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結束不久,慈禧不顧國家負債纍纍的慘澹局面,...

黑句本 發佈 2023-10-27T10:49:13.901638+00:00

甲午戰爭結束不久,慈禧不顧國家負債纍纍的慘澹局面,鋪張浪費,大修自己的陵寢。在這場大修計劃中,她有一個小小的舉動給後人留下了口實。

甲午戰爭結束不久,慈禧不顧國家負債纍纍的慘澹局面,鋪張浪費,大修自己的陵寢。在這場大修計劃中,她有一個小小的舉動給後人留下了口實。

慈禧陵隆恩殿前的丹陛石原先雕有壁虎,而壁虎舊稱「守宮」,是製作守宮砂的原料。傳說過去用硃砂將壁虎餵大,然後將其屍體搗爛後製成守宮砂,點在女童的手臂上,日後若顏色消褪,說明已喪失童貞。所謂守宮砂,後來就成了檢驗女子貞潔與否的「試金石」。

民間傳說,慈禧看到丹陛石上的「守宮」圖案時勃然大怒,認為這是在譏諷她不守婦道,於是命人換掉這塊石雕。其實,「守宮」圖案在清陵石雕上很常見,並非專門針對慈禧而來。因新換的丹陛石上沒有「守宮」圖案,這反倒勾起世人的浮想聯翩。

死的時候,慈禧才二十七歲。一個女人這麼年輕就守寡,手中又掌握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在漫漫歲月中,她怎可能耐得住寂寞呢?

關於慈禧「穢亂宮闈」的傳聞,最早有一本《西太后全史》流傳很廣。這本書說,慈禧的父親和榮祿的父親是至交好友,於是定了兒女親家,把慈禧許配給了榮祿,而且還有信物。後來慈禧的父親死在安徽,家道中落,家裡很窮,榮祿的父親看不起她家,就把婚約毀了。慈禧和榮祿因為有過這麼一段關係,慈禧還為榮祿墮過胎,加之權力自古就是春藥,後來慈禧就穢亂宮闈,鬧出了很多烏七八糟的緋聞。

在男權社會裡,對一個女人的惡毒中傷,最有效的武器莫過於說她不守婦道。在所有關於慈禧「穢亂宮闈」的傳聞中,最生猛的大概要算英國人埃蒙德·巴恪思。這洋鬼子寫了一本書,叫《太后與我》,一經面世,曾轟動無比。

在這本號稱「當代《金瓶梅》」的所謂歷史小說中,慈禧被描繪成一個淫蕩無比甚至性心理變態的女人,一生擁有過無數情人,夜裡還跑到宮外的男同性戀場所看表演,六十九歲時與三十二歲的男同性戀者埃蒙德·巴恪思開始秘密情人關係,最後死在了袁世凱的槍口之下······

埃蒙德·巴恪思說他第一次見到慈禧是在1902年的5月,此後又見過幾次面,1904年8月8日接到李蓮英送來的短箋——「今晚來園,有要事」。

當晚在李蓮英的安排下,他服用了宮中春藥,然後像男寵一樣得到慈禧的「寵幸」,他們之間的情人關係直到1908年慈禧死後才終止。

慈禧與榮祿,深宮內幕,政治謠言的味道很重,蔡東藩先生認為儘是污衊不實之詞;《太后與我》,更像是自閉的同性戀洋鬼子的淫穢想像,他的那種褻瀆心理,不僅病態,而且令人作嘔。

事實上,在外國人面前,慈禧的自尊心很強,而且非常保守。

慈禧曾說過:「外國人固然也很好,有他們自己的規矩,可是在禮法上講起來,他們總不如我們。我也許很保守,因為我尊敬我們的習慣。在我活著的時候,不願意看見人家來變更它。」

1903年在接見美國海軍提督夫婦時,慈禧特命人提前將寢宮陳設徹底變樣,將桌上的玉佛等玉器換成鐘錶,將她最心愛的梳妝檯藏起來,以免這些聖潔之物讓洋鬼子褻瀆了,待洋鬼子走後立即恢復原樣。

試想,一個連寢宮都不願讓洋人褻瀆的女人,怎會那麼放蕩地讓洋人猥褻玉體呢?

雖然關於慈禧「穢亂宮闈」的傳聞有諸多不可信的地方,但坊間老百姓還是盛傳她與宮中太監有「醜事」,有時候她還會從民間搜羅玩物,秘密弄進宮中,玩完了就弄死。

有一段時間,慈禧與安德海的「醜事」傳得很兇,說安德海非但不是太監,而且還是秦朝嫪毐一樣的奇人。

這段傳聞後來被山東巡撫丁寶楨闢謠了。

安德海擅自出宮,被丁寶楨處死在山東地界後,丁寶楨特意將安德海的屍體示眾三日,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向世人證明安德海是真太監,藉此還慈禧清白。

安德海之後的總管大太監李蓮英,後來也是慈禧的緋聞對象。

坊間有傳聞,說李蓮英半夜經常以倒水的名義爬進慈禧寢宮,然後怎樣怎樣。

這些說法,曾遭到老宮女們激烈抨擊。

老宮女何榮兒曾經介紹說,宮中的太監,一年要驗一次身,這是敬事房兩百多年的規矩。每年驗身的時候,敬事房裡也準備有刀兒匠,是刷茬用的,根本不可能有假太監。

留宿外人,也不可能。

整個皇宮,連皇帝在內只有八名男子,其中乾清門侍衛四名,奏事官一名,御醫兩名,均有太監監視。清宮門禁森嚴,就連最僻靜處亦不敢留男子住宿,因有連坐殺身之禍。

說到慈禧,她的身邊常年有十幾個宮女跟著,將一個大活人抬進來,根本沒地方藏。

有人認為宮女太監的說詞不可信。

宮牆再高,宮門再嚴,也關不住欲望,況且還是慈禧老佛爺的欲望。

但如果你關注到一些細節,可能會改變這種看法。

有宮中太監回憶,慈禧愛看楊小樓唱戲,有幾次,聽的入迷,想借打賞的機會拉一下楊小樓的手,結果因為宮中規矩,都沒能如願,還不能講出來。

再看慈禧的寢宮,那種壓抑,也不像是偽裝出來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