軟禁,甚至還想過要把他直接殺掉。面對這麼大的風險,張學良依然冒死逼迫蔣介石停止內戰,團結抗日,其愛國之心天地可鑑。

張學良是中國的一位傳奇人物,人稱少帥。他活了整整一百歲,直到2001年才去世。甚至他還聽過周杰倫的歌,他就像是一部活歷史。關於張學良的評價可謂褒貶不一,爭議頗多。有人說他愛國,也有人說他是賣國賊,還有人說他是虎父犬子。

但不論人們對他的評價是好還是壞,他一生中發生的那些傳奇故事,直到今天依然耐人尋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