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窩裡鬥、大亂鬥,從國父們就開始了……

上觀新聞 發佈 2023-10-31T21:37:42.596953+00:00

華盛頓政壇又創造了混亂歷史,這一次,再度是國會貢獻的大戲。美國國會眾議院的共和黨人剛剛就新的議長人選開完會,確定提名眾議院多數黨領袖斯卡利斯。從10月3日麥卡錫成為美國建國以來首位被投票罷免的眾議院議長以來,眾議院已經癱瘓了一周多。

華盛頓政壇又創造了混亂歷史,這一次,再度是國會貢獻的大戲。

美國國會眾議院的共和黨人剛剛就新的議長人選開完會,確定提名眾議院多數黨領袖斯卡利斯。從10月3日麥卡錫成為美國建國以來首位被投票罷免的眾議院議長以來,眾議院已經癱瘓了一周多。

這個時候,人們依舊對今年年初破紀錄的眾議院議長選舉的馬拉松投票記憶猶新,也依舊對年中美國政府險些再度關門前、國會爭分奪秒提高債務上限投票記憶猶新。還沒到年末,美國國會再度因政府撥款問題陷入紛爭,甚至釀成議長危機,還可能導致又一次政府關門——國會面臨著11月17日為聯邦政府提供資金的最後期限。

這個時候,更不用說,拜登彈劾案、拜登兒子被起訴繼續發酵、川普刑事案等等事件屢屢刷新美國政治歷史……華盛頓就像一個大型鬥雞場,你開屏、我嘶鳴,互相啄一嘴毛,留下一地雞毛。

眾議院新議長在不久的將來應該就會產生。不過,在如今的華盛頓政治泥沼中,無論誰當議長,就像《紐約時報》說的:美國政治已經失調——混亂史無前例,但冥冥中又讓人感到是不可避免的。

的確,今天的華盛頓,日漸陷入失衡與分裂的困境,黨爭、極化、報復性政治日甚,跨黨派合作也註定會更加難以實現。

人們常常把美國國父、首任總統華盛頓卸任前警告的美國存在「黨派分裂的危險」掛在嘴邊。實際上,這既是警告,也是他當時已經看到的無奈現實。

回顧美國政黨政治制度,黨爭傳統從美國建國就開始了,而且在美國240多年歷史中,幾度導致美國分裂,甚至引發內戰或混亂。

雖然美國靠自身一些調節能力,度過了幾場國家崩盤的危機,但病根從未消除,隱患始終存在且在不斷積蓄。如今的美國政壇就像一個火藥桶,一個火星就可能引發下一輪危機。

自己鋪床,只能自己躺

先說當下。麥卡錫今年創造了兩個歷史:一是,今年年初,麥卡錫用了4天、15輪投票才當上眾議長,創造了百年來耗時最長的眾議長選舉,他也被美國輿論喚作「15輪投票先生」;二是,在職僅269天,成為自1876年印第安納州的麥可·科爾死於肺結核以來眾議院議長任期最短的人。

英語裡有一句俚語:You've made your bed, now lie in it. 字面就是:自己鋪床自己睡,意思是自作自受。10月2日晚,前總統川普的盟友——佛羅里達州的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馬特·蓋茨提起「罷黜動議」(motion to vacate)逼宮麥卡錫,這是一件極少被動用的程序工具。

還是這個蓋茨。在年初選舉眾議院議長時,他幾乎以一己之力讓投票進行了15輪,險些將擔任議長職位的機會拱手讓給民主黨人。當時,麥卡錫為了當選做出了多項讓步,其中就包括修改國會規定,允許只需一名議員即可提出「罷黜動議」。

這個麥卡錫自己挖的坑,也早早地預示了他的結局。有議員這麼嘲諷麥卡錫:「從第一天起,他就知道,每個人都知道他的生活是借來的。」事實也確是如此:蓋茨只同另外7位共和黨議員一起,用8個人的「叛亂」就順利地將麥卡錫趕下了台。

蓋茨是川普鐵粉,和川普類似,擅用社交媒體、好鬥,連他自己的播客都叫「Firebrand」(煽動者)。他今年剛41歲,在眾議院工作還不到7年。他靠年初15輪投票一舉成名,這一次,通過罷黜議長進一步增加了他的知名度,不管這個名氣是好的還是不好的。

