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遊樂園、籃球場……什麼塑造了我們的城市生活?

三聯人文城市 發佈 2023-10-27T17:44:16.537364+00:00

我們的城市需要什麼樣的公共空間?公共空間如何塑造城市生活?當數字空間日益成為我們生活的平行世界,線下的公共空間還有力量嗎?在「流動的公共」的主題下,2023年第二屆三聯人文城市獎開啟。本屆人文城市獎下設公共空間獎、建築貢獻獎、社區營造獎、生態友好獎、城市創新獎五個子獎項。

我們的城市需要什麼樣的公共空間?公共空間如何塑造城市生活?當數字空間日益成為我們生活的平行世界,線下的公共空間還有力量嗎?

在「流動的公共」的主題下,2023年第二屆三聯人文城市獎開啟。本屆人文城市獎下設公共空間獎、建築貢獻獎、社區營造獎、生態友好獎、城市創新獎五個子獎項。

2023年5月,65位城市、建築及人文領域代表人士針對五個子獎項進行了提名,最終產生有效提名項目192個。6月至7月,10位建築及規劃界權威專家組成初審團,每位評審對單個子獎項進行獨立投票,經由指定計票機構普華永道中天對票數進行統計,產生每個子獎項的前五名(含並列)、共計27個入圍項目。

7月到9月,7位建築及文化界權威專家組成的終審團對27個入圍項目進行了實地考察及終評。各獎項最終獲獎名單將在10月26日於成都舉行的2023第二屆三聯人文城市獎頒獎典禮現場揭曉。

滑動查看更多活動信息

與考察同步,我們邀請7位終審評委置身城市裡的公共空間,從各自的視角出發,分享他們對於城市、城市中的公共空間以及「流動的公共」的觀察和思考。

第二屆三聯人文城市獎終審團主席張永和在復古男裝店,向我們介紹了城市裡的小店和小眾文化。

來自英國的迪耶·薩迪奇(Deyan Sudjic)是倫敦設計博物館名譽館長,也是一名建築評論家。置身今日美術館的展場裡,他與我們分析了博物館在城市生活里的作用,更討論了描摹城市的語言和媒介的疊代。

戴錦華來到了電影院。作為大眾文化和電影史論研究者,在她看來,誕生於20世紀的電影藝術完善了都市文化,觀影的過程亦像是城市生活的隱喻。

文化研究學者汪民安來到了胡同里的一間理髮店。他援引哲學家德勒茲的「褶子城市」的概念,強調城市應該向光打開,也應保留隱秘褶皺。

人類學家項飆來到了菜市場,在他看來,菜品的顏色、氣味乃至環境中嘈雜的質感一起,營造了對當代城市生活相當重要的「附近」與空間感。

建築及城市評論家周榕來到了兒童成長中心,他回憶了自己的童年時光,感慨如今的城市太缺乏讓兒童釋放天性的空間。

第二屆三聯人文城市獎終審、組委會主席李鴻谷來到了露天球場。在他看來,身體是感受空間的方式,也是形成公共性的路徑。

10月16日起,我們將跟隨第二屆三聯人文城市獎與雎安奇工作室共創的7支短片,與終審團成員一起觀看城市中的公共空間。以下是他們的部分分享——

終審團主席|張永和

非常建築創始人、主持建築師,美國建築師協會院士,MIT榮休教授

我喜歡的城市文化生活圍繞一個「小」字:即走過一條小街,找到自已感興趣的一個小角落——小劇場、小書店、小咖啡館、小服裝店。

我覺得即便是城市裡的一間小店,也是挺有意義的一件事。一個人生活在城市裡,並不是僅僅要和其他人生活都一樣。有大眾喜歡的東西,也有很屬於一個比較小的人群、小眾的愛好。在逛街的過程中,即便並不走進任何一家商店,仍然可以沿街通過櫥窗發現很多有意思的、跟自己原來喜好不一樣的東西。

比如近些年,我在逛街的時候能看到很多年輕人穿漢服。一開始是偶爾能看到,我覺得可能是幾個小朋友出去拍照穿。後來我發現遠遠不是這樣,有很多人穿,而且還因此培養了做漢服的工業。

有一次在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我看見一個女生穿著漢服。我就問她:你是偶爾穿還是經常穿?她的回答是每天穿。實際上,她已經給自己創造了一種生活方式。這其實還是挺讓我感動的。所以今天,我們可以選擇漢服,也可以選擇現代的服裝,也能在街邊的小店裡買到復古的、改良的衣服。這些小店我覺得帶來的是一種真正的城市生活和城市文化的活力。小眾加小眾,加在一起就創造了城市文化的極大豐富。

