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戰爭,如果清政府不選擇和談,繼續打下去會如何?

安青coke 發佈 2023-10-29T01:48:25.091065+00:00

19世紀末,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這場衝突徹底改變了中國和日本未來的命運。戰爭結束後,「北洋水師」成為中國政治籌碼的失敗代表,清政府為追求「和平」派遣李鴻章前去日本進行談判,最終簽署了《馬關條約》,導致國家飽受恥辱,割地賠款,遭受巨大損失。

19世紀末,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這場衝突徹底改變了中國和日本未來的命運。戰爭結束後,「北洋水師」成為中國政治籌碼的失敗代表,清政府為追求「和平」派遣李鴻章前去日本進行談判,最終簽署了《馬關條約》,導致國家飽受恥辱,割地賠款,遭受巨大損失。那麼如果甲午戰爭沒有這麼輕易結束,會有不同的結果嗎?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這場戰爭中,日本總動員了24萬人,而清軍動員了25萬人。從兵力數量看,清軍似乎更有優勢。然而,清軍在這場戰爭中完全潰敗,連續經歷了三個階段的戰鬥,但一次都沒有獲勝。如果戰爭持續下去,清政府的勝算似乎不高。



然而,仔細分析戰爭的情況,我們會發現,日本採用了全體動員的方式,其實動員了所有可以動員的兵力。相比之下,清朝人口眾多,擁有超過30萬的鄉勇,即使戰鬥力不強,仍然可以依靠數量碾壓對手。為什麼日本敢發動進攻呢?而且他們需要遠程作戰,後勤補給線很長,國家資源有限,根本無法支撐一場持久的戰爭。與此同時,清政府當時的經濟狀況相對富裕,如果全力以赴,理論上是可以擊敗這個小島國的。然而,清政府被日本的「一戰定乾坤」策略嚇到了。如果清政府沒有改變對抗策略,即使繼續戰下去,清朝也很難取得勝利。



日本當時明確知道它與清朝在國力上存在巨大差距,但他們制定了明確的目標和全面的策略。他們的計劃是首先用海軍擊敗北洋水師,獲得黃海和渤海的制海權,然後占領旅順、大連灣、威海衛等地,最後直逼山海關。根據甲午戰爭的發展趨勢,這一計劃的可行性很大。



總結來說,如果這場戰爭繼續下去,日本不太可能占領中國,但清政府最終幾乎肯定會失敗。他們明白日本的真正目標是滿清皇族,因此寧願讓全國人民為戰爭的投降買單,也不會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力。這也是清朝衰落的原因之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