民主黨人年初吃瓜看戲,到了這次罷免的關鍵時刻,則推波助瀾,幾乎全體支持罷免。

麥卡錫下台以及民主黨人的投票舉動反映了當下美國政黨政治的狀況:政黨極化趨勢在美國已不可逆轉。哪裡有什麼國家利益、人民利益,只有黨派利益。民主、共和兩黨都不惜讓眾議院運轉癱瘓、將政府推到可能關門的邊緣,也要遵循黨派利益的「政治正確」,採取極化的政策。

10月10日,在眾議院共和黨人開會討論可能的新議長人選和選舉方式後,麥卡錫公開發了一通牢騷說:蓋茨他們幾個人,讓眾議院關門了一禮拜,耽誤了大家工作不說,也沒有做出任何貢獻。現在,蓋茨他們要搞清楚「到底想要什麼」。

詹姆斯·麥迪遜在《聯邦黨人文集》第十篇這樣寫:「我們的結論是,黨爭的原因不能排除,只有控制其結果來尋求解決。」

麥迪遜等當初設計美國政治規則的開國者們,將黨爭視為所謂「政治自由」,試圖用共和政體,即採用代議制的政體來控制和利用黨爭,還寄希望於增加派係數量服務於各種各樣的利益,從而消除黨爭弊害。

然而,從根本上看,美國這種代議制民主片面強調形式民主,只重視選舉程序和選舉結果,運轉至今,政治制度將黨爭無限極化,也越來越難以和美國宣稱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匹配。

漢密爾頓和傑斐遜:兩隻好鬥的公雞

被奉為美國民主制度基石的兩黨制度,最初要追溯到以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為代表的聯邦黨,以及以托馬斯·傑斐遜、詹姆斯·麥迪遜為代表的民主共和黨。

兩黨的產生,就伴隨著鬥爭。

那時的漢密爾頓,是華盛頓的左膀右臂,在華盛頓政府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傑斐遜和麥迪遜看來,漢密爾頓妄圖將美國引入歧途,於是倆人在1791年就開始組織力量反對漢密爾頓。

在美國建國最初歲月的華盛頓政治場上,沒有什麼比漢密爾頓和傑斐遜之間深重的個人恩怨和政治衝突更惹人注目的了。

「Delenda est Carthago(迦太基必須毀滅)」,這句援引自羅馬歷史的戰鬥性名言,被傑斐遜視為打倒漢密爾頓的座右銘。兩人間的長期不和、權謀暗算和不斷的爭辯愈演愈烈,最終幾乎發展到了病態的程度。有傳記作家這樣描述,傑斐遜和漢密爾頓「每天像兩隻好鬥的公雞一樣在內閣里鬥智鬥勇」,一直到他們離任,兩人幾乎都不能容忍對方出現在自己眼前。

漢密爾頓和傑斐遜,成為美國政黨雛形的代表人物。漢密爾頓代表聯邦黨,而傑斐遜和麥迪遜以及他們的擁護者自稱「共和黨」(即民主共和黨,是民主黨的前身)。

他們倆的爭鬥給美國這200多年的政黨政治畫下了底色。

1799年,華盛頓去世。1804年,漢密爾頓去世。聯邦黨先是因為約翰·亞當斯在1800年的總統競選失利而受挫,而後隨著漢密爾頓的去世日漸式微,直到1815年瓦解。

民主共和黨在1800年大選中的勝利意味著南方蓄奴州獲得了優勢地位。自1801年開始,傑斐遜、麥迪遜和門羅,這3名奴隸主領導了白宮24年。在這期間,南方蓄奴州和北方自由州的矛盾愈演愈烈,也給內戰埋下了種子。

聯邦黨和民主共和黨之後,從民主黨和輝格黨,再到民主黨和共和黨,美國政黨經歷多次分裂、重組,但兩黨制在美國一直存在且處於主導地位。美國的黨爭、極化也與這樣的政黨制度形影不離、始終相隨。

南北戰爭,圍繞奴隸制的矛盾,美國政治極化達到第一個高潮。鍍金時代,政治極化繼續高漲,對立的雙方變成代表農業集團的民主黨和代表工業集團的共和黨。

民權運動之後,種族問題、身份問題成為黨爭的新焦點,溫和派逐漸縮水,而極端派靠煽動、好鬥等特質,越來越有政治市場。與此同時,隨著美國上世紀70年代後貧富差距日益拉大、中產階級收入停滯,民主、共和兩黨以宣稱服務的不同群體為目標,在政策上漸行漸遠。

