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脫維亞總統:若管道泄露是俄所致,北約應考慮禁止俄船隻進入波羅的海

觀察者網 發佈 2023-10-22T10:16:29.700049+00:00

(觀察者網訊)去年「北溪」管道爆炸案疑雲未消,波羅的海又一海底管道受損引發關注。據「今日俄羅斯」網站報導,拉脫維亞總統林克維奇斯19日威脅稱,若芬蘭和愛沙尼亞之間的「波羅的海連接器」管道受損被證明是俄羅斯導致的,北約應該認真考慮禁止俄羅斯船隻進入波羅的海。

(觀察者網訊)去年「北溪」管道爆炸案疑雲未消,波羅的海又一海底管道受損引發關注。據「今日俄羅斯」網站報導,林克維奇斯19日威脅稱,若芬蘭和愛沙尼亞之間的「波羅的海連接器」管道受損被證明是俄羅斯導致的,北約應該認真考慮禁止俄羅斯船隻進入波羅的海。芬蘭國家調查局(NBI)20日表示,對「波羅的海連接器」受損情況的調查目前集中在一艘第三方貨櫃船上。

「波羅的海連接器」管道地理位置

林克維奇斯接受拉脫維亞電視台TV3採訪時說,如果這次管道受損的幕後黑手是俄羅斯,北約應該認真考慮禁止俄羅斯船隻進入波羅的海。

「我想說,如果我們看到此類事件,那麼根據我的理解,北約應該關閉波羅的海的航運。這是可以做到的。」林克維奇斯表示,北約內部尚未討論這一問題,因為對事件的調查仍在進行中,但海上封鎖是「擺在桌面上」的選項之一。

「當然,這也是一系列國際海洋法的問題。」他補充道。根據國際法,海上封鎖被視為戰爭行為。

採訪結束後,他的辦公室做出了進一步解釋:林克維奇斯特指禁止俄羅斯船隻,而不是針對所有海上交通。

拉脫維亞總統林克維奇斯/法新社

另據路透社報導,芬蘭國家調查局(NBI)20日表示,對「波羅的海連接器」受損情況的調查目前集中在一艘第三方貨櫃船上。NBI在一份聲明中,這艘船隻的活動與天然氣管道受損的時間和地點一致。「出於這個原因,該船的作用是當前調查的重點。」

NBI還說,在管道損壞地點附近的海底發現了「一個重物」,正在調查是否與該事件有關。「調查已證實損壞是由外部機械力造成的,根據目前的了解,沒有理由相信損壞是由爆炸造成的。」

愛沙尼亞方面的調查人員稱,這艘第三方船隻和另一艘俄羅斯的「Sevmorput」號船事發時就在管道附近,「我們仍在調查這些船隻是否與此次事件有關」。

芬蘭外交部20日表示,芬蘭聯繫了俄羅斯外交部,「說明了事情的嚴重性」,並表示已啟動調查。

同一天,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簽署命令,終止俄羅斯與芬蘭之間關於促進邊境地區合作的協議。命令要求俄羅斯外交部通知芬蘭方面相關決定。

芬蘭海軍潛水員檢查管道受損情況/芬蘭海軍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表示,「Sevmorput」號與任何管道受損無關。

「我們斷然拒絕任何有關我們公司運營的船隻可能與10月8日『波羅的海連接器』管道事件存在任何關聯的說法,這些說辭毫無根據。」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發表聲明說,「Sevmorput」號在穿過事發地區時沒有減速或停下來,船員也沒有觀察或記錄到任何異常、可疑的情況。

當地時間10月8日,天然氣管道「波羅的海連接器」芬蘭運營商Gasgrid宣布,8日凌晨,芬蘭和愛沙尼亞間海底天然氣管道因壓力異常下降而被關閉,這可能表明管道存在泄漏。Gasgrid公司表示,修復工作可能需要數月或更長時間。

10月10日,芬蘭總統尼尼斯托表示,天然氣管道和通信電纜的損壞「很可能是外部活動造成的」,損壞的原因尚不清楚,芬蘭和愛沙尼亞正在對此事展開調查。

10月11日,被問到最新的天然氣管道受損事件,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他沒有相關技術信息,「但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相當令人不安的消息」。

「我們知道,針對波羅的海關鍵基礎設施發動的恐怖襲擊已有危險先例,我指的是針對北溪天然氣管道的襲擊。」佩斯科夫說。

「波羅的海連接器」是埋設在芬蘭灣底部的連接芬蘭和愛沙尼亞的天然氣管道,長約80公里。這條管道於2019年12月投入使用。運營商稱,該管道埋設的最深處在水下約100米處。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