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會計專業社會服務的探微

數審 發佈 2023-06-28T08:05:33.029860+00:00

一、高職會計專業社會服務的現狀儘管我們在教育中把社會服務提高到一個較高的層次,認識到社會服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其結果卻不盡如人意。會計專業社會服務現狀不容樂觀。(一)教育理念滯後、社會意識淡薄。高職教育關鍵在於「職業」二字,即職業技能及職業素質的培養。

一、高職會計專業社會服務的現狀

儘管我們在教育中把社會服務提高到一個較高的層次,認識到社會服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其結果卻不盡如人意。會計專業社會服務現狀不容樂觀。

(一)教育理念滯後、社會意識淡薄。高職教育關鍵在於「職業」二字,即職業技能及職業素質的培養。但是還是有相當多的高職院校只在意理論知識的傳授,還是只限定於教材、教科書,忽視了對市場的調查,忽視了市場需求,也忽視了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二)社會服務水平不強。要培養大批高素質的會計技能型人才,要為社會提供各種會計技能服務,首先必須要有一批既有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又有過硬的實踐經驗的「能工巧匠」,要有一批實實在在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但是實際中,「雙師型」教師是不少,但都是「水中月,鏡中花」,只可看不可用,缺乏對行業的了解,缺乏應有的實踐經驗,社會服務水平欠缺。

(三)硬體條件嚴重不足。高職會計專業要面向社會,服務社會,必須有相應的實訓設備設施,但相當多的高職會計專業無非就是一間教室、幾本憑證和帳本外加幾張報表就是所謂的實訓了;即便建立校外實習基地,也都是名不副實,流於形式,根本沒有會計的真實環境,試問這樣能培養出具有會計技能、適應社會的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嗎?!更談不上為社會人員提供會計技能培訓了。

二、高職會計專業社會服務的途徑

高職會計專業要實現服務於社會的目標,必須從專業設置、師資建設、校企合作等方面進行改進或提升。

(一)合理進行專業設置。會計專業要完成社會服務的首要任務,要培養具有會計專業技能的應用人才,就必須進行會計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會計專業在課程設置上既要適應市場需求,要符合行業特點,又要能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因此首先要設置體現會計崗位職業能力的專業核心課程如會計核算、出納業務核算、基本業務核算、成本核算、特殊業務核算、涉稅業務核算、仿真實訓及會計電算化等,同時要設置財經法規、經濟法等培養學生職業素質的課程。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師作為社會服務的主體,關係著社會服務質量的優劣,因此教師服務水平的高低是關鍵的一環。提升教師社會服務能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雙師」素質,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轉變教師觀念。我們的很多教師思想還停留於「教書」,並沒有思考怎樣才算「教好書,育好人」;還有教師也很少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很少有將自身的知識服務於社會的想法。思想是行動的先鋒,要想讓教師投身於社會中,首先要從思想上解放,要讓教師真正意識到社會服務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切認識到脫離社會、市場是沒有出路的。第二,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壓力和動力始終是並存的,一方面學校可以將高職院校師資的資格認證、聘用進修、考核、職稱、工資與社會服務結合起來,形成制度,進行考核,給教師以壓力;另一方面將社會服務與獎勵及其他福利掛鈎,多勞多得,給教師以鼓舞。第三,提供社會服務的有利條件。教師平時都要進行教學,很少有機會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因此學校要盡力給教師提供機會。可以利用寒暑假等時間充裕的機會,送教師下企業鍛鍊,深入到第一線,了解會計專業崗位,了解會計市場行情;也可以定期安排一些教師到校企合作的基地進行培訓鍛鍊,這樣不僅能提升教師的素質,同時能更好的發揮校企合作的功效。

(三)發揮「校企合作」的功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不僅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也是有效的實現社會服務的途徑,是學校和社會對接的平台,是實現資源的共享的平台。「校企合作」不僅能為高職院校引進大量具有豐富社會實踐的企業家,成為本專業的兼職教師,補充師資隊伍;還能為學生提供接觸社會的機會,使得學生面對的不再是虛擬的,象徵性的實習,而是真實的社會環境,讓學生進行畢業前的一次專業大練兵大檢閱,讓學生和社會零距離接觸,從而較快地適應社會;「校企合作」還能為專職教師提供實踐鍛鍊的場所和機會,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市場動向,了解本專業的職業崗位和工作過程,提高社會服務的能力。結束語:高職會計專業的社會服務是一項長期的重要任務,高職會計專業只有服務於社會,才能更長久的存在下去。

作者:蔡小平單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