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滑鼠真能避免「滑鼠手」嗎?上手體驗羅技Lift垂直辦公滑鼠

poluozero 發佈 2023-06-17T06:37:08.340132+00:00

前段時間有同事問我,說她右手手腕關節老是感覺脹痛,並且似乎越來越嚴重,該怎麼辦?我第一反應就是該不會是得了「滑鼠手」吧?

前段時間有同事問我,說她右手手腕關節老是感覺脹痛,並且似乎越來越嚴重,該怎麼辦?

我第一反應就是該不會是得了「滑鼠手」吧?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之前也確實試過因為長期使用Apple Magic Mouse工作而引發的腕管綜合徵。幸好我當時馬上就改用垂直滑鼠,因此才沒有持續惡化下去。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垂直滑鼠能夠避免俗稱「滑鼠手」的腕管綜合徵呢?


什麼是腕管綜合徵?

腕管綜合徵是一種手部疾病,由於手腕管內神經受壓引起。症狀包括手指麻木、刺痛以及無力感等。其中一種成因是因為長時間使用滑鼠,重複動作會使得手腕管內的神經受到壓迫,進而導致手指麻木、刺痛以及無力感等症狀。這也是為什麼腕管綜合徵也被稱為「滑鼠手」的主要原因。

我當時幸好發現得比較早,但即便如此,也需要休養和調理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康復。而很多人在手腕出現麻木、疼痛時,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最後只能通過手術來進行治療了。


垂直滑鼠真能拯救「滑鼠手」嗎?

我特意做了個對比圖,方便大家了解。

我們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滑鼠大致可以分成三類:

1、普通滑鼠:滑鼠的整個上表面基本與桌面水平,使用時手腕需要以前臂延長線為軸線向內旋轉約90°才能使用,滑鼠左右橫移時,會以轉動手腕為主,因此作用在手腕的壓力也更明顯,但好處是左右手都能兼容;

2、人體工程學滑鼠:指的是不包括垂直滑鼠在內,其他結合人體工作設計的滑鼠,滑鼠表面與桌面有大約15°的夾角,減少手腕因轉動而對腕管神經以及血管造成壓迫,但在左右橫移時依舊是以轉動手腕為主,因此只能一定程度上減緩手腕壓力和疲勞;

3、垂直滑鼠:滑鼠左右按鍵所在平面與桌面形成超過45°以上的夾角,手腕基本不需要向內轉動都能輕鬆搭在滑鼠上進行操作,並且左右橫移是以轉動前臂手肘而非手腕,因此能大幅減少作用在手腕的壓力。

換一個角度來對比一般滑鼠跟垂直滑鼠,會更加明顯一些。

我們知道,在我們手腕關節內側是大量血管和神經線的必經之處。當我們使用普通滑鼠時,前臂肌肉會向內扭轉繃緊,使得手腕內側的血管和神經線也會受到壓迫。而且長時間的肌肉緊繃,很容易產生肌肉痙攣的情況,久而久之就會容易引起腕部肌肉群疲勞。

而垂直滑鼠在使用時,手腕不需要向內翻轉,因此前臂及腕部肌肉群都會處於相對放鬆的狀態,自然就不容易出現勞損了。

此外,垂直滑鼠的另一個好處,在於它的握持姿勢決定了它的主要發力並不是在手指上,而是由肘關節帶動前臂跟手腕一起平移,這樣一來不僅移動幅度可以更大,而且因為「槓桿原理」,移動起來也會更加省力。

相比之下,普通滑鼠,包括Apple Magic Mouse,在使用時都無可避免存在掌心懸空的情況,滑鼠平移的發力是由手腕和手指去完成,力矩短,自然就費力多了。

這裡我簡單歸納一下這部分的知識:

1、垂直滑鼠是指滑鼠的兩個主鍵所構成的平面與桌面的夾角≥45°才算是,而<45°的充其量只是有採用人體工學設計而已;

2、垂直滑鼠的主要目的是減少手腕向內翻轉時對腕管以及手腕關節內側血管、神經線的壓迫;

3、垂直滑鼠的水平移動是以手肘關節驅動前臂、手腕整體去完成,而不是依賴手指跟手腕發力完成,因此更省力。


羅技Lift辦公滑鼠作為垂直滑鼠,好用嗎?

作為一枚羅技黨,從我第一台電腦開始,就幾乎沒有離開過羅技的鍵盤跟滑鼠。而羅技也推出過好幾款具備人體工學設計的滑鼠,當中也包括有垂直滑鼠。當中最為大家熟知的,應該是MX Vertical。

而這次入手的Lift,其實是針對MX Vertical偏大的個頭體型,重新根據亞洲人手型尺寸來進行設計,從而滿足手掌偏小的、以及女性用戶的使用。

其實我也用過好幾個垂直滑鼠,包括山業和多彩的也都用過,加上羅技,基本就是目前常見的垂直滑鼠的3個主力品牌了。

不過也許是因為白色本身就顯小的關係,反正就視覺上來說,Lift應該是我用過最小巧的一款垂直滑鼠了。

但小巧並不意味著握持感就不好。

事實上,以我這樣的175cm身高的男生來說,Lift也能嚴絲合縫地握持在手裡,掌心部分能恰好地貼合在滑鼠的背脊上。

Lift的造型跟MX Vertical如出一撤,只是在整體比例上做了縮小。正因為這樣,它也基本保留了MX Vertical良好且科學的握感,特別是左側向內收腰的設計,一方面能充分利用大拇指為滑鼠按鍵操作提供穩定支撐,減少垂直滑鼠常見的因為按鍵作用力而產生的滑鼠漂移問題;另一方面向外延展的裙邊又能給到拇指很好的承托,減少手指肌腱疲勞。

