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寫作,一個月上稿5篇,只需掌握3點

湯小小輕鬆高效寫作 發佈 2023-10-26T08:37:53.204298+00:00

文/向芝後台回復「聽課」,聽免費課程後台回復「寫作」,加入寫作群大家好,我是湯小小點評提高班的學員向芝。報名提高班一個月以來,我一共上稿5篇。雖然這點成績,對很多大佬寫手而言微不足道,但對於我這種寫作小白來說,卻是一種激勵和鼓舞。讓我知道,靠著一部手機,一篇文字是真的可以賺錢的。

文/向芝

後台回復「聽課」,聽免費課程


後台回復「寫作」,加入寫作群


大家好,我是湯小小點評提高班的學員向芝。報名提高班一個月以來,我一共上稿5篇。


雖然這點成績,對很多大佬寫手而言微不足道,但對於我這種寫作小白來說,卻是一種激勵和鼓舞。讓我知道,靠著一部手機,一篇文字是真的可以賺錢的。


現在我把自己寫作時遇到的問題和摸索出的經驗,分享出來。希望能對同樣熱愛文字的小夥伴兒,有所幫助。



01

追求完美主義,遲遲不敢動筆

我在一家公司當文員,雖然職業中有個「文」字,也看過幾本小說,卻從沒寫過一篇完整的故事文。

想到每次,讀到小說中描寫的精彩之處,我都驚嘆於作者的才華。以前,還曾夢想提筆成為一名作家。

眼下卻連一篇故事,都沒寫過。我一張臉真是紅了又紅。

一次,我刷手機的時候,偶然看到了湯老師學員的分享稿,有很多小夥伴兒通過系統的學習,賺到了稿費、找到了更好的工作、或者以文為生,有了一份穩定且不菲的收入。

我頓時來了興趣。

通讀了多篇後,我立馬報名了故事班。

班級里的小夥伴兒很積極,有的會把老師講的內容,做成思維導圖分享出來,有的課程還沒結束就上稿了。

我猶猶豫豫的,怕寫出來的文字太稚嫩,招人笑話。又怕交的作業,被老師指出一大堆問題,會打擊自信心。

就這樣,我在前怕狼後怕虎的不安狀態下,結束了我的故事班之旅。

學習了一個月,愣是沒憋出一個字兒。

我本來想放棄,但轉念一想,為啥別人能洋洋灑灑地寫一大篇,還能賺到稿費?人家能學好,我咋就一個字兒也寫不出來?

不,我不甘心。

於是,我咬咬牙,又報名了一期點評提高班。

我選的是楊不悔老師的課程。

不悔老師採用的是「春風化雨式」的教學方法。開營第一天,老師說不用做自我介紹。讓我們交一篇作業,她會根據作業情況,評判我們的文字基礎和當前的寫作狀態。

我一下子就沒有了,上學時站起來自我介紹的緊張和侷促。

讓我覺得,這樣的班級,非常適合我這種社恐人士的加入。

但是,基於在故事班提到的那兩點原因,我仍然沒有動筆。

後來實在呆得不好意思了,又怕老師問我為啥沒交作業,我這張臉會再次紅上一紅。

為了避免這種尷尬的情況,我把以前的課程,還有不悔老師講的小課,連夜整理、研磨了一遍。

又看了幾期金牌調解,搜羅了幾個感興趣的素材,寫了一篇小故事,硬著頭皮交了上去。

沒想到,老師建議我直接投給三月魚老師。

我聽了,簡直喜出望外,大受鼓舞。

我又一連寫了幾篇,在不悔老師的建議下,都投給了魚老師。不僅全部留用,而且往往都是第一天投稿,第二天就發在了公號上。

讓我體驗了一把,自己寫的文字被人閱讀和點讚的感受,既賺到了稿費,虛榮心又被小小地滿足了一下。

還讓我意識到了,現在公眾號普遍缺稿。只要能寫出符合平台調性,讓編輯滿意的稿子,就能讓自己寫出的文字迅速變現。

02

研究平台調性,精準輸出文字

公眾號的類型多種多樣,光是收稿家長里短、婆媳關係的公號就有很多。但細分之下,每個帳號的風格和故事類型又有所不同。

這就需要研究每個平台的調性,不要寫完了,再根據文章找合適的平台,這樣過稿的概率很小。

就像女貞老師說的,不要提著鍋蓋找鍋子。要先造好一口大鍋,再根據鍋子的尺寸,製作適合的鍋蓋。

我寫稿之前,都會仔細閱讀這個公號上,至少十篇的原創文章。這樣不僅能摸清當前的收稿風格,還能了解編輯的喜好,增加中稿的機率。

這樣一來,雖然前期會花費一些時間,但能提高後期的中稿率。

畢竟「磨刀不誤砍柴工」,總比一上來就洋洋灑灑寫上一大篇,最後因為字數或文風不符,被據稿,甚至投出去便石沉大海,杳無音訊要省事兒呀。

而且寫的時候,不要三心二意,吃鍋望盆。在一家上稿之後,就馬上轉投別家,成功後,再立馬投稿另一家。

因為每家編輯的喜好不一樣,收稿風格都有所區別。頻繁地換投平台,不光會消耗自己的精力,還會擾亂自己剛剛熟悉的寫作風格。什麼都想要,結果只會什麼都抓不住。到時候顧此失彼,豈不是得不償失?

我建議,在一家穩定上稿之後,再去嘗試別家。就像一棵大樹,先長出了強大的樹幹,才能蔓生出許多翠綠的枝條。一座房子,只有先打好地基,才能繼續添磚加瓦,採買家具。

03

分解目標

在一次馬拉松比賽中,有記者採訪冠軍獲得者,問他有什麼秘訣?

他說,每次比賽前,他都會把路線仔細看一遍,並標記好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是房子……這樣從起點,一直標記到終點。

比賽開始後,他奮力沖向第一個目標,到達後,又向第二個小目標衝刺。就這樣,幾十公里的賽程,被他劃分成了幾個小目標,最後輕而易舉地跑完了全程。

起初,他並不懂得這個道理,只把四十公里外的終點,當成他唯一的目標。結果,只跑了十幾公里就疲憊不堪,因為他被一眼望不到頭的遙遠路程給嚇到了。

寫作時,我們也可以採用這種方法。比如要寫四千字,就可以上午寫兩千字,下午寫兩千字,熟能生巧,以前需要花一天寫完的文章,以後可能只需要幾個小時或幾十分鐘。

總比一想起要寫四千字,就一個頭兩個大,遲遲不敢動筆,最後一個字不寫的要好。

要掙一百的稿費,可以先從小號寫起。從三十塊到五十,再到一百,甚至更高。

目標太大,實現起來就困難,目標小了,實現起來就容易許多。

但再多的經驗,再多的分享,總結起來,也只有一個字。

就像余華老師說的,很多人問我怎樣才能成為一個作家?我說只有一個字——寫,除此以外沒有別的方法。

寫就像是人生里的經歷,沒有經歷就構不成你的人生,不去寫的話不會擁有你的作品。

尤其像寫作,這種三天不練手生的,更需要多寫、多寫、再多寫。希望我們都能動筆寫起來,多多寫作,多多上稿。


作者介紹:

向芝,湯小小寫作班學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