終審團成員|迪耶·薩迪奇(Deyan Sudjic)

作家,評論家,策展人,英國倫敦設計博物館名譽館長

作為一名博物館館長,我一直認為博物館在城市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過去50年裡,博物館建築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浪潮。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決策者和管理者看到了文化在創造城市生活方面的作用。但我需要指出,博物館不能成為一種政績。博物館有自己的生命,它的存在是為了藝術家與公眾之間的交流,它不應該被視為讓城市更出名的手段。

在過去30年裡,我覺得城市最大的變化在於體量和規模。現在,在世界各地有許多超大城市,單個城市的人口都比歐洲的一個國家還多。一個城市何以成為一個城市?是什麼造就了北京?是什麼讓人們覺得自己是這個城市系統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一定是人們彼此相處的方式。城市在交通上的投資,城市讓人們有機會做自己。人們在城市中得以走向選擇、走向機遇、走向成就。古往今來,這始終是城市存在的意義。

從網際網路起飛到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我們見面的方式、消費的方式、交流的方式乃至墜入愛河的方式都已經改變。可以說,網際網路已經改變了世界。但是,與人見面的渴望仍然是人類本性的一部分。所以,網際網路並未削弱線下實體會面空間——也就是公共空間的力量。

網際網路讓溝通變得更便捷,也讓「微妙」變得更困難。城市變成了社交網絡上的「打卡」和照片,這種趨勢會影響建築,也會讓我們喪失創造微妙建築和微妙空間的能力。城市不應只有地標建築和紀念碑,還應該有安靜、私密的社區和家。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失去這種意識。

我是一名評論家,一直在寫非虛構作品。我一直非常嫉妒小說家和電影創作者。評論家觀察、反思,但是真正的作家和藝術家可以告訴我們城市生活的新奇和引人入勝。我認為,在今天,電影和文學依然是表達城市的語言,但新的媒介已經開始出現。像《俠盜飛車5》(Grand Theft Auto V)這樣的遊戲,它對城市生活有非凡的洞察力。人類的需求始終存在,而城市嘗試創造不同的語言去回應。

終審團成員|戴錦華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我一直從事著大眾文化、電影史論和性別研究。這十年來,我一直在大聲疾呼,要保護影院。保護的理由一方面是,作為城市空間和公共空間的影院,是這樣一類大型建築:當空間裡的燈光暗下去,前方的銀幕亮起來,我們的目光朝向銀幕,這個空間自身就成為了電影藝術的內在媒介系統。如果影院空間消失,也就意味著電影藝術的死亡。

另一個理由是,在我的認知當中,電影只有在影院空間當中才能被稱為「第七藝術」。因為影院空間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環境。人們呼朋引友、扶老攜幼,到影院當中共同觀影。但是當真正進入影院空間的時候,其實我們是獨自地、隱秘地在觀影。

所以在我看來,影院始終是這樣一個空間——它是一個公共空間,令大家聚集,但是在聚集中,我們又是個體的、獨自的,每個人在電影當中獲取不同的經驗。這很像大都市中的生存,到處是陌生的人流,但是我們會因城市空間而聚集在一起。

所以說,影院空間像是城市的隱喻、城市的縮影。產生於20世紀的電影藝術,在某種程度上也完善了都市文化,甚至可以說它完成了現代都市。

在藝術的門類里有純粹的時間藝術,比如說小說、詩歌、音樂;有純粹的空間藝術,比如說雕塑、繪畫。但電影和建築都需要同時處理時間和空間的關係,它們都是在時空的相對關係當中才成立。電影有完整的相對時空結構,而建築具有局部的相對時空結構。

當我們在建築中穿行,當時間成為一個時存,建築的空間才能夠得以展現、才獲得意義。所以在這個層面上說,電影一直在從建築當中汲取影響,我想建築也同樣受到電影的影響,不斷被電影文化所建構。

當我穿行於一個建築空間,我的關注點事實上是我對電影的關注點的延伸。我當然會有審美的內在需求和感知,同時我也會有意識地去捕捉結構性:我們如何建構這個空間?它是以怎樣的結構原則形成?

