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官驚人話語,如真主黨參戰,不排除將伊朗從地球上抹去

山河王子哥 發佈 2023-10-24T04:40:10.698061+00:00

以高官驚人話語,如真主黨參戰,會將伊朗從地球上抹去!他還警告說,如果伊朗支持的真主黨參與了巴以衝突,那麼以色列將會把伊朗當作目標發動軍事攻擊,並且威脅要讓敵人從地球上消失。

以高官警告

喝醉了嗎?以高官驚人話語,如真主黨參戰,會將伊朗從地球上抹去!以色列經濟部長巴爾卡特表示:以色列軍隊已經獲得了政府的「綠燈」,並且將不惜一切代價摧毀哈馬斯,這是一個控制加薩走廊並與以色列敵對的伊斯蘭激進組織。他還警告說,如果伊朗支持的真主黨參與了巴以衝突,那麼以色列將會把伊朗當作目標發動軍事攻擊,並且威脅要讓敵人從地球上消失。

巴爾卡特的言論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和擔憂,因為他暗示了以色列可能使用核武器對付伊朗。以色列是一個擁有核武器能力但沒有公開承認的國家,而伊朗則是一個被懷疑有核武器野心但一直否認的國家。

兩國之間的核對峙已經持續了多年,雙方都曾經對對方的核設施進行過破壞和暗殺 。如果兩國之間爆發核戰爭,那麼後果將是災難性的,不僅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和環境破壞,還可能引發全球範圍內的政治和經濟危機 。

巴爾卡特的言論

以色列認為伊朗是其最大的威脅,因為伊朗擁有大量的彈道飛彈和核技術,而且支持反以色列的武裝組織,如真主黨、哈馬斯和伊斯蘭聖戰組織。以色列曾多次對伊朗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軍事目標進行空襲,試圖阻止伊朗向其盟友轉移武器和技術。

其次,以色列或者其背後的美國是否真的有將伊朗從地球上抹除的能力,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從軍事實力上看,以色列和美國都擁有先進的空中力量和精確制導武器,而且都是核武器國家。

伊朗雖然軍隊規模大、裝備數量多,但其空軍和海軍相對落後,而且沒有公開承認擁有核武器。如果以色列或者美國對伊朗發動全面戰爭,可能會造成伊朗的巨大損失和破壞,但也會面臨伊朗的強烈反擊和報復,以及國際社會的譴責和制裁。

全面開戰規模

如果以色列和伊朗全面開戰,是否會引發世界第三次大戰,這也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一方面,中東地區是一個複雜和敏感的地緣政治區域,涉及多個國家和利益集團。如果兩國爆發戰爭,可能會導致地區局勢進一步惡化和動盪,甚至引發其他國家的干預和捲入。

另一方面,世界大戰是一種極端和災難性的情況,需要全球範圍內的大規模衝突和參與。目前,大多數國家都不願意看到中東戰火蔓延和升級,而且都有避免戰爭和維護穩定的動機。因此,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戰爭不一定會演變成世界大戰,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性。

以色列與伊朗

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關係如此緊張,是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歷史、宗教、意識形態、地緣政治和第三方的影響。歷史上,以色列的猶太民族和伊朗的波斯民族有著悠久的友好交往,波斯帝國曾經解放了被巴比倫囚禁的猶太人,並允許他們重建聖殿。

但是,在20世紀,兩國的關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伊朗雖然承認了以色列,但沒有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受到了阿拉伯國家和伊朗國內宗教保守勢力的反對。

1953年美英發動政變推翻了伊朗民選總理摩薩台,恢復了親西方的巴列維王朝。在冷戰期間,伊朗和以色列作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友,加強了在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的合作,以對抗蘇聯和激進的阿拉伯民族主義。伊朗成為了以色列最大的石油供應國,以色列也幫助伊朗建立了情報機構和軍事力量。

伊朗伊斯蘭革命

1979年伊朗發生了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建立了伊斯蘭共和國。新政府以「不要東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蘭」的口號反對美國和西方勢力,並將以色列視為「大撒旦」的代理人和「在伊斯蘭國家心臟扶植的毒瘤」。伊朗斷絕了與以色列的一切聯繫,並支持反以色列的武裝組織,如、巴勒斯坦哈馬斯等。

1980年至1988年兩伊戰爭期間,儘管雙方在輿論上相互攻訐,但實際上還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合作。以色列出於削弱伊拉克和阿拉伯民族主義的目的,暗中向伊朗提供了武器和情報。而伊朗則出於擺脫孤立和獲取軍事裝備的需要,與以色列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聯繫。

冷戰結束後,中東地區出現了新的變化。1990年代初期開始的中東和平進程使得部分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實現了外交正常化 。而1990年代中期開始的伊核危機使得美國和西方國家對伊朗施加了嚴厲的制裁和壓力 。這些因素導致了伊朗與以色列在地區政治和安全上的矛盾加劇,雙方在巴以問題、伊核問題、敘利亞內戰等問題上持有對立的立場,並進行了多次的軍事和情報對抗 。

伊朗與以色列背後的第三方

第三方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美國作為以色列的最大盟友,一直支持以色列的安全和利益,反對伊朗的核計劃和地區影響力 。而伊朗則與俄羅斯、中國、敘利亞、黎巴嫩真主黨等國家和組織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以對抗美國和以色列的壓力 。

這些外部勢力的介入使得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衝突更加複雜和難以化解。巴爾卡特的言論也反映了以色列政府內部的分歧和緊張。巴爾卡特是屬於內塔尼亞胡總理領導的利庫德集團的成員,該集團主張對伊朗採取強硬和激進的態度。

以色列內部分歧

而另一方面,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則屬於更溫和和務實的藍白黨,該黨與利庫德集團組成了聯合政府,但在許多問題上存在分歧。加蘭特在巴爾卡特發表言論前一天曾經呼籲與反對改革的人士開展對話,並建議暫停推動司法改革。

這一改革計劃旨在削弱最高法院的權力,並保護內塔尼亞胡免受腐敗指控。加蘭特因此遭到了內塔尼亞胡的解僱,並引發了以色列深夜爆發大規模抗議。

本文總結

綜上所述,以色列經濟部長巴爾卡特的言論是一個極端和危險的立場,可能會加劇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並引發更大規模的衝突和危機。他的言論也反映了以色列政府內部的分歧和緊張,可能會影響該國的穩定和安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