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建築群:多元層疊的時間厚度

文匯網 發佈 2023-11-02T15:58:37.650863+00:00

作為上海最早成陸的一片陸地,佘山以及其周邊的山丘,是在大約7000萬年前的地質中生代後期湧出海面,經過風化侵蝕而逐步形成。佘山同時也是上海陸域海拔的最高點,傲視長江三角洲的平原景觀。

作為上海最早成陸的一片陸地,佘山以及其周邊的山丘,是在大約7000萬年前的地質中生代後期湧出海面,經過風化侵蝕而逐步形成。佘山同時也是上海陸域海拔的最高點,傲視長江三角洲的平原景觀。

19世紀末的旅行愛好者葛駱在《中國假日行》一書中提及,「如果天氣晴朗,再加上一副上乘的雙筒望遠鏡,從佘山的山頂至少可以看到15座寶塔。除了這些外,還能看到21英里以外的上海天主教堂的尖頂以及新的海關大樓。」今天極晴朗日子裡,大家不妨看看能否肉眼眺望到上海中心。

千餘年來,佘山以其山水與文化景觀,吸引著旅行者與朝聖者們。如果說秀道者塔是佘山江南文化的代表,見證了北宋時期佛教建築在江南地區的興盛,佘山天主教堂與天文台建築則是近代上海海派建築文化的絕佳案例。這兩種異質的文化建築共存於佘山,賦予了建築遺產的多元屬性,使得佘山變得更為迷人。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以佘山上的秀道者塔為旅途的起點,探尋佘山的時間厚度。

修繕後的秀道者塔

千年古塔:曾為中國如畫式景觀的代表

今天我們從西佘山園的北入口上山,經百餘級台階,首先映入眼帘的即是秀道者塔。

秀道者塔建於北宋,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是松江佘山地區歷史發展的見證,是佘山早期佛教建築的重要實物遺存,見證了松江的滄桑巨變。塔原有寺,寺已不存,僅餘古塔。

著名古建築家陳從周先生1960年曾指導完成松江佘山秀道者塔的復原設計工作。陳先生提及秀道者塔時,不吝溢美之詞:「案此塔予曾屢至,秀挺於佘山之麓,形制極美,亦樓閣式,與雙塔、龍華塔同一類型,唯比例則更佳。」

秀道者塔坐西朝東,坐落於山麓28米高程的岩基之上,塔的總高度為29餘米,塔頂在西佘山高度的三分之二處。陳先生在《傳統建築選址之講究》一文中也特別提到秀道者塔的選址邏輯:「我國之傳統建築,不論山間或園林,建塔築亭,選地佳者,其位置必不在頂部,須略低於最高點,蓋存含蓄之意,耐人尋味也。杭州寶俶塔,上海佘山秀道者塔等,無不如是。」

在晚清,秀道者塔外觀木構已磨滅殆盡,而僅存下層層收分的磚身,顯得古意盎然。

秀道者塔從結構類型上來說,屬於中國古代的磚木樓閣式塔。上海現存的古塔,多為此類型。磚木樓閣式塔其內部由青磚砌築而成,類似現代高層建築中的「核心筒」概念,而外圍的木構的挑檐以及欄杆平坐則由磚身出挑建造而成。塔磚身「核心筒」為八邊形,各層設壺門,方向依次轉換,內有方室。

此種結構類型的古塔外圍木構,如果長時間不加以修葺,則容易糟朽,乃至脫落。晚清的秀道者塔即是這樣的例子。直至1997年之前,塔的腰檐、平座、欄杆以及底層圍廊俱毀,只剩細長的塔身。

對於19世紀的西方的旅行者來說,近代上海市郊的秀道者塔有著一種魔力。秀道者塔磚身斑駁的形象,與當時西方崇尚廢墟美的浪漫主義思潮結合,成為西方攝影師鏡頭下的中國如畫式景觀的代表。

在今天的的中國歷史照片線上館藏中,我們可以看到多幅19世紀下半頁的不同角度表現秀道者塔及其周邊環境的「如畫」風格的早期攝影作品。照片中的佘山,並不如今天的樹林茂密,光禿禿的山形,使得古塔的輪廓更為鮮明。

經考證,藝術史學家巫鴻在《廢墟的故事》一書中的封面,即採用了早期攝影師鏡頭下的秀道者塔的影像。

巫鴻提及,「歐洲攝影師自1842年起陸續來到中國,創造了另一組重要的中國廢墟的浪漫主義圖像。同亞歷山大一樣,他們也是在去中國以前就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藝術品位,他們在中國所拍的照片也常常表現廢塔與棄園——在歐洲人的想像里,這些是中國建築的代表之作。現存最早的有關中國寶塔廢墟的照片裡,一張是業餘攝影師羅伯特·斯拉爾(Robert G.Sillar,1827-1902)於1857年拍攝的,斯拉爾是一位對書籍、藝術和科學都有興趣的英國商人。」

