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風漢韻,能源之都—安徽淮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虎瞰細嗅 發佈 2023-10-28T06:49:46.795020+00:00

1.淮南市簡介淮南市,古稱州來、壽春、下蔡,安徽省轄地級市,Ⅱ型大城市,地處安徽中北部,長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濱,東與滁州市毗鄰,東南與合肥市接壤,西南與六安市相連,西與阜陽市相接,北與亳州市、蚌埠市交界,總面積5532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底,全市轄5個區、2個縣。

1.淮南市簡介

淮南市,古稱州來、壽春、下蔡,安徽省轄地級市,Ⅱ型大城市,地處安徽中北部,長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濱,東與滁州市毗鄰,東南與合肥市接壤,西南與六安市相連,西與阜陽市相接,北與亳州市、蚌埠市交界,總面積5532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底,全市轄5個區、2個縣。截至2022年底,全市常住人口302.7萬人,生產總值(GDP)1541.1億元。

夏商時期,市境屬「淮夷」之地。西周時期,市境大部為州來國所轄,南部地區分屬六、蓼;春秋末期,諸侯紛爭。秦時,市境淮河以南屬九江郡(郡治壽春),鳳台縣及淮河以北屬泗水郡。,市境先後為淮南國、九江郡所轄。東漢,市境為九江郡所轄,分屬壽春縣、下蔡縣。三國時期,曹魏設淮南郡。西晉,市境為淮南郡所轄。東晉咸和初年僑置淮南郡于丹陽郡於湖,市轄境則為僑置的南梁郡。孝武帝時,因避諱改壽春為壽陽。南北朝,劉宋、南齊、蕭梁沿襲東晉,僑置淮南郡於江南。市境淮河以南先後有豫州、南梁郡等僑置郡縣。北魏、北齊、北周、隋時,市境淮河以南復為淮南郡所轄,淮河以北屬汝陰郡下蔡縣。隋開皇八年(588)置淮南行台尚書省,治所壽春;次年滅陳,改行台省為壽州總管府。大業三年(607)改置淮南郡,壽春為郡治所。唐置,市境淮河以南屬淮南道壽州所轄。北宋置淮南路,市境屬淮南路壽州(治下蔡)所轄。熙寧五年(1072)分淮南路為東西兩路,市境為淮南西路壽州所轄。徽宗政和六年(1116)升壽州為壽春府,府治在北壽春(下蔡)。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以淮河、大散關為界,市境淮河以北屬金國,淮河以南為宋地。金以下蔡為壽州,置防禦使,隸汴京路;宋置安豐軍,治安豐縣,壽春隸安豐軍;紹興三十二年(1162)復置壽春府,隸淮南西路,壽春為府治,兼制安豐軍。元代,市境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安豐路,分屬壽春、下蔡兩縣所轄。至元二十八年(1291)建懷遠縣,今市區東部屬懷遠縣轄地。明代,市境屬南京鳳陽府轄地,分屬壽州(包括今鳳台縣)、懷遠縣。清初,市境屬江南行省鳳陽府,分屬壽州、懷遠縣所轄。順治十八年(1661)置江南省左、右省,鳳陽府隸屬江南左省。康熙六年(1667),江南省左改稱安徽。同治四年(1865),安徽置3道,市境隸屬鳳潁六泗道(後改為皖北道)鳳陽府。民國元年(1912)廢道府,市境分屬壽縣、鳳台、懷遠縣。民國3年(1914),市境屬安徽省淮泗道(治鳳陽縣)。民國21年(1932),市境隸屬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區;民國27年(1938)改屬第三區;民國29年(1940),第三區改為第二區。1949年1月18日淮南解放,市境分屬淮南礦區、壽縣、鳳台縣。1949年3月,設立淮南煤礦特別行政區;4月,淮南煤礦特別行政區改設為淮南礦區。1950年9月,建縣級淮南市。1952年6月,建立省轄淮南市。1977年1月,鳳台縣由阜陽專區劃入;1999年11月,毛集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批准成立。2004年7月,孔店鄉、三和鄉、曹庵鎮、史院鄉、孤堆鄉、楊公鎮、孫廟鄉由長豐縣、壽縣分別劃入淮南市大通區、田家庵區、謝家集區。2016年1月,壽縣正式劃歸淮南市。

