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時裝周See you again, 時裝設計師王海震:是回歸,也是啟新

福布斯 發佈 2023-10-24T05:02:46.672961+00:00

從今年9月的紐約時裝周到不久前剛結束的巴黎時裝周,我們已經看得眼花繚亂。而後,2024上海春夏時裝周又拉開序幕。上海時裝周之於本土時尚產業的意義,某種程度上,不亞於國際四大時裝周之於全球審美的洞察和塑造。

從今年9月的紐約時裝周到不久前剛結束的巴黎時裝周,我們已經看得眼花繚亂。而後,2024上海春夏時裝周又拉開序幕。上海時裝周之於本土時尚產業的意義,某種程度上,不亞於國際四大時裝周之於全球審美的洞察和塑造。

十年彈指一揮,作為國際時尚界風格獨具的東方標識,王海震和HAIZHEN WANG的故事,成為中國時尚發展的一個縮影。從倫敦到上海,是HAIZHEN WANG跨越八個時區走過的十年曆程,也是上海時裝周與一個中國設計師品牌鏈鏈相生、共探力行的春秋十載,連結著中國時尚產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王海震,時裝設計師、HAIZHEN WANG主理人

作為早期畢業於聖馬丁的獨立設計師,王海震在倫敦磨礪數年,憑藉著利落的剪裁和富有結構的廓形設計手法,他迅速在倫敦時尚界嶄露頭角。2012年他迎來了事業上的第一次高光時刻——榮獲享譽歐洲的「時尚邊緣大獎」(Fashion Fringe Award)。時任Burberry時尚總監的克里斯多福·貝利 (Christopher Bailey) 為他頒獎,稱他是「真正的全面型天才,既懂得裁剪,也了解商業,幾乎是與生俱來般的具備了行業所需的天賦」,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設計師。隨即,他創辦了同名時裝品牌HAIZHEN WANG,希望為那些獨立自強、優雅自信的女性設計屬於她們的「戰衣」。此後,Haizhen Wang獲得了登上倫敦時裝周官方發布會的機會。

2016年年底,王海震把Studio從倫敦遷回上海。他認為,上海和倫敦在一定程度上非常相似,都是充滿靈動感的國際大都市。此前王海震已是上海時裝周的常客,上海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圍給他提供了十分豐富的素材。漸漸地,王海震意識到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中產階級的壯大, 國人對於高級時裝的需求將日益強盛。

經歷了三年疫情的停滯,在今年的2024春夏上海時裝周秀場上,王海震乘風而來,宣布了一個新的開始。正如這一季的主題「See You Again」——向過去告別,迎接更燦爛的未來。

談及再次回歸的感受,王海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兩年的休整和反思讓我們更加堅信,時尚是一場永無止境的冒險。我們迎來回歸,將秉持初心,繼續探索、突破,為全球時尚愛好者呈現更多驚喜。」

HAIZHEN WANG品牌的回歸不僅是一場時尚復興,也是對中國設計的再次熱情表達。作為一位經驗豐富的設計師,王海震一直以來都在強調創造力與可持續性的平衡。新的時尚系列將繼續延續了這一理念,HAIZHEN WANG 2024春夏系列的設計靈感源自於對遊牧文化的自由追尋。王海震希望以遊牧為魂,在回顧九十年代與自我的同時,給予更為多元化的現代思考與想像。

HAIZHEN WANG 2024 春夏女裝系列時裝秀

在尋找遊牧之魂與回溯個人視角中探索摩登與古典的交匯,通過Nomadic cut來呈現復古與摩登的多元化。本季,設計師王海震通過弧度微妙的寬肩設計,強調上下比例,同時將重影、錯位、雷射雕刻等元素點綴其中,藉此凸顯女性曲線與律動。秉持著HAIZHEN WANG一貫以來的思索當下、挑戰陳規的理念,詮釋關乎與摩登時代高級成衣的多元解讀,賦予女性凌厲下的柔光。

秀場的音樂是設計技師王海震老友藝術家呂思斯專門為「很久不見」作曲——伴隨著古典樂和腳步聲,帶來「走在過去、走在當下、走向將來」的意境。而秀場的收尾曲,則是設計師在12年倫敦第一季的秀場曲子,具有特殊的意義。

