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美軍五代機問世後軍迷叫嚷「八換一」,空軍老兵:你們太天真

每日一段歷史 發佈 2023-06-16T19:03:06.260829+00:00

為了打破美國的空中優勢,新中國採取了三方面的措施,第一是加強我防空力量,第二是請求蘇聯空軍予以掩護,第三是火速成立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在抗美援朝戰爭初期,美國空軍稱霸了朝鮮半島的整片天空,對缺乏空軍和防空火力的我軍部隊及後勤線威脅很大。

為了打破美國的空中優勢,新中國採取了三方面的措施,第一是加強我防空力量,第二是請求蘇聯空軍予以掩護,第三是火速成立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

在抗美援朝的漫天硝煙中,年輕的志願軍空軍飛行員根本來不及積攢多少飛行經驗就駕駛戰機飛上天空,和號稱「世界第一」的美國空軍展開廝殺。

1951年1月21日,20多架美軍F-84型「雷電」噴氣式戰鬥機對平壤至新義州沿線鐵路進行轟炸掃射,企圖破壞我軍後方補給線。

志願軍空軍第4師第28大隊大隊長李漢奉命率隊起飛攔截美機,在緊張的捉對廝殺中,他沉著冷靜地操作機炮擊傷一架美機,是為我志願軍空軍的首戰。

經過兩年多血與火的磨鍊,志願軍空軍在技戰術水平、人員素質和武器裝備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共擊落敵機330架,擊傷95架,我機被擊落231架、擊傷151架,敵我戰損比為1.1:1。

這讓美空軍將領不由得驚嘆「中國空軍幾乎是一夜之間就成了世界排名第三的強大空軍。」

當時志願軍空軍裝備的主力戰機米格-15與美空軍裝備的主力戰機F-86「軍刀」相比不相伯仲,部分性能還略有過之,裝備優勢令我軍在戰鬥中得益匪淺。

在戰爭中,美國空軍對米格-15的性能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用繳獲的米格-15與F-86進行多次對戰測試後總結髮現:米格-15與F-86的交換比大致為1:1.2,即對手每損失10架米格-15,就能打掉12架的F-86,這一研究結果與朝鮮戰場空戰的實際數據接近。

在朝鮮戰場上,不可一世的美國空軍居然被中國志願軍空軍這隻年輕的雛鷹啄得禿了毛,這讓美國軍隊深感顏面無光,因此戰爭結束後美軍即加快了新型戰機的研發和試驗工作。

以美國空軍的F-86為標誌,世界戰鬥機發展史開始進入了噴氣式時代,根據韓戰的教訓,美國工程師們認為認為飛機的最大速度是決定空中優勢的主要因素。

在「使飛機具有高速性能」這一理念指導下,美軍於50年代中後期推出了F-4「鬼怪」、F-100「超級軍刀」和F-104「流星」(介於二代機和三代機之間)等大批二代戰鬥機。

70年代初期,美國又推出了聞名世界的F-15「鷹」式戰鬥機和F-16「戰隼」戰鬥機,繼續在世界空軍裝備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F-16已經是「三代半/四代」戰機的典型代表,其最大航速可以達到2馬赫,甚至2.1馬赫,性能堪稱世界三代半戰機的標杆,在70年代和整個80年代堪稱獨領風騷。

就在各國空軍全力研發自己的三代半/四代戰機,向F-16看齊時,美國空軍又在1981年啟動了一項驚人的計劃:率先研製世界第一款五代戰鬥機。

這一項目的最終產物就是1997年問世的F-22「猛禽」戰鬥機,與當時其他戰鬥機相比,F-22從造型到性能等各個方面都堪稱科幻小說一般的存在。

其最大飛行速度為2.25馬赫,航程近3000公里,最大實用升限19812米,最為誇張的是其在當時不可思議的的隱身能力,據美方測試結果,它的雷達反射面積僅僅只有0.01平方米,同一隻普通的飛鳥無異。

這使得F-22在面對裝備傳統脈衝都卜勒雷達的四代戰鬥機時占據極大的優勢,等到對方四代機的雷達在10公里的距離上探測到自己時,F-22發射的飛彈早已打到對方面前了。