滑鼠的前半部分採用的是磨砂質感,不容易留指紋。而後半部則是梯田狀的類膚質紋理,除了起到防滑作用外,還具備一定的排汗功效。

鍵位數量以及布局方面,Lift跟MX Vertical區別不大,兩者有著相同的鍵位數量,只是原本MX Vertical位於頂部裝飾面板上的DPI切換鍵被移到了兩個主鍵之間,置於滾輪之後。Lift提供2個檔位DPI的切換,不過官方並沒有給出Lift具體的DPI參數,在配套APP里也只是以指針移動速度百分比來顯示。

Lift的兩個主鍵全部採用靜音設計,並且按鍵手感偏柔和,比較適合女生的纖纖玉指。相比之下,滾輪方面配置了羅技自家的Smart Wheel滾輪,並且也使用靜音處理,有著不錯的段落感以及適中的阻尼。

在拇指位置上,則另外布置了2顆自定義按鍵,在默認狀態上是前進和後退功能。不過如果我們在安裝APP【Logi Options+】時選擇開啟羅技語音功能,就可以指定其中一個作為喚醒的快捷按鍵。

此外,Lift雖然沒有像MX Master那樣直接配置橫向滾輪,但提供了另一種解決方案——在需要橫向滾動時,可以先按下這兩個自定義按鍵的其中任意一個,配合滾輪就可以變成橫向滾動了。這對於經常需要剪輯視頻、音頻的我來說,是超級貼心的功能。

Lift支持記憶3個藍牙設備,並通過滑鼠底部的按鈕進行切換。這裡我還發現一個小細節——每當我抬起滑鼠時,底部的設備連接指示燈就會自動亮起。我就在想,這樣不就會很耗電嗎?仔細研究後就發現Lift會檢測滑鼠是否被放置在桌面上,只有當離開桌面時,才會短暫亮起指示燈,從而方便我快速查看當前連接的通道。

相比起MX Vertical採用內置電池並通過C口充電,Lift沒那麼高配,用回傳統的單節AA電池來負責供電。不過羅技的滑鼠歷來很省電,往往一節電池用3、5個月是很正常的事。

倒是比較有意思的是Lift的電池倉蓋並不是採用卡扣固定,而是靠倉蓋反面的3顆磁鐵,剛好吸附在滑鼠的3顆固定螺絲上。當需要打開電池倉時,只需要按壓下靠近撥動式開關一側,倉蓋就會翹起從而方便取下。

Lift自然也支持羅技自家的Logi Bolt USB無線連接,專用的接收器也可以直接收納在電池倉的固定卡槽內。其實在有藍牙連接的情況下,我是極少用到USB接收器的連接方式。所以我很反感雷柏的滑鼠總是會存在USB接收器無處安放的情況,時間久了就總是分不清楚哪個接收器對應哪個鍵盤或滑鼠的。而羅技Lift這樣做,自然就沒有這樣的煩惱了!

官方給出Lift的重量僅為125克,實際加上AA電池以及USB接收器在內,也就132克,相對來說確實比較輕盈。不過整個滑鼠的做工很紮實,無論是模具的精細程度、接縫的平滑均勻程度、以及材質手感都挑不出太多毛病來,顯示出羅技一貫的優良做工。


除了是滑鼠,Lift還是一個多面好幫手

而在配套的APP【Logi Options+】,除了可以對各個按鍵以及指針解析度進行設置外,還可以進行EASY-SWITCH多設備連接管理,以及羅技家滑鼠幾乎是標配的FLOW跨電腦控制和文件共享功能的設計。

除此之外,Lift還支持SMART ACTIONS功能。有小夥伴就會問了,這個SMART ACTIONS跟一般的自定義按鍵以及宏按鍵有什麼不同?

簡單來說,SMART ACTIONS可以指定某個按鍵的用途,而自定義的內容可以包括應用程式、滑鼠移動及點擊動作、文本快速粘貼、系統設置這4大版塊,並且可以自由組合、排列多個動作,從而構成更複雜的操作指令。

例如我就自定義了這麼一個SMART ACTIONS,當按下後退鍵後,就會自動切換瀏覽器到前台,並且馬上刷新頁面,延遲2秒等頁面加載完畢後,點擊第一條內容從而打開……

當然,你也可以自己拓展更多的用途出來。SMART ACTIONS可以兼容大多數的主流APP,並且有對應的功能,因此實用性相當高。


總結

總的來說,羅技Lift垂直滑鼠不僅能貼合亞洲人的手型,並且有效保護手腕,避免「滑鼠手」。同時它還具備很豐富、人性、智慧的多功能,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幫助我們更高效地處理事情,因此是相當值得入手的一款滑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