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盧安達援助皇冠上的明珠」:港媒報導中國醫生助盧安達提升醫療水平

參考消息 發佈 2023-11-02T13:27:19.086213+00:00

參考消息網10月31日報導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0月29日刊登題為《中國發揮軟實力向盧安達派遣優秀醫生》的報導,報導編譯如下:52歲的盧偉肸醫生不會說盧安達語,但她仍然可以和盧安達的一個手術團隊一起進行緊急剖腹產手術。這位中國醫生將他們的完美配合歸功於外科手術的國際標準。

參考消息網10月31日報導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0月29日刊登題為《中國發揮軟實力向盧安達派遣優秀醫生》的報導,報導編譯如下:

52歲的盧偉肸醫生不會說盧安達語,但她仍然可以和盧安達的一個手術團隊一起進行緊急剖腹產手術。

這位中國醫生將他們的完美配合歸功於外科手術的國際標準。

派駐在盧安達東部基本戈醫院的婦產科醫生盧偉肸用普通話說:「我知道他們哪裡需要我配合,他們知道哪裡需要幫助我。」

盧醫生是中國第23批援盧安達醫療隊的隊員。自1982年以來,中國已向盧安達派出近300名醫療隊員。中國援盧安達醫療隊的隊員由選派。

盧安達紅十字會聯絡部主管普拉西德·尼伊特蓋卡表示:「外國的援助是必要的,因為它提升了盧安達的醫療保健水平。」援助的形式包括經驗、知識、技術和人力等。

中國崑山杜克大學政治學助理教授皮帕·摩根表示:「在醫療領域,中國的重點是在基層提供服務,也就是在基層治療病人,然後培訓當地醫生。」

41年來,醫療隊一直是中國對盧安達援助皇冠上的明珠。

除了派遣醫療隊,中國還為盧安達建設醫療基礎設施,捐贈醫療用品,並與盧安達機構合作開展研究——這是外交、商業和人道主義援助的實踐。

美國發展研究組織援助行動調查追蹤機構的高級研究科學家阿馬爾·馬利克說,中國的醫療援助模式在與非洲當地社區建立友好關係方面是有效的。

馬利克指出:「要建立軟實力,沒有比通過幫助人們解決問題更好的方式了。」

中國在盧安達積極推廣中醫藥也可以看作是中國軟實力建設的嘗試。

在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埃利奧特國際政治學院教授非洲事務的大衛·希恩表示,由於非洲的傳統醫學與中國的傳統醫學有相似之處,中國向非洲比向其他地方出口其醫學理念更為容易。

中國也確保向盧安達派出了最優秀的醫護人員。中國的醫療專業人員需要經過省一級的嚴格選拔程序才有資格參加該項目。

隨著盧安達和中國醫療體系與專業水平的發展,醫療隊的援助變得越來越多樣化。

除臨床會診外,中國醫療隊還在盧安達大學等機構舉辦了醫療技能和中醫方面的講座。

對中國醫療隊來說,中國在盧安達的醫療援助是為了增進兩國友誼。但還不止於此。

中國第23批援盧安達醫療隊中醫師、現年40歲的袁孟賢說:「我們只是想服務更多的病人,減輕他們的痛苦,讓他們得到更好的治療。」(編譯/胡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