相比於美國戰機技術的突飛猛進,中國自己獨立自主的戰鬥機研發事業則在西方封鎖和艱難探索中長期滯後。

1980年,當美國的F-16已經在世界上多起武裝衝突中大出風頭時,中國空軍自己的升級款2代機殲-8才剛剛問世。

比起基礎款2代機殲-7,殲-8雖然在最大航速和武器系統上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雷達和火控系統依然遠遠落後於同期西方國家的三代機,因此殲-8問世之後我們就馬不停蹄地開始研究第三代戰鬥機。

然而,從80年代中後期到90年代後期,差不多整整15年的時間裡,國防工業的發展指針是給經濟建設讓路,因此能夠撥給空軍的研發經費少得可憐,不唯如此,陸軍、海軍同樣也拿不到多少款項。

以殲-10總師宋文驄院士為代表,那一代中國航空人篳路藍縷,胼手胝足,就是靠著自己對國家、對民族的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極為困難的條件下完成了我國三代機的研發工作。

在網上曾經流傳著諸多關於三代機研發團隊的段子,例如宋文驄總師在工作之餘帶著自己的幾位得意門生到街上賣擔擔麵補貼研發費用。

又例如和宋總曾經生活在一個院子的網友爆料說,殲-10團隊為了湊經費曾經賣過板鴨。

不管怎麼樣,殲-10的誕生是非常艱苦的,有一張讓人淚目的經典照片可以作證:在飛機研發工作中途開飯時,殲-10的工程師們手捧著鋁飯盒、塑料飯盒,身上一水的舊襯衫和跨欄背心千瘡百孔。

1998年3月,殲-10的原型機試飛成功,宋文驄和試飛員雷強緊緊相擁,兩個大男人淚灑長空。

雖然殲-10的誕生把中國空軍和美國空軍之間的差距拉近了很大一段,可是雙方的代差依然明顯,2003年殲-10投入量產並正式交付,2004年逐步換裝,而美軍的F-22已經在國內和部分盟友廣泛部署。

1998年,F-22橫空出世的消息傳遍了全球空軍界,其驚艷表現令中國軍迷們一片羨慕嫉妒恨。

畢竟剛剛上線的殲-10才是軍迷的心頭好,這麼快又被人家甩開了一整代的距離,這讓人情何以堪!

於是在當年國內的各大軍事論壇上,紛紛出現了一些關於如何應對美軍F-22的熱門帖子。

軍迷們最為熱衷的話題是:作為中國空軍主力戰機的殲-8如何在性能全面落後的前提下,以最小的代價拼掉美國的F-22。

因為F-22幾乎全隱,而殲-8的隱身性能尚不理想,要設想雙方公平單挑肯定是不現實的。

在200公里的距離上,同時以2.2馬赫速度相向而行的兩架戰機會在140秒的時間後迎面相遇,然而我方戰機在其中135秒的時間裡都是被動挨打的狀態。

在這135秒里,美軍飛行員可以從容發射多枚飛彈打擊敵方戰機,而我方連飛彈是從哪裡飛過來的都不知道。

在空戰對壘中,率先被發現就意味著率先被消滅,因為現代空空飛彈的破壞力令戰鬥機的防禦如同紙糊,只要被命中一發就是機毀人亡的結局。

經過長時間的討論,最終大多數人得出了一個共識,也就是所謂的「八換一」戰術。

根據公開信息,F-22的標準對空武器配置是6枚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和2枚AIM-9「響尾蛇」飛彈,也就是其一次最多能幹掉8架對方戰機。

這種是戰術其實是悲劇性的,說白了就是8架殲-8作為活靶子接近F-22,用犧牲自己為代價把對方的彈藥消耗完,然後給第9架殲-8換取擊落對方的一線機會。

「八換一」相當於每擊落一架F-22就要犧牲8名精銳的飛行員,這樣大的代價很難承受,但如果不能承受就根本沒法打!

