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個老友,聊起最近身邊越來越切身感受到的失業...

熊沾沾 發佈 2023-10-24T19:52:12.652065+00:00

今天和一個老友,聊起最近身邊越來越切身感受到的失業問題。如果說上半年關於裁員失業的嚴峻性,還停留在新聞上,那麼下半年,我們確實感受到失業發生在自己的周圍。她的一個老同事,今年43歲,財務崗位,被裁。找工作半年了,基本上沒有面試。

今天和一個老友,聊起最近身邊越來越切身感受到的失業問題。

如果說上半年關於裁員失業的嚴峻性,還停留在新聞上,那麼下半年,我們確實感受到失業發生在自己的周圍。

她的一個老同事,今年43歲,財務崗位,被裁。

找工作半年了,基本上沒有面試。

我忽然就想起一個好奇了很久的問題——HR也是普通上班族,她們在裁員時感覺是什麼?

老友說了一個觀點,頗為新穎。

她經歷過一次較為友好的裁員,公司完全遵守勞動法, 所以工作推進還算順利。

但即使這樣,執行這個項目的兩個年輕人事,壓力大到回家爆哭。

為什麼呢?

面對即將被砍掉的同事,其中不少還是私交不錯的朋友,但在這樣的場景下,工作是工作,私交是私交。

沒有什麼人情可講。

不少同事面對裁員,非常牴觸,情緒崩潰。

最先承擔這種崩潰帶來的攻擊性,就是HR。

她很是理解,當時這家企業不得不走裁員你這條路。

那還是2018年。

公司已經三個月發不出工資了。

再過幾個月,可能社保都無法按時繳納。

所以公司決定長痛不如短痛,直接裁員。

裁員過後,剩下的幾個老員工,和老闆一起,一個人當工作三四個人用。

艱難熬到現在,這家公司現金流盤活了,能生存下去了。

自此,公司對新增人手非常謹慎,就怕什麼時候熬不下去,又得再來一次裁員。

她表示她在的這家小公司,當時的裁員就是正確的決定。

公司不能絕對不可能背負平庸的道德感。

什麼是平庸的道德感?

那就是絕對不能為了短期利益,犧牲掉長期利益。

公司的長期利益是求存求活,不能倒下

那麼就只能犧牲掉短期利益,削減三分之二的員工,延長生存周期。

HR要裁員,從個人情感上,也不好受。

但工作就是工作。

HR裁員更加悲催的一點是,她們最後還有可能自己幹掉自己。

但這些都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當然,她表示HR在裁員過程無需有太多平庸的道德感,還是有條件限制。

一是企業裁員,遵守規定,而不是想方設法為難人。

二是企業裁員不是跟風行為,而是出於經營需要。最怕那種看著公司條件還可以,就隨便招人,感覺不行時立馬各種刁難藉故,那種公司肯定是禍害。

後一種情況,別說普通打工人要遠離,就是專業人事,也鄙視得很。

2010年之前,還屬於外企在國內的黃金時期。

2007年,有一本職場小說《杜拉拉升職記》,非常火。

這本書後來還被影視化,分別拍攝了同名電視劇和電影。

《杜拉拉升職記》講述的就是杜拉拉如何從一名普通的行政,成長為企業高管的勵志故事。

杜拉拉升職中最為重要的兩個節點,就是杜拉拉從行政轉崗到HR,經歷了辭退員工以及當下薪酬經理。

可見,裁員對於普通上班族來說,是人生危機;於HR來說,也是一道職業必經門檻。

說起來,除了《杜拉拉升職記》,已經多年沒有碰到類似讀起來酣暢淋漓的職場小說了。#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