HAIZHEN WANG 2024 春夏女裝系列時裝秀

舞台上,模特們展示的不僅僅是衣服,更重要的還有王海震對於女性美的解讀,有情境、有故事,充滿了畫面感,每一套衣服都是在詮釋女性的個性,傳達著自信、從容的都市態度,有種灑脫的美。

GabrielleChanel曾說:「時尚是建築學,一門關乎穿衣比例的學問。」誠然,時尚與建築諸多相似,都討論空間、比例、結構、圖案、節奏,甚至裝飾與材料。建築,如同服裝,是包裹在人身體表面的一種介質。時尚有潮流,服裝亦會與人的身體形成多樣的關係,時而貼合展現身體原本曲線,時而塑形強調個性與氣勢。當服裝與身體之間留有空隙,空間也由此而生,正如服飾並不會完全臣服於軀體,建築同樣塑造出各類多樣的空間,與人產生一種奇妙的聯繫。

王海震強調,設計一件衣服,其實並非畫一張圖紙然後打板呈現在你眼前那麼簡單。設計是需要一種立體感的狀態,你需要去研究面料和皮膚的關係,或者這件衣服在和身體接觸一個空間。「我曾經的導師和我說,設計服裝就和蓋房子一樣,人在這種空間裡的功能性和生活性,如何可以讓你感覺到舒適,研究的是一種人與空間的關係。服裝亦是如此,它是一個『行動的建築』,設計師需要去考慮人在這個小小的空間中穿著的各種感受。」通過極具張力的高級剪裁手法,王海震探索和考量著廓形線條與身體曲線之間的關係,藉助剛柔並濟的高級制式風格,結合當下的個性主張,傳達以「力量」為名的多元與平衡。

如果說品牌是服裝的皮相,那麼,設計就是服裝的靈魂,而面料則是服裝的風骨。一件成衣,如果沒有好的設計支撐,不過是「美則美矣,毫無靈魂」的空殼外套;同樣的,如果沒有好的面料打底,再好的設計也無法呈現高質量的品質。設計師既是創作者,也是面向市場的時尚品牌創始人,關注面料的本質源於對用戶的理解,即對穿著者需求痛點的響應。因此,面料對服裝本身來說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它決定了服裝的質感、造型感和舒適度。基於對工藝、面料、質感等細節的把控和專注,每年去巴黎看各種面料展成為王海震行程表上雷打不動的日程。

近幾年,隨著業內對於可持續時尚課題的日益關注和聚焦,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在關注面料可持續性,嘗試用自己的方式找到解決方法甚至將其作為可商業化的經營模式。王海震也不例外,不斷探索著可持續面料在時裝設計中的新突破。「我一直嘗試著去找這一類的供應商,但相對而言,可選擇的可持續面料供應商仍占少數。此外,材料本身的選擇也相對局限。時裝的設計、顏色和款式都是多樣化的,當你選擇可持續材料時,就要考慮到固色、舒適質感等要素。」既然走進了可持續面料這個新世界,那麼,探索的腳步就不會停止。

王海震曾說:「時裝設計師是只活兩季一年只活兩季的人。」但是現在的他,一直努力地試圖去改變這種狀態,不被這所謂的「兩季」束縛和禁錮。

「我會去做一些更靈活的迷你系列,」王海震告訴我們,」比如,你的用戶持續買了你的服裝幾年,他的衣櫥里都是你設計的服裝。這個時候或許離開你失去他不遠了。那麼,如何牢牢把握住你的用戶,就需要我們不斷地給予你新鮮感,煥新衣櫥和穿著靈感,這也是迷你系列所扮演的角色。」

倫敦,這座集復古優雅與現代時尚的城市,孕育了鬼才設計師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維維安·韋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等一眾頂級設計師。而麥昆則是王海震心中的偶像,麥昆的重要地位和影響力不僅體現在他的作品上,更體現在他對時尚界的顛覆和改革。他敢於挑戰傳統,突破束縛,他的設計作品展現出對衣物結構和線條的精湛處理,把結構剪裁融入設計里,塑造出獨特的身體比例和曲線美感。

浪漫的結構主義也深深影響了王海震。浸潤於中國時尚文化,他對於中西時尚的交流融合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表示,時裝設計既不能拘泥於自己國家的傳統,也不能完全模仿西方的設計風格。集合了傳統工藝、質感、細節、獨特面料、合身度,他的設計同時具備了創意和實穿性,在浪漫中加入硬朗的元素,精湛的工藝和剪裁,是他永遠不變的追求。

