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青山多嫵媚2023 發佈 2023-06-17T12:51:02.213873+00:00

在人民軍隊的戰場上,繳獲敵人的武器裝備,可以說數不勝數,若要論知名度和重要性的話,非蘇聯的T62坦克莫屬。

在人民軍隊的戰場上,繳獲敵人的武器裝備,可以說數不勝數,若要論知名度和重要性的話,非蘇聯的T62坦克莫屬。T-62主戰坦克,裝甲厚、火力猛,在1千米內可擊穿242毫米的裝甲,當時被稱為市面上最先進的坦克、防彈外形最好的現代坦克。這輛坦克就是在中蘇珍寶島衝突中繳獲的。

珍寶島位於黑龍江的烏蘇里江中,位於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因形狀酷似金元寶而得名。珍寶島原來並不是一個島,是中國江岸的一部分。後因多年江水沖刷,1915年才成為島嶼。至今每到枯水期,仍然與江岸相連,人們可徒步上島,這個只有0.74平方公里的默默無聞的小島,在1969年3月之後,突然一夜之間聞名於世。就是因為中蘇雙方在此進行了一場規模不大,但影響深遠的武裝衝突。

新中國成立前夕就確立了實行一邊倒的外交政策,與蘇聯結盟。究竟什麼原因使原來友好的兩個國家反目為仇,最後兵戎相見呢?

由於抗美援朝的勝利和156個工業援建項目的聯繫,中蘇兩國曾成為東方最為親密的盟友。但在評價史達林問題上雙方產生了分歧,並因為1958年的長波電台及共同艦隊提案等問題關係逐漸惡化。中蘇之間有7600多公里的邊界線,一直存在爭議,在兩國關係友好的時候,基本上以實際控制線為界,兩國相安無事,即便少數摩擦也能及時得到管控。隨著兩國關係的惡化,邊界問題日益突出。

在西段,1960年7月6日,蘇聯邊防軍在新疆博孜艾格爾山口附近,追打中國牧民造成流血事件,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兩國邊界地區發生的第一起比較嚴重的衝突事件。之後,在中蘇關係惡化的背景之下,兩國之間的邊境糾紛不斷發生。1962年4月中旬到5月,蘇聯領事館煽動新疆伊犁塔城地區6萬邊民越境外逃;

再看中斷,中斷本來是沒有邊界接觸的,因為中間隔了個蒙古國。1963年起,蘇聯開始加強了對蒙古的援助,蘇聯與蒙古簽訂了《關於蘇聯幫助蒙古加強南部邊界的防務協定》,赫魯雪夫甚至試圖將蒙古納入華約組織。在蘇聯的唆使下,蒙古的反華浪潮一度高漲,中國在中蘇邊界中斷的壓力也明顯增加;

1963年8月23日,中國政府提出維護邊界現狀、避免衝突的六項建議。1964年2月到8月,中蘇開始在北京舉行了副部長級的邊界會談。然而雙方領導人似乎都沒有下定決心通過談判來解決邊境問題。而糾紛主要發生地珍寶島及附近,從1964年10月15日到1969年3月15日,蘇聯方面挑起的邊境事件多達四千多起。

在嘗試通過談判解決邊界問題的同時,黨中央也開始考慮如何應對蘇聯可能對中國實施的軍事打擊。1964年5月27日,毛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重點提出了三線建設問題。什麼是三線建設?用主席的話說,沿海是第一線,包頭到蘭州是第二線,西南是第三線。三線建設就是要將一大批大型國有企業、科研機構、大學轉移到大西南地區,把新中國工業的種子藏進十萬大山,以防止蘇聯的進攻,可見當時對蘇聯威脅的估計是很嚴重的。1964年之前,中國防禦的重點一直都是把美國日本作為主要防禦對象,也就是林總所說的北頂南放方針,6月16日,主席在十三陵水庫的講話中否定了林總的說法,重新考慮蘇聯在中國整體防禦戰略中的位置。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上台後,加大中蘇邊界軍事力量,由赫魯雪夫時期的10個師增加到54個師,達100多萬人。1966年1月,蘇蒙簽訂了帶有同盟性質的友好合作互助條約。這一條約連同之前蘇聯在邊界持續增兵的情況,促使主席開始具體的做出針對蘇聯的備戰部署。1966年3月17日,周總理在中共中央華北局會議的報告中,提出了在華北建立戰備體製備戰備荒。

1968年1月5日,在中國東北烏蘇里江七里沁島地區,蘇方用裝甲車撞死我漁民4人,打傷9人。1968年8月20日,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這加劇了中共對蘇聯會侵略中國的形勢判斷。

1968年年底,烏蘇里江封冰後,珍寶島成為雙方衝突的焦點。只要中國邊防人員登上珍寶島,蘇軍就立即進行干涉,而且蘇軍出動的人員往往是中方人員的兩三倍。因蘇軍在珍寶島一再挑釁,中方在抗議無果的情況下,開始考慮採取必要措施進行反擊。1969年1月25日,黑龍江省軍區制定了在珍寶島進行反對蘇軍干涉的方案,打算以三個連的兵力參加戰鬥,以一部分兵力上島潛伏。2月19日,總參謀部、外交部批准了這一方案,並報請毛主席同意。

