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加薩走廊為什麼會是全球經濟的死穴呢?

正義凜然耀陽 發佈 2023-10-28T06:07:23.726958+00:00

巴勒斯坦加薩走廊為什麼會是全球經濟的死穴呢?為什麼巴勒斯坦人世世代代死也要守住這狹小的家園?為什麼以色列耗費巨額的軍費頂著全球罵名也要痛下黑手啊?

巴勒斯坦加薩走廊為什麼會是全球經濟的死穴呢?為什麼巴勒斯坦人世世代代死也要守住這狹小的家園?為什麼以色列耗費巨額的軍費頂著全球罵名也要痛下黑手啊?明面上的加沙市,公認的超級露天監獄,200多萬巴勒斯坦人密密麻麻的擠在一起,被幾十公里長厚重水泥牆圈起來,海陸空天羅地網,那是水泄不通啊,這裡沒有科技產業,沒有現代金融,也沒有石油,沒有黃金,連糧食、水源、電力都不能夠自給自足,幾乎是一個山窮水盡的絕望之地。可偏偏呢,這裡也是全球經濟的命門之一。只要打開地圖,大家就會發現,守著埃及西奈半島的東邊,而西邊呢,就是全球航運的命根蘇伊士運河,直線距離只有200公里,只要從加沙橫穿西奈半島到蘇伊士運河,往南邊是人煙稀少的戈壁高原,只有北部沿海狹窄的平原一片坦途,無險可守。現在機械化部隊全速前進,24小時就能夠控制蘇伊士運河,誰掌握了加沙,就控制了這條戰略走廊的一頭,理論上呢,就掌握了。

全球經濟的開關的。因為蘇伊士運河連接亞非歐,承擔著全球1/4的貨櫃運輸量,1/4的石油海運,每年光過路費就100多億美元。靠這種便利的航運條件,才有了今天的全球分工。因為從歐洲到上海的海運費呢,比重慶到上海的內陸合運還要,所以能夠把整個亞歐大陸乃至非洲、美洲的產業鏈串起來,才有了今天五花八門的廉價商品。但是這種聯繫卻非常容易被切斷。2021年一艘台灣超大貨輪在蘇伊士運河意外擱淺,導致一場國際航線大擁堵,每小時國際商貿損失超過4億美元,國際運費暴漲,大宗商品面臨短缺,航運板塊連連漲停,全球經濟還是瑟瑟發抖。這種脆弱但要命的情況呢,幾乎可以決定歷史的走向。1956年,為了爭奪蘇伊士運河,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眼看著就要走向我死了,大家都別好過的結局,美蘇超級大國直接出手進行了干預,蘇伊士運河呢,才回到了埃及的手裡,英法自此退出超級強權的行列。幾年之後,第三次中東戰爭,埃及呢,又封鎖了蘇伊世航道,甚至炸毀座。

橋樑阻塞河運,這一停啊就是八年一直到1975年,埃及呢,終於收回了部分西奈半島,穩住戰略縱深,蘇伊是運河才重新土好。可以說,當年埃及這種動不動就關閉運河的操作,威懾力不亞於阿拉伯國家聯合發起的石油危機,直接戳中歐美經濟的痛點。所以今天在蘇伊士運河歸屬權已經沒有爭議的情況之下,加沙這個開關就成了各方勢力必須掌握的第二個命門。更何況,即便不直接拿下蘇伊士運河,只要完全掌握了加沙也同樣有辦法制約蘇伊士運河。因為從太空俯瞰呢,就會發現在蘇伊士運河的東邊,還有一條叫做亞喀巴灣的水道,離地中海很近,完全可以建一條新的運河。實際上呢,1963年,美國就建議以色列在亞喀巴灣開發運河,一路抵達地中海,雖然說路程長了1/3,但是更容易維護啊,足以制約甚至取代脆弱的蘇伊士運河,把亞非歐海運的要道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最關鍵的是,在當時的規劃,運河抵達地中海沿岸的最佳終點恰恰就在今天的加薩走廊,這已經不是巧合了,而是。

對全球化產業分工,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必然,蘇伊士運河越來越重要,加沙也越來越是必爭之地。這樣的要害地區如果在和平年代,往往經濟就能夠坐上火箭飛速的發展,可如果有戰爭衝突,那也往往是最深陷其中的遭罪地,因為周邊國家乃至全球強國都不可能會放過這裡。曾經殖民全球的英國,雖然說早幾十年前就已經霸權衰落,但是英國手裡至今仍然掌握著十幾個海外領地,其中呢,就有位於直布羅陀海峽要害位置的直布羅陀,還有和阿根廷恩怨極深,常年爭奪位於麥哲倫海峽要害位置的馬島。所以說,為什麼以色列耗費巨額的軍費,頂著全球罵名也要痛下黑手啊?了解了隱藏在加薩走廊這四個字背後的戰略經濟價值,你還認為問題根源僅僅只是宗教民族仇恨吧?幾千年來,加薩走廊發生了太多的故事,古埃及、古巴比倫在這裡交鋒,十字軍和蒙古人在這裡折戟沉沙,殖民者的炮火與反抗者的怒吼在這裡碰撞。而今天,狼煙、戰火與血海深處依舊攪擾著這片災難。

真重的戰略咽喉要地,更危及全球經濟的穩定運行。而如今各國經貿往來越來越緊密,產業分工越來越細緻,簽名發動全身的情況也越來越多,甚至有可能影響遠在亞歐大陸另一邊你我的衣食住行,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說說而已,即便袈裟的悲劇是過去的必然,是現在的無奈,也絕不應該是全球經濟的未來啊,關注小姚,知行理性,更懂人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