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越戰爭,越南國防部統計的戰績和損失

南疆烽煙正十年 發佈 2023-10-26T16:12:09.547468+00:00

在這前一天,廣州軍區第55軍攻克了越南北部戰略重鎮諒山市,從戰略上形成了威逼越南首都河內的態勢。根據越南國防部的統計,在戰爭的第一周,6個邊境省份的武裝力量消滅了中國軍隊16000人,這一數字在2月28日繼續上升到27000人,在中國軍隊開始撤軍的3月5日繼續上升到45000人,截至3月18日戰爭暫時結束時,越南主力部隊、地方部隊、武裝公安和民兵的戰績是:斃傷俘62500人,消滅和重創3個團、18個營, 摧毀280輛坦克裝甲車與270輛卡車,115 門大炮和重型迫擊炮,繳獲了大量武器。

1979年3月5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的第17天。在這前一天,廣州軍區第55軍攻克了越南北部戰略重鎮諒山市,從戰略上形成了威逼越南首都河內的態勢。就在世界輿論紛紛猜測解放軍下一步將採取何種攻勢時,3月5日傍晚,從北京傳出一個爆炸性新聞:新華社奉中國政府之命發布聲明稱,解放軍從即日起主動從越南撤軍。

聲明表示:「由於越南侵略者不斷對我國進行武裝挑釁和入侵,中國邊防部隊自2月17日起,被迫自衛還擊,現已達到預期目的」,因此「中國政府宣布,自1979年3月5日起,中國邊防部隊開始全部撤回中國境內」。聲明同時強調:「在中國邊防部隊撤出以後,不得再對中國邊境進行任何武裝挑釁和入侵活動」,如果出現上述情況, 「中國方面保留繼續自衛還擊的權利」。

香港《新報》發表題為《兩個星期的戰爭》的社評,分析解放軍為何在攻取諒山之後主動撤軍。社評說,據報解放軍大軍於3月2日攻陷諒山,抵達香港的北京消息說,越南侵略軍在還擊下已經受到應有的教訓,軍委已決定使這場戰事在兩星期內停火。前昨兩日,香港兩電視台已開始連續播映中國進軍越南實況,這套戰爭紀錄片,相信是由北京方面正式公布的。據實看來,中越邊境的「兩個星期戰爭」就在「諒山大捷」的勝利聲中宣告打完。

何以北京要打下諒山才肯停手?我們以為主要有兩個大理由:其一,軍事理由:北京必須取得整個戰場的全面控制,始可能安全撤兵。因為行兵遣將,面對蘇越死敵,進固然不易,退可能更難。觀察目前的戰地形勢,北京由越北的老街,而河江、而高平、而芒街,整條戰線作漁翁撒網式的深入;然後,調集重兵突破諒山,把可能來自河內的軍事反撲的一切通路完全切斷。在這情勢下,北京始能「進可攻,退可守」,而絕無被敵包抄、合圍的危險。

其二、政治理由:一舉打下舉世知名的諒山省城,對金邊陷落後北京反霸(抗蘇)的聲威,實具有比軍事戰績高出百倍的政治作用。最妙的是,莫斯科方面剛要北京「立即撤兵」,北京卻下令攻占諒山,這在政治上可視為一場舉世喝彩的大勝仗!我們相信,北京最高明的計劃就是打下諒山後主動停火。

面對中國方面主動撤軍的舉動,越南方面的反應令人吃驚。就在新華社聲明發布幾個小時之後,晚上10點從河內傳出一個大新聞:越南實施全國總動員。越南國會常務委員在主席長征的主持下,舉行特別會議,按照政府會議的建議作出決定,「一、在全國總動員。一切法定適齡公民,都要按政府會議的計劃加入各種武裝力量。動用一切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以保證救國抗戰的需要。二、政府會議有具體的計劃和措施,以實施這次總動員。」

越南主席孫德勝按照法定程序,根據國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發布了主席令,「在全國總動員,以保衛越南社會主義祖國。」 越南政府會議緊隨其後,通過了「實現全民軍事化、全民武裝、保衛祖國」的決定。這一決定於3月7日在《人民軍隊報》上刊登,主要內容是:

所有男女青壯年都必須參加民兵組織(鄉村為游擊隊,城市、機關、廠礦、學校等為自衛隊),遇到戰事隨時準備戰鬥和為戰鬥服務;機關、企業、工地、農場、林場實行10小時工作制,其中8小時從事生產勞動或工作,2小時軍事訓練;中學生和大學生除了學習文化和專業知識外,每天還必須用2小時學習軍事或者執行站崗保衛任務;各單位必須制定作戰計劃,重點目標實行24小時值班制。

日本《東京新聞》刊登該報記者高橋正的一篇述評,題目是《(越南)內心認為正合己意而順水推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河內在中國軍隊已經宣布撤軍的情況下還要實行總動員的真實目的:是為了加強對越南國內的控制。

述評指出:實際上,5日河內下達了總動員令,現在看來,是由於中越兩軍的諒山攻守戰已經完全越過頂峰,下一步就面臨河內攻守戰這樣的危機,因此,當天中國發表撤兵的消息,對河內來說,表面上裝著疑心生暗鬼,但內心裡勿寧說感到得了大救。

出兵寮國、出兵柬埔寨,繼之對中國作戰。龐大軍費開支對於由於遭受洪水、糧食欠收而苦於戰後復興和國內建設落後的越南來說,是一個過重的負擔,是一個勢必引起國內動搖的嚴重問題。總動員令也包括有防止這種動搖於未然的含意。由於中國的撤兵,河內可能會把總動員令這個「高舉起來的拳頭」完全轉用於國內,而不是中國。

從3月5日開始,中國的撤軍行動與越南的全國總動員同步進行,至3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全部撤回中國境內,為這場短暫而激烈且意義深遠的邊境局部戰爭按下了暫停鍵。(越南方面定義的結束時間是3月18日,也就是在高平省原平縣明心鄉被圍攻的50軍150師448團2營以及1連、8連最後失敗的時間)

根據越南國防部的統計,在戰爭的第一周,6個邊境省份的武裝力量消滅了中國軍隊16000人,這一數字在2月28日繼續上升到27000人,在中國軍隊開始撤軍的3月5日繼續上升到45000人,截至3月18日戰爭暫時結束時,越南主力部隊、地方部隊、武裝公安和民兵的戰績是:斃傷俘62500人(其中俘虜260人),消滅和重創3個團、18個營, 摧毀280輛坦克裝甲車與270輛卡車,115 門大炮和重型迫擊炮,繳獲了大量武器。

越南自身的損失是:部隊幹部戰士傷亡3萬餘人,數以萬計的平民在戰火中喪生。高平、諒山、老街、柑塘4個大城市幾乎被完全摧毀,320個鄉鎮、735所學校、428家醫院和衛生所、41個農場、38個林場、81個工廠和礦山被摧毀。40萬頭牛被殺或被劫走。在6個邊境省份的350萬人中,約有一半人失去了房屋、財產和謀生手段。戰區大部分建築物,包括房屋、橋樑、公路、鐵路被炸毀……

查閱解放軍戰史資料,在1979年對越作戰期間,共有7814人犧牲,955人失蹤,23586人負傷,合計戰鬥減員32355人。越南國防部宣稱的戰績誇張了近一倍。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微信公眾號:南疆烽煙正十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