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鐘,0.7毫米,椎間盤突出症先進療法→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發佈 2023-06-15T23:25:14.323308+00:00

腿疼、下肢麻木症狀持續一年有餘近兩個月還出現加重趨勢休息片刻也不見好轉……俗話說「十人九腰腿痛」越來越多的人腰部都會出現問題45歲的林阿姨同樣深受其擾保守治療還是手術?預後的情況怎麼樣?手術會不會有很大的風險?

腿疼、下肢麻木

症狀持續一年有餘

近兩個月還出現加重趨勢

休息片刻也不見好轉

……


俗話說「十人九腰腿痛」

越來越多的人腰部都會出現問題

45歲的林阿姨同樣深受其擾



保守治療還是手術?

預後的情況怎麼樣?

手術會不會有很大的風險?


來我院脊柱外科門診查體,得知自己患上「腰椎間盤突出症」以後,上述幾個問題一直橫亘在林阿姨心頭。


我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陳克冰副主任醫師指出,由於腰椎間盤各部分,尤其是髓核,發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而後在外力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進而刺激或壓迫相鄰脊神經根,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症狀稱之為腰椎間盤突出症。



「目前,腰椎間盤突出症成為困擾許多市民的疾患,嚴重影響大家的生活質量及工作效率。逐漸增加的工作壓力、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是主要誘因」,陳克冰介紹道。


結合林阿姨的臨床症狀及,陳克冰團隊向林阿姨推薦了椎間盤射頻消融術。微創、安全、見效快、手術風險低、患者痛苦小,這項手術是目前國際上治療椎間盤突出症最先進的治療方法之一。


與傳統手術相比,椎間盤射頻消融術

具有以下優點:

1、創傷小、無出血、痛苦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短;

2、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等離子消融治療溫度在40°-70°;

3、能有效修復間盤纖維組織,顯效快;

4、術後所致間盤退變小;

5、對脊椎穩定性影響小;

6、椎間盤突出復發率較低,復發後可以再次治療;

7、手術局麻下進行,術前無需禁食,術後可以正常飲食、自由活動,住院只需5天左右;

8、萬一治療效果不理想,不影響患者實施外科其他治療手段。


「那就聽醫生的,我們也願意嘗試一下這項新技術」。經過充分的術前溝通,了解了手術方式後,林阿姨及家人的顧慮被打消大半,並積極配合完成一系列術前準備工作。



在影像引導下(C臂、CT或彩超等),陳克冰團隊將專用穿刺針精確穿刺至靶點位置(椎間盤突出明顯處),而後拔出穿刺針芯、套入等離子刀頭。隨後連接射頻消融機,通過測試避開神經,將刀頭周圍的椎間盤組織的分子鍵打斷形成離子態(即氣化後排出。氣化溫度:60-70℃,消融溫度:40-53℃),於此同時,還消融通道周圍的組織進行冷凝固使其皺縮、固化,防止沿穿刺通道再次突出,解除神經壓迫。



20分鐘左右,手術順利完成,傷口僅0.7毫米,幾乎沒有出血。術中,林阿姨就能感到症狀有所減輕。手術結束當天,疼痛、麻木等症狀已消除。術後第二天,參與手術的王濟博士告訴林阿姨及家人,阿姨的恢復狀態很好,目前就已達到出院標準。


陳克冰提醒:

椎間盤射頻消融術主要用於椎間盤源性腰痛,膨隆性和包容性椎間盤突出,對於較大突出,髓核脫出、游離等情況無效哦。


本文指導專家

脊柱外科 陳克冰 副主任醫師


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2011年獲得中山大學博士學位,2019年獲得日本福井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在骨科一線工作近20年,每年完成數百台頸椎、胸椎、腰椎四級手術。2020年獲評羊城晚報嶺南好醫生,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廣東省家庭醫生協會嶺南名醫(骨科),2022年獲評羊城好醫生。


研究方向:

從事脊髓損傷的臨床治療與神經免疫學研究、骨科納米新材料的研發與應用研究、特發性脊柱側彎的臨床治療與生物信息學研究、神經免疫與社交行為的基礎與應用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廣州市科技計劃1項,在ACS AMI、Bioact Mater、Spine等雜誌發表高水平論文(第一/通訊作者)十餘篇,擔任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 雜誌客座主編。


學術任職: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數字療法工作委員會常委

廣東省醫學會脊柱外科分會頸椎學組委員

廣東省醫學會疼痛學分會微創學組委員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脊柱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擅長領域:

頸椎病、上頸椎疾患、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骨質疏鬆脊柱骨折的微創手術治療;頸椎後縱韌帶骨化、胸椎黃韌帶骨化、脊柱椎管內腫瘤的顯微鏡下手術切除治療;脊柱側彎、後凸畸形的脊柱矯形手術治療;脊柱結核等脊柱感染的手術治療;脊柱轉移瘤繼發脊髓功能障礙的手術治療。


出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責任編輯:唐小雨

初審:戴希安

審核:樂虞瑩、簡文楊

終審:李文敏

審定發布:李漢榮

內容來源:中山六院

圖:圖蝸創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