還有一個黑色幽默是,這種戰術的成功僅限於F-22隻帶了8枚飛彈,如果對方帶了10枚,20枚,就意味著「八換一」的算法根本不成立,而是10換1,20換1。

這種「八換一」純屬於心理安慰,就在網友們認為已經找出了終極辦法時,美國空軍非常「默契」地自己搞了一次隱形戰機和非隱形戰機的對抗性演習。

參演一方是F-22,另一方是經典四代機F-16,最終測試結果是雙方戰損比144:0,在擊落了144架F-16之後,F-22依然毫髮無損。

這一演習結果的公布令世界空軍界再次一片譁然:知道四代機和五代機的差距大,但沒想到會這麼大!

並且令已經對「八換一」戰術深信不疑的中國軍迷再次沉默,只能用「老美的測試結果是騙人的,不要自己嚇自己」之類的說法來自我安慰。

只不過那時大多數人還不知道,就在F-22問世的同一年,中國也已經悄悄開啟了自己的五代機研發計劃。

中國科研工作者在西方嚴密封鎖的情況下靠著自力更生,在隱形塗料和反隱形雷達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使得五代機的「隱身性」和「感知力」攻關周期大大縮短。

而殲-20的總師楊偉,正是宋文驄院士當年全力挽留的得意門生,90年代初在科研人員出國浪潮中楊偉也曾經想要出國,宋文驄動情地對他說了3個字:「別走了」。

三個字改變了楊偉的人生,也改變了中國五代機的命運。

2011年初,殲-20首架技術驗證機試飛成功,2016年正式裝備空軍部隊,並且在與F-16的後繼戰機F-35正面接觸時占據上風。

作為世界上唯一一種艦載5代戰鬥機,F-35的態勢感知能力甚至優於F-22,雖然其戰鬥力與F-22相比偏弱,但在實戰中美軍已經自信僅靠F-35就可以吊打對手。

然而在中美五代機的正面接觸中,殲-20在空警-500預警機的支援下一直摸到了F-35身邊才被對方發現,如果是在實戰中,F-35早就被擊落100次了。

殲-20這樣的突出表現令美國空軍大吃一驚,據美方公布的情報,殲-20的雷達反射面積僅為0.027平方米,比F-22略大一點,但也足以進入世界最先進的第五代戰鬥機行列。

2018年、2019年,殲-20連續兩年與殲-11B型戰鬥機開展模擬空戰對決,第一次的測試結果是72比0,第二次的測試結果是108比0。

這讓軍迷們十分不解,不是說好了五代機只裝備8枚飛彈的嗎,為什麼之前構想的「八換一」戰術完全失靈了呢?

後來,有一位參加過當年對戰的空軍老兵揭秘,說他曾經駕駛過編號06的參戰殲-20,實際上的對戰過程是這樣的:

殲-11的雷達根本就鎖定不了對手,殲-20在超探測距離上打完8枚飛彈,在對方剩餘機群還沒有發現自己的時候就飛回基地繼續裝彈,然後過不了半小時又飛回戰區上空繼續一邊倒地屠殺對方飛機……

這樣殘酷的真相令評論區一片沉默:什麼「八換一」啊!根本就是一邊倒,原來還以為是當年白刃拼刺刀,犧牲一些隊友總有得手的機會,其實只要對方願意,派一架五代機就可以把全部殲-8編隊都給揚了!

原來當年美國人搞的演習結果真沒騙人,從1998年到2011年,我們在戰鬥機存在顯著代差的情況下想辦法通過提升航速和最大升限試圖抵消F-22的隱形優勢,但這只不過是一廂情願而已。

而萬幸的是:如今我們也擁有了殲-20,世界上唯一能夠打敗對方五代機的就只有我們自己的五代機。

再回想中國僅用了14年時間就搞出了殲-20,也是讓人背後驚出一身冷汗。這完全可以演繹為再一次「天佑中華」的故事。

然而,我們有了殲-20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恐怕中美雙方關於第6代戰鬥機的博弈早已暗中持續很多年了!

落後就要挨打,這樣的故事只能證明:歲月從來沒有真正靜好過,而是無數國防科技工作者們和解放軍勇士們默默替我們扛起了一片和平的天空!

再次向中國軍人致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