但是從另一方面可能我更關注的是空間的社會性和公共性。觀看城市空間,我會更自覺地矚目於人:我們如何安置人?如何組織我們的城市空間?這也就是我們社會最直觀的外在形態。

終審團成員|汪民安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我主要從事文化理論和批評理論研究工作,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都市研究。大約在二十幾年前,我寫過一篇《關於街道的面孔》,後來對城市也一直很感興趣。

我在武漢讀書的時候,那時候都沒有電話,大學生都喜歡串校。我從學校去另外一個學校看同學,沒有辦法事先與他聯繫,有時候就從宿舍直接走過去,從華師到武大大概要走半個小時。印象特別深的就是,中間要穿過一條街,那條街一路上全部都是店鋪,有小吃有書店也有髮廊,街面上很豐富,我很願意走。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甚至還要組織City Walk,把走路當成一件認真的、有很強目的性的事情來做。但是在我們讀書的那個時候,在路上漫遊也好、行走也好,都是無目的。那個時候也沒有現在這麼忙,所以有大把時間在街上閒逛、在城市裡走,那也是一種生活。

我個人覺得,城市大概有幾種類型。一類城市是「條紋城市」。每一個街區、甚至每一個建築都有不同的單元。它是封閉的,只有大馬路,沒有街道,不會形成開放式的空間。這樣的城市,它把日常生活放在比較次要的位置上。

還有一種城市就是與條紋城市相反,也就是「平滑城市」。他沒有什麼格柵,不太形成一個有機體,很鬆散。

還有一種類型的城市,處於條紋城市和平滑城市之間,用哲學家德勒茲的講法,是「褶子城市」。它既不是完全封閉的,也不是一個暢通無阻的、打開的城市。它是不斷的摺疊、打開再摺疊、再打開,有一種層次感和可能性。比如說,咖啡館、理髮店這種帶有公共性的小空間,它們處於胡同、街頭,還是位於大商場裡,帶來的感受和體驗是完全不同的。

一個城市既應該向光敞開,有它可見性的流通;也應該保留自己的陰影,有自己的隱秘褶皺。理想的城市應該是一個打開、摺疊,再打開、再摺疊的過程。

終審團成員|項飆

人類學家,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所長

作為人類學研究者,我的第一個研究項目就跟城市息息相關。那是在1992年,在北京城南的「浙江村」,一個外來人口聚居從事服裝生產和銷售的地區。我從這些比較邊緣的人群看城市空間變化和社會變化。這也形成了我長期思考的一條主線。

城市裡的菜市場為什麼重要?顯然不僅僅源於它的功能。在今天,我們通過網上預訂、通過外賣、快遞,都可以獲得食品,那為什麼我們還是需要菜市場?因為在很大意義上的,它是社會性的。

來到菜市場我們看到了什麼?看到的是各種蔬菜水果、各種食品的顏色。顏色本身的鮮艷、形狀的多樣、氣味的多元,甚至是環境本身的嘈雜,我們在菜市場感受到這些質地感。

我與很多年輕人朋友聊過,他們覺得這種質地感本身讓他們感到心安。這個東西很難理論化,當你看到物品本身的顏色和質地感,你會覺得這個世界的一部分是值得欣賞的、是值得投入注意力的。這個時候你和世界就產生了一種比較實在的連接和關係,這個可能是讓人感到心安的一個原因。

就像當年和「浙江村」那些人一起擺地攤一樣,很累但是很興奮,因為這個過程里,跟周邊的關係是非常實在的。小販們懂得,從這條胡同穿過去就能趕快逃離,然後今天就可以賺錢。所以他們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去觀察欣賞周邊的世界。

而現在,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傳統的、開放式的市場正在慢慢消失。如果一直消失下去,會讓我們的城市空間喪失空間感,這也是我以前說的「附近的消失」。

什麼是「附近」?它就是一種人文的空間感。所謂「空間」,就是你和我的中間地帶。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這些空間,我們就構成了一個多立體的、有意義的空間。形成空間感,很重要的一個前提是他人、多元的視角。就像立方體,我們永遠都只能看到立方體的3個面,但是我們在意識里知道立方體擁有6個面。這個概念是如何形成的?是因為還有其他人從不同的視角在看同一個立方體,把他們所有的視角都整合在腦中,我的認知就變得更豐富、更深刻,也覺得這個世界更有意義和味道。我希望這樣的「空間感」永遠不會消失。

終審團成員|周榕

當代建築及城市評論家,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

對於我的童年來說,去遊樂園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但是我的童年還是非常快樂。讓我印象深刻的遊戲有兩個:一個是拍煙盒,在城市裡隨便找塊平地就可以拍;另外一個是叫掇刀,就是拿立刀在一塊泥地上交替飛戳下去,最後看誰劃的地盤大。

當我成了父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逐漸意識到,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其實特別匱乏遊樂的地方。打算「遛娃」的話,要不去專門的遊樂園,要不去大型商場裡的遊樂設施,而一座城市裡這些場所就那麼有限的幾個,所以每周末想著帶孩子去哪兒玩,就變成很艱巨的一項任務。

