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岷江|與大江同行 釀杯中風景

酒視界 發佈 2023-10-26T10:57:26.321658+00:00

與江同行,與美共情。10月20日至26日,由四川經濟日報社和五糧液共同主辦的「大江之韻·探尋岷江」主題調研採訪活動,從海拔3727米的弓槓嶺啟程,調研採訪團一行親歷雪山草地的凜冽、見證天府之源的恢弘、追尋三蘇故里的氣質、觸摸千年古剎的禪意……岷江奔流,孕育沿途星羅棋布的美景。

與江同行,與美共情。

10月20日至26日,由四川經濟日報社和五糧液共同主辦的「大江之韻·探尋岷江」主題調研採訪活動,從海拔3727米的弓槓嶺啟程,調研採訪團一行親歷雪山草地的凜冽、見證天府之源的恢弘、追尋三蘇故里的氣質、觸摸千年古剎的禪意……

岷江奔流,孕育沿途星羅棋布的美景。

美景之韻,與江水順流而下成就美酒。

美美與共,構建千年不息的中式美學。

以探尋一杯酒的「身世」出發,在遇見一站又一站美景的過程中,美的意境與酒的韻味已逐漸融為一體,成了能端在手中、品於舌尖、沁入心脾的杯中風景。

看岷江「釀」出的美景

迎著江風,行至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頭大與山高,足寬踏浪濤」的樂山大佛矗立岸邊,平靜地俯看歲月隨長河滾滾而逝。

調研採訪團一行不禁發問:1310年前的古人為何要在江邊築造佛像?

史說,唐代時岷江水流湍急,船隻經常被暗流淹沒。為此,朝廷建造一座大佛來鎮壓和穩定河流,越是江風呼嘯、江水咆哮的時候,越展現了大佛的威嚴。千年來,在大佛的注視和庇佑中,岷江水變得更風平浪靜,長久潤澤著江邊的樂山城。

如今,岷江畔的樂山大佛,作為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迎來世界各地遊客遊覽,成了舉世聞名的景點。

水孕萬物,岷江孕育的景色,不止樂山大佛。

「從地理上看來,成都平原與川西高原的過渡地帶,存在著中國罕見的氣候地理單元——華西雨屏帶。岷江上游正在雨屏帶上,因優越的生態條件,保障著生物多樣性,也造就了奇妙的自然景觀。」中國作家協會散文委員會委員、副主席蔣藍說,因著大自然的加持,岷江流域誕生了多種類型的景觀,又因為人類智慧的稟賦,錦上添花地塑造出更具特色的美景。

綠色的四川盆地里,岷江宛如一位技藝精湛的「釀酒大師」,穿過群山峻岭、草原花海、城市村寨、沃野平疇,「釀」出了九寨溝、黃龍、都江堰、青城山、金沙遺址、杜甫草堂、武侯祠、三蘇祠、峨眉山、流杯池等令人「沉醉」的自然文化美景。

慷慨的岷江,一江奔流直抵終點,一路沿途猶如「天女散花」般「釀造」著美景。

在岷江的盡頭、長江的起點——宜賓三江口附近,坐落著五糧液「十里酒城」,位於五糧液產業園區中軸線上的酒聖山被酒香縈繞,相距不遠的安樂神泉是經典的中國古典式園林景點。不僅如此,作為4A級旅遊景區,五糧液園區里還有全球最大的單體釀造車間、候鳥歡棲的環保生態濕地、年代久遠的古剎遺蹟等文化旅遊資源點綴其間。

這,或許是735公里長的岷江所「釀」出的「醉」美景色。

品酒中「承」載的意境

景色之美,歷經數千年而更顯韻味。

白酒之美,傳承逾千載而愈發沉醉。

「千年美景一席畫,千里江水一杯酒。」站在岷江之畔,吹著徐徐江風、看著粼粼江面,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成都作家協會副主席凸凹有感而發。

同樣因景而「沉醉」的,還有五糧液公司的酒文化研究員李小林。「因為人們美學鑑賞能力有差異,所以眼裡看到的美景也不盡相同。同樣的,釀造一杯美酒,也考驗著釀酒師、調酒師等關於美的藝術修養。」在她看來,酒體的顏色是蘊含歷史韻味的美景、白酒的風味是極具層次感的美景、酒瓶的設計是彰顯藝術感的美景……「五糧液人將其對於美的理解融入酒中,希望每一位酒客飲用時,心中都能浮現獨特的美景。」李小林說。

如今,站在岷江終點,回望五糧液的釀造史,我們能看到從盛唐的「重碧酒」,到宋代的「姚子雪曲」、明初的「雜糧酒」,再到1909年提議「雜糧酒」更名為「五糧液」,這杯「大國濃香」在傳承中不斷創新,在創新中不斷傳承,一脈相承逾千年,持續釀造著杯中的好風景。

以岷江沿線的一幅幅美景為坐標,以岷江水釀造的一杯杯美酒為載體,感知經歲月滌盪,仍生生不息的美。

美景,令人心醉;美酒,讓人沉醉。

李白在《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裡寫到,「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在岷江畔端起一杯酒,735公里長的江水串聯起來的美景,似乎也長久地倒映在了酒杯里。

(川經瞭望記者 唐千惠 喬薇 文/圖 趙丁/海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