2016年,川普的橫空出世,正是極化矛盾的結果。

這些年來,共和黨越來越專注於意識形態的兌現,而民主黨則繼續關注各類重視漸進政策目標的社會群體。「非對稱、極端化、不妥協」,是美國政治學家邁特·格羅斯曼對如今美國政黨政治的概括。

皮尤研究中心2022年一項分析發現,平均而言,民主、共和兩黨如今在意識形態上的分歧比過去50年來的任何時候都更大。民主黨變得更加自由,而共和黨變得更加保守,找到共同點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曾經的「中間派」或「溫和至自由」共和黨人有時可以在一些問題上與「溫和至保守」民主黨人找到共同點,但現在,這樣的人已經消失了。

結果顯而易見:政府關門風波、總統彈劾鬧劇、總統訴訟案件、街頭政治、暴力騷亂等等,以及如今史無前例的議長罷免……而今種種美國政治社會出現的極端行為和混亂狀況,都是黨爭極化的產物,這些已成為美國的政治常態,除非顛覆制度,恐怕難以逆轉。

國會困境何解?

再說回當下的議長困局。這次罷免,除去極端保守派因素,還在於麥卡錫犯了一系列在共和黨內部看來損害本黨利益的錯誤。批評者指責麥卡錫「沒有充分致力於與民主黨作鬥爭」,並且認為「他向民主黨讓步太多」。

有人拿麥卡錫和曾在柯林頓執政時期擔任眾議院議長的共和黨人紐特·金里奇作類比。

金里奇曾通過成立一個名為保守機會協會的團體而聲名鵲起,該團體指責共和黨國會領導人與民主黨談判太多交易。不過,在金里奇1995年成為眾議院議長後,被批評者說他太快與時任總統柯林頓合作。1998年中期選舉,共和黨因彈劾柯林頓意外失利,金里奇迫於壓力辭去了議長職務。

類似的例子還有。2010年,共和黨人約翰·博納被選上議長職位。他也是因為試圖與民主黨總統歐巴馬達成協議以避免債務違約或政府關門而備受茶黨運動保守派的批評。

博納於2015年辭去了議長職務和國會本身的職務,比黨內保守派決定罷免他先一步主動下台。博納的繼任者、眾議員保羅·瑞安也陷入了同樣情況。在經歷了兩個任期後,瑞安決定離開國會,並不再尋求連任。

一系列短命、難做的議長背後,是美國國會議員意識形態趨於極端性的趨勢,這種極端趨勢讓少數乃至個別議員對國會運作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民主黨在一邊笑看共和黨黨內分裂,其實自身問題也不少。10月9日,小羅伯特·F·甘迺迪在費城宣布,他正在退出民主黨總統初選,將以獨立參選人身份競選美國總統。甘迺迪先前於4月宣布參選美國總統,曾一度憑藉美國人對甘迺迪家族的美好記憶人氣頗高。但即使在拜登宣布參選前,主流民主黨人也都試圖假裝甘迺迪不存在,早早將他視作陪跑。

直到現在,拜登的盟友都認為甘迺迪的競選不是認真的。甚至,當被要求對甘迺迪潛在的獨立競選發表評論時,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發言人用翻白眼的表情符號回應。

幾周來,甘迺迪一直在攻擊民主黨全國委員會「操縱」初選程序。他拋棄甘迺迪家族的政黨——民主黨,選擇獨立參選,直接揭開了民主黨黨內的紛爭。

就在共和黨人為新議長加班加點的時候,民主黨人則初步形成「團結一致」推舉他們的眾議院領袖哈基姆·傑弗里斯為議長的決定。

在不合作、攪局上,兩黨平分秋色。

最近,有超過半數的民調認為,大多數共和黨人希望新任議長能夠忠於前總統川普,尤其是川普的鐵粉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群體。

不過,無論誰當,恐怕也是一個弱勢議長。而且,未來兩黨的合作會更加困難。

《大西洋月刊》10月9日刊出的一篇文章這樣談罷免議長事件:國會的混亂似乎表明美國民主制度正在走向失敗。

說得挺對。

(讀懂世界大事,請關注「伍之管見」微信公眾號。)

欄目主編:顧萬全 張武 文字編輯:程沛

來源:作者:「伍之管見」微信公眾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