當城市空間一經功能類型定義,它就被固化了,關於它的想像就坍縮了。比如,我們如果將一個地方定義為兒童遊樂空間,通常它就變得只有滑梯、攀爬架、蹺蹺板……玩的方式就被規定死了。

但實際上,兒童的想像力是無限的。一塊沒有定義的空地,兒童能找到非常多的使用方式,能去發明很多玩樂的方法。但我們習慣於將空間規定為單一的用途,很多城市的公共空間會拒絕孩子進入。當孩子去發揮想像力、當孩子在空間裡奔跑喊叫的時候,還會有大人提醒他要小聲、要謹言慎行。這就意味著,對人的規範已經跟與空間封固在一起了。

與此同時,在城市的空間裡還有安全的問題。到處穿行的電動車,其實都把我們的城市分割成一塊又一塊的禁區。要穿越禁區,必須要讓孩子遵守各種各樣的規範,要緊緊抓住他的手。所以這就意味著,孩子不能通過自己的雙腿去自由丈量城市,也不能通過自己的雙眼去自主發現城市。

但是遊樂不僅是屬於眼睛的,而是屬於整個身體的,它帶來的快樂也不是審美性的,而是體驗性的。我們現在不再為孩子提供自己發現世界、掌控世界的機會,也不提供機會讓他們在世界裡開啟源自本能的嘗試。

在這個熱衷「網紅打卡」的虛擬時代,我覺得屬於人遊樂的領地會收縮得越來越小。因為「網紅打卡」實際上是以一種審美的愉悅代替體感的快樂。網絡上的「打卡」讓人仿佛一致性地抵達某個地方。但實際上,這個過程只不過在重複別人投餵的圖像,而沒有親身經歷那個空間,也沒機會在空間體驗中發現自己。

所以對我來說,要讓城市裡存在遊樂的空間,第一,可能需要提供一些規訓沒有那麼強烈的空間,讓孩子釋放天性——我甚至不把它定義為「玩樂」,而只是希望不去壓抑孩子們的天性。

第二,我覺得在城市管理的規範和實踐中,要特別呼喚有這種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特異空間。我們需要有這樣一種新的城市創想區域存在,也特別渴求看到這種城市創新案例的出現。這或許就是我們設立「城市創新獎」的初衷所在。

終審團成員、組委會主席|李鴻谷

三聯生活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三聯生活周刊》主編

我從小是一個運動員,在我小的時候,運動其實是晉級、獲取錦標的過程。在我生活成長的小城市,我曾經是我們學校很多運動記錄的創造者。至今我還是學校110米欄記錄的保持者。我的老師告訴我,我的記錄一直沒有被打破,是因為現在大多數學校害怕學生受傷,所以取消了這一項目。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演變。

我們現在有一種說法,運動會促使你分泌多巴胺,這是一種科學的解釋。從運動者本身的感受來說,當跑步、運動的時候,你的身體會達到極點。邁過極點之後,身體因為運動帶來的變化會產生一種愉悅。我想古希臘人創辦奧林匹克運動會,一定也能體會到這種愉悅自己、達到更高境界的感覺。身體本身是我們連接精神的一部分。我們通過運動,通過去博物館、去演出現場、去看球,我們抵達的不僅是身體的強壯,而是我們精神的愉悅。

城市的公共空間的發現和理解,並非字面上的、理論上的推導。讓公共空間形成的是什麼?是我們身體的進入。一個公園裡有跑道,這很正常,但是當公園裡開始建造一個籃球場、若干個籃球場,並且籃球場是免費的,這個時候,建造者已經萌發了公共性的意識,公共空間也開始產生。我們的身體在這裡感受到同類、同伴和朋友,你的對手也在這裡聚集,這種聚集本身可能會達到一種公共性的結果,這種結果也通過過身體來完成公共性的形成。

三聯做人文城市獎,研究城市怎麼讓生活更美好,探索一個城市,有多少創造性的公共空間形成。三聯人文城市獎評獎的一個要求就是,每一個入圍的項目,都需要有至少兩個終審評委去考察,這種考察本身就是用身體去感受空間、用身體去連接空間、通過身體來完成人跟精神的交融契合。

2023第二屆三聯人文城市獎以「流動的公共」為主題,希望在經歷了個體感受和情感的變化後,我們能以更主動的觀察和發問,在城市中創造出新的、具有能量的公共空間,在多重空間的交疊中發現具有存續性、生命力的公共領域,以此更進一步推動中國城市的社會價值與人文關懷。

獎項設置:

公共空間獎(人與場所)

旨在表彰體現人文關懷、推動社會公平、提升城市公共生活質量的城市公共空間,包含建築/規劃等實體空間實踐。

建築貢獻獎(人與建築)

旨在表彰出色的建築單體或群體設計,通過建築本身及其賦予的空間功能,為改變人們的生活起到積極作用,甚至帶動區域或城市整體人文發展,可以是新建、改建或修復的建築項目。

社區營造獎(人與社區)

旨在表彰有規模的、對居民共同生活具有啟發意義的營造活動,可以包含社區空間營造、社區環境治理與社群運營等社區實踐。

生態友好獎(人與自然)

旨在表彰尊重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為城市實際發展提供綠色、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的設計實踐/技術研究,包含生態修復、綠色建築、城市景觀等。

城市創新獎(人與城市活力)

旨在表彰在城市的社會意義和人文關懷上積極探索的、有實驗性和創新性的項目,包含空間設計、公共藝術、城市事件等實體或非實體項目;或者積極尋求更好城市人居生活,為解決包括交通、醫療、教育等城市問題而做出創新探索的長效實踐。

評獎範疇:

2020年7月1日-2023年3月31日內建成的、在中國境內的實體或非實體項目,包括建築單體、景觀空間、生態系統、社區營造、創新實踐以及非實體的城市公共性事件和系統解決方案。

評獎維度:

人文 HUMANITY

貼近城市生活,尊重真實需求

公共 PUBLIC

促進公共生活的舒適與完整性,激發大眾的參與,滿足人們生活的尊嚴、平等與價值感

創新 INNOVATION

開拓未來的願景,為解決當下的社會問題提供新的可能

美學 ESTHETICS

喚起豐富生活和文化的想像力,影響城市與市民的審美意識

評獎流程:

2023年4月-5月

評獎啟動,提名團提名

2023年6月

初審團針對提名項目進行投票,評選出入圍項目

2023年7月-9月

終審團針對入圍項目進行實地考察

2023年9月

終審團終評會

2023年10月

第二屆三聯人文城市獎頒獎典禮·成都

組委會:

主辦方三聯生活傳媒代表

組委會主席:李鴻谷

組委會成員:賈冬婷/李偉/吳琪/曾焱

項目統籌:賈冬婷

項目執行:潘鴻/宋洋/王菲宇/

袁瀟雪/俞冰如/吳小霜

提名團:(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各領域代表人士

陳楸帆/陳文/崔燦燦/董功/董灝/段煜婷/何健翔/何勍/何哲/何志森/姜珺/姜宇輝/金秋野/雎安奇/李迪華/李涵/李虎/李倫/李翔寧/李曉鴻/李振華/梁琛/梁永安/龍瀛/劉珩/劉悅來/柳亦春/魯安東/馬瀧/馬寅/毛繼鴻/毛尖/倪陽/聶榮慶/龐偉/宋壯壯/沈志軍/蘇丹/孫海霆/孫莉/孫倩/唐克揚/陶冶/童明/汪莎/王輝/王南/王子耕/吳洪亮/夏至/嚴飛/嚴明丹/閆士傑/姚東梅/易海貝/易立明/章明/趙元超/支文軍/朱競翔/朱小地/莊慎/張宇星/左靖/btr

初審團:(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建築及規劃界權威專家

高世名 |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教授

胡如珊 | 如恩設計研究室創始合伙人

李曉江 | 中國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

李興鋼 |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

劉家琨 | 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馬岩松 | MAD建築事務所創始合伙人

孟建民 | 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建國 | 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志強 | 中國工程院院士

朱 鉳 | 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院長、教授,耶魯大學客座教授

終審團:

建築及文化界權威專家

終審團主席

張永和 | 非常建築創始人、主持建築師,美國建築師協會院士,MIT榮休教授

終審團成員

迪耶·薩迪奇(Deyan Sudjic)| 英國倫敦設計博物館名譽館長

戴錦華 |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汪民安 |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項 飆 | 人類學家,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所長

周 榕 | 當代建築及城市評論家,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

李鴻谷 | 三聯生活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三聯生活周刊》主編

指定獨立計票機構

普華永道中天

負責統計和覆核選票的工作,

終審統計結果將在頒獎典禮前對外保密。

視覺設計:

another design

三聯人文城市聯絡方式:

官方公眾號:@城市家City+

官方視頻號:@城市家City+

官方小紅書:@三聯人文城市

官方網站:http://city.lifeweek.com.cn/

官方郵箱:cityaward@lifeweek.com.cn

商務合作:haonan@lifeweek.com.cn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