在打造HAIZHEN WANG 2023秋冬系列「About times」時,王海震將自己在倫敦的遊學和工作的經歷映射到設計中,承載了我在倫敦的無數回憶和遐思,也回顧了在他獨立創牌之前,還處在學生時期以及畢業後工作時期的人和事對他的影響。而這種影響於他而言,一定是受益終生的。在他看來,這是一場「融光之旅」,是回溯,亦是啟新。

「直到在我自創品牌之後,我也越來越發現他們對時裝理解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我自己的設計理念,所以在這裡會想要用這季來做一次回顧,在設計中體現與回溯了很多當時當地的想法。而這些影響猶如各種不同的『光』,代表著希望和生活的『光』。尤其是2022年處於疫情時期,更讓我聯想到了倫敦留學時的點點滴滴,聯想到那時單純的狀態。」王海震分享說。

於是,在這一季中,疊穿、錯搭成為了主旋律,每一件看似很普通的衣服,卻能穿出另一番味道。同樣,我也們看到了慵懶、自由的狀態,看到王海震為我們描繪的一個個愜意的英式生活場景和當地文化:在倫敦街頭隨意坐下來喝一杯咖啡,或是二手商店順手挑選了幾套二手衣……

如果說,曾經王海震的用戶畫像是一個具象的大女人,那麼現在,這個女人的形象增添了幾分柔和,女性元素和豐富的元素不斷加入設計中,更貼近生活、貼近大眾。這或許是王海震在設計理念中最大的改變,「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設計是自己的一廂情願,一味地跟著自己的喜好設計出發,卻忽略了市場的需求和口味。太過於具象的女性形象往往是遠離生活的,普通人很難駕馭,因此你的受眾市場越做越窄,與核心消費人群也漸行漸遠。」王海震感嘆道。

時尚潮流,潮起潮落。在創立品牌後,以歐美為主導的時尚圈,潮牌以「碾壓」之勢席捲了成衣時裝市場,用王海震的話來形容「那時即使在處於多元化的倫敦,似乎也被一種風格固定了。當人們對服裝消費需求全部轉向它時,我曾陷入了迷茫,這給我帶來了非常大的打擊和影響。」但即便如此,王海震始終以冷靜、果敢和深邃的目光,堅持著自己對設計最初的那份熱情。

「時尚是跟隨潮流,風格則是成為你自己」,美國著名設計師奧斯卡·德拉倫塔的這句話或許是對時尚圈流行易逝最好的註解。現在的王海震,正希望尋求一種平衡,一種商業與設計之間的平衡。「一個設計師品牌的建立,往往需要相對比較成熟的體系和狀態,不斷探索,破舊立新,我與消費者建立起情感的聯繫,使他們對我的每一件作品都能產生發自內心的真實反應。」

今秋,品牌在2024春夏上海時裝周新天地秀場的發布,是繼2021年HAIZHEN WANG十年大秀後的新一季秀場呈現。這既是品牌步入第二個十年後的首場大秀,也是HAIZHEN WANG與上海時裝周攜手的第十個年頭。

中國時尚產業在經歷「野蠻生長」之後也逐漸步入了新的階段。近年來,面對飛速變化的國內市場,設計師品牌、消費者與買手店都在加速成熟。王海震認為,隨著時尚市場的行業「泡沫」逐個消解,國內市場對獵奇與新鮮感的狂熱追尋時期已經過去,在「大浪淘沙」之後,消費者認知度的提升與社交媒體時代的開啟,一方面,具有市場識別度的優秀設計更容易通過各種方式「出圈」,另一方面,市場大環境處於一個冷靜與密集觀望的狀態,這是當下一定時期的「常態」。

無論市場如何變化,王海震的創作都保持了一貫高識別度的設計和穩健的品質。對於未來,這個在倫敦磨礪多年、在時裝圈摸爬滾打了十多年的設計師,希望可以建立起一個更完善的零售體系,在市場保有忠誠度和活躍度。王海震相信,只有帶著與時俱進的視角,理解時尚文化更深層次的內涵,從而創作出屬於擁有這個時代印記和市場記憶的優秀作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