淮南市是國務院批覆確定的華東地區以煤炭、電力為主的能源生產基地、安徽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宜居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首批試點智慧城市、中國最佳投資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稱,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節點,歷史代表文化為淮河文化境內有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八公山等景點。

2.目標戰略

2.1發展願景

能源創新之都:落實國家「雙碳戰略」部署,實施能源高質量發展,推動煤電、煤化、煤氣、煤廢一體化發展,全力打造國家煤炭綠色開發利用基地、國家煤電和新能源清潔電力生產基地、國家現代煤化工產業園區;發展綠色低碳的生態經濟,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能源創新之都。

山水文化名城:發揮淮南楚漢文化傳承地和山水環境的優勢,營造具有淮南地域特色和文化特點的名城風範,建設長三角地區重要歷史文化旅遊目的地;塑造更加便利舒適、充滿關懷的人居環境,建設山清水秀、富有特色的宜居之城。

2.2功能定位

3城—資源型城市綠色轉型發展示範城市、合肥都市圈副中心城市、文化休閒品質宜居城市。

2基地—-全國重要的新型綜合能源基地、長三角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

1示範區—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示範區。

2.3國土空間發展目標

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不斷鞏固,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區域、城鄉協調發展持續深化,城市競爭力顯著增強;城鎮空間格局不斷優化、空間效率顯著提升 ;文化影響力、民生福祉大幅提升,城市品質吸引力顯著增強;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治理效能提升,統籌發展與安全更加有力。

2.4開發保護戰略

糧食安全、生態優先戰略;開放、一體化的區域融合戰略;活力、高質量的產業創新戰略;宜居、高品質的魅力城鄉戰略。

3區域協調格局

3.1積極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

夯實區域新型綜合能源基地,打造長三角地區清潔能源供應基地及化工原材料生產基地。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主動承接產業轉移,以淮南經開區、高新區兩個國家級園區為主要依託,積極打造長三角產業轉移集聚區。高水平規劃建設閔行—淮南共建區

3.2推進淮河生態經濟帶、江淮運河建設

按照「一帶、三核、三樞紐、多節點」總體戰略布局,建設「淮南江淮航運樞紐,發展臨港經濟區」。協同淮河上下游地區推進淮河流域綜合生態治理;共抓江淮運河生態保護與旅遊發展

3.3建設合肥都市圈副中心城市

加快合淮產業走廊建設,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位造業主導發展。推進合淮同城化發展,協同構建合肥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共建新橋國際產業園打造安徽省合作共建產城融合示範區。建設合肥都市圈北部門戶節點。提升淮南作為合肥都市圈輻射皖北地區的門戶節點作用。

4.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4.1市域開發保護總體格局

一軸 兩帶 四板塊。

一軸:合淮蚌發展軸;

兩帶:沿淮綠色發展帶、江淮運河生態複合廊帶;

四板塊:北部糧煤複合功能板塊、中部城鎮集中建設板塊、南部現代農業與特色旅遊功能板塊、新橋臨空板塊。

4.2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

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全市劃定永久基本農田2849.33平方公里。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格落實耕地、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將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劃定在長期穩定利用耕地上,對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

生態保護紅線:全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343.57平方公里。結合生態功能重要區域及生態功能敏感脆弱區域分布,整合優化自然保護地,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維護生態安全格局。

城鎮開發邊界:根據人口變化趨勢和存量建設用地狀況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農業、生態、城鎮空間布局;堅持反向約束與正向約束相結合,促進城鎮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優化,推動高質量發展。

4.3生態保護空間

兩廊:淮河生態廊道、江淮運河生態廊道

四帶:泥河生態帶、淠河生態帶、安豐塘生態帶、高塘湖生態帶

多核:焦崗湖、瓦埠湖、上窯山、舜耕山、八公山,花家湖、安豐塘、泥河、高塘湖等。

4.4農業發展空間

構建現代農業發展格局:一圈三園,四區多基地。

淮北平原現代農業發展區:鳳台縣西北部地區,打造糧食生產加工園區,重點發展水稻、小麥等優質農產品。

北部煤糧生態農業複合區:鳳台縣和潘集區中部,重點發展綠色食品加工、水生果蔬栽培、水產品養殖業等接續替代型鄉村產業。

中部低山現代農業發展區:中心城區外圍,構建生態景觀型農業、體驗參與型農業及蔬菜、水果供應基地等現代都市農業業態。

南部丘陵現代農業發展區:壽縣中部、南部地區,農業種植以優質水稻、小麥為主。

5.城鎮發展格局

5.1城鄉發展空間

形成 四級 市域城鎮體系。

做優做強市域中心城市;提質增效縣域中心城市;培育重點鎮;完善一般鄉鎮。

5.2中心城區空間格局

一體兩翼、東西聯動、四城四平台。

一體兩翼:山南山北一體化發展,推動謝家集區、八公山區和大通區兩翼的城鎮功能與空間布局向山南山北靠攏;