1969年3月2日上午9點,蘇軍出動4輛裝甲車,卡車和指揮車,分兩路同時侵入珍寶島,當場打死打傷中國邊防軍多名,早有準備的中國邊防軍奮起反擊,當場擊斃蘇軍23人、擊傷14人,戰鬥持續了30多分鐘。次日,瀋陽軍區根據中央軍委指示成立前線指揮部,前指認為,蘇軍裝備的T62坦克對我軍的威脅最大,我軍現有直瞄火炮和火箭筒都無法擊穿T62坦克的正面裝甲,部隊應該在蘇軍坦克的必經之路上埋設反坦克地雷。3月14日中國軍隊派出了偵察分隊,掩護工兵在烏蘇里江冰面埋設反坦克地雷。

3月15日,蘇方因為3月2日的武裝衝突中吃了大虧,發動新的更大規模的武裝衝突。凌晨4點,蘇聯邊防軍約一個加強營出動了幾十輛坦克裝甲車,在飛機和遠程炮的掩護下,再次向珍寶島地區進攻,這是中蘇邊界衝突中最激烈的一次戰鬥。當天,蘇軍先後出動坦克、裝甲車50輛以上,向中國領土發射1萬多發炮彈,並出動了飛機36架次。中國方面僅以步兵和炮兵協同,以頑強的戰鬥精神打退了蘇軍三次攻擊。擊毀T62坦克一輛、裝甲車7輛,蘇軍死傷上校邊防總隊長以下100多人。中國在當天的戰鬥中表現出較高的戰鬥技巧,傷亡僅有39人,其中犧牲12人、傷27人。

3月16日,蘇軍出動人員和車輛登上珍寶島,拖回了前一天戰鬥中遺棄在島上的屍體和被擊毀的車輛。17日,蘇聯邊防軍70餘人在炮火的掩護下企圖將被地雷炸毀的T62坦克拖回,遭到我軍猛烈炮擊,蘇軍炮火將冰面炸裂,坦克沉入江底。中國派海軍的潛水員和黑龍江省有關部門在民兵配合下將這輛坦克撈出,後送往北京革命軍事博物館展出。據稱繳獲的蘇制坦克送到北京後,科研人員立即對其進行潛心鑽研,造就了我軍69重型坦克。

3月15日的嚴重軍事衝突發生後,中共中央決策層緊急部署,準備應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蘇聯領導層反應也十分強烈,軍方強硬派發出實施先發制人核打擊的呼聲。同年6月到8月間,西伯利亞鐵路停止了客運,全力投入軍運,邊界駐軍增加了一倍以上。蘇軍在珍寶島吃了虧後,又選擇有利發揮機械化裝備優勢的新疆地區向我國施壓。8月13日,中國一支37人的邊防巡邏隊在新疆列克提地區巡邏時被蘇軍300多人包圍,英勇奮戰4小時後最後全部壯烈犧牲。

針對蘇聯方面的嚴重威脅,毛澤東提出要準備打仗。九大以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增添了許多新部隊,地方上也開始大力加強武裝民兵。許多企業轉向軍工生產。國民經濟開始轉向臨戰狀態,大批工廠轉入交通閉塞的三線地區。一時之間,中蘇兩國大規模的軍事衝突似乎一觸即發。

長期已來一直有核打擊的活靈活現的描述,說是鷹派人物國防部長格列奇科為首的軍方主張動用百萬噸級核彈頭,對中國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蘇聯軍方制定了詳細的對華戰略打擊計劃,部署了最先進的致命的武器,包括150多個具有核彈頭的SS-20中程彈道飛彈、逆火式戰略轟炸機和許多戰術核武器。蘇聯駐美大使多勃雷寧奉命緊急約見了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如果蘇聯對中國實行核打擊,希望美國能保持中立。而美國人堅決反對,於是故意將這一消息透露給美國一家小報《華盛頓明星報》。

1969年8月28日,該報在醒目位置刊登了《蘇聯欲對中國進行外科手術式核打擊》,消息一出,立刻轟動全世界。文章說,據可靠消息,蘇聯欲動用中程彈道飛彈,攜帶幾百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對中國的重要軍事基地,如酒泉、西昌飛彈發射基地、羅布泊核試驗基地,以及北京、長春、鞍山等重要工業城市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

但也有學者對此事存疑。因為多勃雷寧回憶錄和基辛格回憶錄都沒有記載此事,核威脅肯定少不了,但《華盛頓明星報》這種小報報導的東西或許只是吸引眼球?

1969年9月11日,赴河內參加胡志明葬禮的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取道北京,在首都機場與周恩來總理進行了3個小時的會談。雙方達成了關於維持邊界現狀,防止武裝衝突,雙方武裝力量在邊界爭議地區脫離接觸等意向,還建議兩國恢復在鐵路、航空、高頻電話、通訊等方面的聯繫,使兩國關係正常化等。周恩來與柯西金機場會晤後,珍寶島戰役引發的核戰爭危機得到了管控,邊界上雙方軍隊不再相互射擊,蘇聯邊防軍隊也不再進入有爭議的珍寶島等地,但蘇中關係已今非昔比了。

中蘇關係從血盟兄弟到兵戎相見,歸根結底是因為蘇聯長期奉行大國沙文主義,華約國家每一個都被它壓榨、盤剝,而從戰火中走來的老一輩革命家不懼任何對手,特別珍視國家主權和獨立自主,不畏強權,寸土必爭,新中國為了絕對主權吃了很多很多苦,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珍寶島爭端雖然規模小,但影響遠大於中印、中越爭端,對世界戰略格局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此時美國尼克森政府急於從越南戰爭中解套,出現了調整對華關係的意向,美中關係好轉初露端倪,後來中美建交,隨後中越爭端及十年輪戰,相當於中美聯手給蘇聯拉口子放血,邪惡帝國的轟然倒塌,中國功不可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