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蒙娜麗莎》中隱藏的有毒顏料

cnbeta 發佈 2023-10-28T00:36:53.075134+00:00

令人驚訝的是,從《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中提取的樣本表明,達-芬奇曾使用氧化鉛進行實驗,從而在他的藝術作品下面形成了一種名為「plumbonacrite」的稀有化合物。

最近的研究強調了達文西在其藝術作品(尤其是《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的基礎層中試驗性地使用氧化鉛(II),這可能對其標誌性傑作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達文西因在藝術和科學領域的創新而聞名於世。現在,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雜誌》上的最新分析表明,他的實驗品味甚至延伸到了他畫作下面的底層。令人驚訝的是,從《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中提取的樣本表明,達-芬奇曾使用氧化鉛(II)進行實驗,從而在他的藝術作品下面形成了一種名為"plumbonacrite"的稀有化合物。

達-芬奇工作室中的顏料和顏料一直籠罩著一層神秘的光環,科學家們在他的著作和藝術作品中尋找線索。15 世紀早期的許多繪畫作品,包括《蒙娜麗莎》,都是在木板上繪製的,在添加藝術品之前,需要先鋪上一層厚厚的"底漆"。科學家們發現,其他藝術家通常使用石膏粉,而達-芬奇則嘗試鋪上厚厚的鉛白顏料層,並在油畫中加入氧化鉛(II),這是一種橙色顏料,能賦予上面的顏料特殊的乾燥性能。

這塊取自《蒙娜麗莎》的微小顏料斑點揭示了藝術家之前未知的創作過程。圖片來源:改編自《美國化學學會雜誌》,2023 年,DOI: 10.1021/jacs.3c07000

他在《最後的晚餐》下方的牆壁上使用了類似的技術--這與當時使用的傳統壁畫技術不同。為了進一步研究這些獨特的圖層,維克多-岡薩雷斯及其同事希望將最新的高解析度分析技術應用到這兩幅畫的小樣本中。

研究小組對之前從《蒙娜麗莎》的一個隱蔽角落獲得的微小"樣本"以及從《最後的晚餐》表面獲得的 17 個微小樣本進行了分析。利用 X 射線衍射和紅外光譜技術,他們確定這些藝術品的地層不僅含有油和鉛白,還含有一種更為罕見的鉛化合物:plumbonacrite(Pb5(CO3)O(OH)2)。

這種物質以前從未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中檢測到過,不過在倫勃朗 1600 年代的晚期繪畫中發現過。鉛酸鈉只有在鹼性條件下才會穩定,這表明它是由油和氧化鉛(PbO)反應形成的。在"最後的晚餐"的大部分樣本中也發現了完整的氧化鉛顆粒。

眾所周知,畫家們會在顏料中添加氧化鉛以幫助顏料乾燥,但達-芬奇時代的繪畫作品還沒有通過實驗證明這種技術。事實上,當研究人員翻閱達-芬奇的著作時,他們發現有關氧化鉛的唯一證據是關於皮膚和頭髮的治療方法,儘管現在人們已經知道它有劇毒。雖然他可能沒有寫下來,但這些結果表明,氧化鉛在老大師的調色板上一定占有一席之地,並可能幫助創作了我們今天所知的傑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