東西聯動:西部城與東部城區、山南新區聯動發展;

四城四平台:強化產城融合發展,建設東部城區、山南新區、西部城區、潘集城區四個城區園區互動的產城平台。

5.3組團發展格局

推進各城市組團錯位發展,形成合力。

東部城區:傳統商貿中心具有山水特色的宜居城區,依託經開區建設以裝備製造業為主的現代產業平台。

山南新區行:政文化中心,生態宜居城區,依託高新區打造大數據、先進裝備製造等高新技術產業平台。

西部城區:山水宜居生活區,傳統產業轉型示範區,生態恢復示範區,依託傳統礦區打造旅遊、文創服務平台。

潘集城區:綜合能源基地,生活服務保障區,依託煤化工園區打造新型綠色能源基地。

6.要素支撐體系

6.1 構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系統

軌道鐵路:優化鐵路樞紐和通道布局,提升客貨運組織能力。加強主要站點客運服務水平。

幹線公路:構建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加強市域公路網絡建設,促進城鄉均衡發展。

航道水運:依託淮河和江淮運河高等級航道,聯通支線航道,形成「通江達海、干支聯動」的水運通道網絡。建設江淮樞紐港。

通用航空:加快境內通用機場建設,發展低空旅遊,輔助農業生產、醫療救援。

6.2 提供均等優質的公共服務

至2035年,實現教育、醫療、養老、文化、體育等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建成文化強市、教育強市、人才強市、體育強市、健康淮南

打造1小時—30分鐘—15分鐘—5分鐘生活圈,優化基本公共服務配套。

7.文旅發展格局

7.1歷史文化保護體系

加強歷史文化系統性保護與傳承:保護歷史文化的整體格局和歷史風貌,維護歷史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挖掘淮南市作為楚漢文化重要發展地、弘揚淮南市歷史悠久的工業文化價值與特色,提升城市魅力。

構建全面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體系: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壽春古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正陽關鎮、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賴山村、傳統村落保護-隱賢老街;8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7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歷史建築、4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工業遺產的保護與利用。

7.2歷史文化空間格局

重點建設「兩條文化帶、一個文化集聚區」文化展示空間。

壽縣—八公山文化遺產集聚區:以壽縣古城、八公山、淮河水為重點區域,加強對「山—城—水」總體格局的保護,集中展現楚漢文化、營城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工業文化等淮南市的精華。開展武王墩墓的整體保護和文物展示。

淮河山水文化帶:依託淮河串聯文化資源點,展現淮南與淮河「因水而興、交融共生」的文化內涵。

江淮運河百里畫廊:依託江淮運河串聯鳳台、壽縣的文化資源點,重點展現皖北傳統農耕文化和現代水利工程。

7.3塑造市域特色風貌

全域打造 「北湖鏈、中都市、南田園」的空間形象: 結合市域北部沉陷區綜合治理,推進水系連通,形成植被豐富、湖泊相連的城市後花園,塑造「北湖鏈」的風貌形象;優化中部地區淮南都市區城市空間格局,延續「依山傍水」的空間形態,塑造城水相融的「中都市」風貌形象;提升南部地區農業特色大地景觀,結合美麗鄉村風貌建設,塑造「南田園」的風貌形象。

強化全域山水格局控制引導:劃定上窯山、八公山、舜耕山風貌控制區和風貌協調區,保證 「山城互望」的視線廊道,留足城市進山通道;推進淮河及沿線濱水空間生態修復,打造「淮水綠岸、詩畫淮南」的淮河景觀風光體驗帶,加強瓦埠湖、高塘湖生態保護。

劃定全域風貌分區:市域風貌分區:歷史風貌區、都市風尚風貌區、特色小城鎮風貌區、生態礦野風貌區、田園沃野風貌區。

構建市域藍綠網絡與開敞空間:構建城鎮型、郊野型、綠道連接線三類城鄉綠道,形成完整連續、藍綠交織的綠道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