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名家惠子,一個被歷史遺忘的思想家

小播讀書 發佈 2023-06-15T18:18:19.075145+00:00

公孫龍子和惠子雖然同是名家思想家,但他們的思想觀點卻有很大的不同,很多觀點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很多人了解到惠施子是在《莊子》裡面,惠子和莊子是至交,以至於惠子去世之後,莊子曾感嘆,自從惠子去世之後,就沒有人可以與之論辯了。

說到我們古代的名家思想,很多人都知道:公孫龍子和惠子。


公孫龍子和惠子雖然同是名家思想家,但他們的思想觀點卻有很大的不同,很多觀點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把名家分為兩派:一派是以公孫龍為代表的「離堅白派」;一派是以惠子為代表的「合同異派」。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惠子的核心思想。




公孫龍提出了著名的「白馬非馬」,「離堅白」等思想,強調事物屬性與名稱之間的差異,而和公孫龍相反,惠子則更強調事物之間的同一性。


惠子出生於公元前370年,戰國中期的宋國,是先秦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和其他先秦思想家不同,惠子是先秦思想家中地位和學識都比較高的。


惠子不僅是一位學識淵博的思想家,有「惠施多方,其書五車」的美譽。


而且惠子還長時間擔任魏國的宰相,並擁有突出的政治貢獻,是歷史上著名的「合縱政策」的組織者和實施者之一。


惠子不僅學識淵博,身居高位,而且還是先秦著名學派名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但可惜他的著作沒有被保留下來,他的思想在《荀子》《墨子》《莊子》等很多著作中都有被提及。


很多人了解到惠施子是在《莊子》裡面,惠子和莊子是至交,以至於惠子去世之後,莊子曾感嘆,自從惠子去世之後,就沒有人可以與之論辯了。


在《莊子》也中記載了很多莊子和惠子的交往和思想碰撞,其中著名的「濠梁之辯」就是惠施和莊子展開的一場經典辯論,這場經典的辯論,完美地展現了道家和名家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思想風格,我們後面再具體聊聊其中的思想。


惠子的思想著作沒有被保留下來,但在《莊子·天下篇》裡面,記載了惠子的「歷物十事」,所謂「歷物」就是對事物分析度量的意思,一共有十個命題。


雖然只是十個結論性陳述,並沒有具體的論證過程,但是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惠子思想的概要和輪廓。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十個命題講了什麼。




第一個:「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這是惠子的宇宙論和時空觀,至大無外就是無限大,大一是無限的宇宙,至小無內就是無限下,小一是組成世界萬物的最小單位。


這裡惠子不僅闡述了宇宙作為一種物質性的存在,也闡述了宇宙在最大和最小的空間尺度上都是無限的。


惠子的宇宙觀和道家思想的宇宙觀是非常類似的,在道家思想的宇宙觀中,宇宙是一個無限大的整體,在細分上也是無限小的微粒。


正如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惠子的宇宙觀雖然僅僅是一種猜測,但是無疑是非常合理的。


即便在今天,宇宙在最大的尺度和最小的尺度上,仍然被認為是無限的存在,在最大的尺度上人類仍然沒有探知道宇宙的邊界,在最小的尺度上。


人類也沒有發現基本的粒子,所謂的基本粒子都是無限可分的。




第二個:「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從字面上看這是一個經典的幾何命題,意思是說,沒有厚度的面是不能累積起來的,它沒有體積,但它的面積可以大到千里。


這是一個極具想像力的命題,在這裡惠子提出了一個幾何上的「面」的概念,一個沒有厚度,沒有體積,但是可以有寬度和廣度的面。正如莊子說:「一尺之錘,日取其半,萬世不竭」一樣,線段可以是有限的,但是對線段的分割是無限的。


實際上,在《墨經》中,墨子也提出過幾何學上「點」的定義,墨子說:「端,體之無厚而最前者也。」


「端」就是幾何意義上的「點」,它沒有厚度,但又是構成線的起點;線沒有寬度和高度,但有長度,也是「無厚」的;平面只有長度和寬度,而沒有高度,所以也是「無厚」的。


就從惠子到後期墨家的幾何學知識來看,當時中國的自然科學水平一點都不比古希臘人低,但卻沒有創立起歐幾里德之類的幾何學,這或許和中國古代的主流思想更偏人文主義相關。


在古代名家和墨家在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上其實已經有很好的基礎,但後來並沒有沿著這條路發揚光大,這值得我們反思。




第三個命題:「天與地卑,山與澤平」。


這是一個空間命題,天地一樣高,山澤一樣平,這看起來好像違背我們的常識,和我們的直覺是相反的。但惠子顯然並不是要挑戰我們的直接感知,而是在進行哲學上的思辨。


這個命題中,惠子提出了高低上下的空間位置其實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正如高山上的湖泊,就比其他山更高。


高低上下只是一個相對的空間概念,是因為比較而產生的,並沒有絕對意義上的高低上下。


正如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善惡美醜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存在。




第四個命題:「日方中方睨nì,物方生方死」。


大概意思是說,太陽剛剛升到正中,同時也就開始西斜了;一個事物剛剛出生,同時也就開始了死亡的過程。


這個命題是惠子對於事物運動和生死的觀點,很多人把惠子的思想和莊子的思想進行對比,認為他們的觀點是類似的,但實際上他們的思想並不相同,甚至可以說是相反的。


首先,關於事物的運動變化,道家思想中,老子把事物的變化看成在「道」的驅動下,一種循環往復的過程,正如老子說「反者道之動」,老子強調事物運動變化的絕對性,事物處於永恆的變化中。


莊子也秉持了這種思想,在莊子的《秋水篇》中說:物之生也,若驟若馳,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在《知北游篇》中,莊子說:「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jū之過隙,忽然而已。」


在莊子看來,事物的運動變化是絕對的、無條件的,事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事物轉瞬即逝。


而惠子指出:太陽在正中的時候,也是開始西斜的時候,其中的「方」字表達了事物靜止和運動兩種狀態的並存,也表達了事物運動中,連續性和間斷性的對立統一。


惠子揭示了,事物運動的本質正是連續性和間斷性的對立統一的結果。


正如哲學家恩格斯曾揭示過事物運動的本質,他說:「運動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簡單的機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夠實現,也只是因為物體在同一瞬間既在一個地方又在另外一個地方,既在同一個地方又不在同一個地方」。


而惠子的思想正是表達了這種事物內在連續性,和間斷性的對立統一。


這是莊子和惠子思想的根本不同。




其次,對於生死的態度,莊子說「萬物一府,死生同狀」,在莊子看來,生與死並沒有差別,因為萬物是一體的。


如果單從個體來看,當然有生有死,但是如果把萬物看成一個整體,個體的消亡,也意味著新個體的產生。


正如一個家族,每年都有老人的去世,也有嬰兒的降生,從整體家族來看,都是一直存在的,並沒有生與死的差別。所以,莊子從整體上否認了事物生死的本質區別。


而惠子的思想卻完全相反,他並沒有否認事物生與死差別,而是強調了生與死的並存,或者說事物總是處於生與死的對立統一狀態中,正如事物也是連續性和間斷性的對立統一一樣。


所以,在運動和生死問題上,莊子和惠子的思想都有著本質的差異。這其實也是道家思想和名家思想的差異。


道家思想更強調萬物的整體性,而惠子的思想更強調事物內在的辯證關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