藝術史學家巫鴻在《廢墟的故事》一書中的封面

中國第一個以「廢墟」形象被製作成模型展出的古塔或許也是秀道者塔。1915年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世界博覽會上,土山灣孤兒工藝院木工部主任葛承亮(Aloysis Beck,1854-1931)帶領製作的中國百塔模型中,復刻了秀道者塔磚身形象,連當時殘存的木檐遺構都等比例地加以復刻。百塔攬獲當屆世博會最高獎勵「大獎章」。

秀道者塔僅存磚身的情況持續到1990年代。1997年,松江縣人民政府決定修復秀道者塔,並撥專款110萬元。1997年年底至1998年年初,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和松江縣博物館專業人員完成了修繕方案和施工圖紙。依據塔身的殘存構件信息,修復工程恢復了秀道者塔各層的外檐木構,並於1998年底竣工。修復之後,秀道者塔起翹的屋檐、一層的圍廊、木平座及腰檐,再現了宋塔的藝術特徵。

在1998年的大修中,塔的七層頂部磚結構內發現天宮。內藏青銅太子像、青玉帶飾、南宋至明代萬曆、崇禎錢幣數枚,以及錫匣(匣內藏有青銅信女像)、玉水禽銜蓮佩以及五色石等文物。在塔剎修復中發現承露盤外壁有「萬曆」等銘文。這些塔藏文物和塔剎銘文的發現,為考證該塔的塔史等方面提供了實物佐證。

2002年,秀道者塔被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如今,新近修繕完成的秀道者塔一層對外開放。塔體外圍設有圍廊,環繞以八根柱子。內部磚砌塔體部分則三面設門洞互通。立於塔的中心點,可欣賞一層頂部的藻井,亦可透過券門,欣賞四周的山林之景。

現代化天文台:多少「第一」在此發生

繼續由秀道者塔一側登山步道拾級而上,十多分鐘即可達位於佘山山頂的天文台。

佘山開建天文台的準備工作在1899年開始,於1901年完工。

不同於秀道者塔秀隱於山林的選址策略,佘山天文台的選址位於山頂,以便觀測之需。耶穌會士工程師——柏應時神父負責了天文台的建設。當時,從巴黎購得的一架口徑40厘米、焦距7米的雙筒折射望遠鏡以及可開啟式鐵製圓頂,被分成不同的構件並編號,從法國運過來,通過水路到上海,然後再小塊地運到佘山腳下,再想辦法運到山頂,然後組裝起來。這架望遠鏡也是當時亞洲地區最新、口徑最大的望遠鏡,這座天文台因此被稱為遠東地區第一座現代化的天文台。

天文台建築原始設計為磚木鋼拱混合結構。從建築價值看,天文台在上海近代建築史有顯著的地位,是一座典型的法式建築。天文台建築平面呈十字型,左右對稱布局。中心處呈現八邊形,上部則設「穹頂」安置望遠鏡。除觀測室外,在主樓的西翼一座圖書資料館,內藏頗多珍貴的天文典籍。建築外立面門窗多為百葉門窗,雙坡頂蓋機平紅瓦,與當時徐家匯教區的公共建築一脈相承。

1928年佘山天文台因募得捐款,在主樓的東側增建東廊房舍數間,裝置太陽輻射儀和臭氧儀,以為雁月飛神父對於地球物理研究之需用。1932年,在天文台東側,又設立了佘山地磁台。佘山觀測室平面為方形,外立面頗具特色,用石灰石砌築,屋頂與樓板則為木結構。1970年代,佘山天文台在1928年間的副樓東側再次增建。至此,天文台建築形成一種生長性的有機組合,與山頂地形相契合。2013年,佘山天文台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佘山天文台建築周邊的環境,與建築相得益彰。通往主樓的彈格石坡道、古樹、佘山之巔的基岩、鑄鐵欄杆等景觀元素,共同構築出在上海獨一無二的山地建築文化景觀。登臨天文台的屋頂露台,更可欣賞天文穹頂的全貌以及四周的平原風景。

2004年,上海天文博物館在此建立,以百年前的望遠鏡為鎮館之寶,並展示佘山天文台取得的科研成果。例如1907年1月14日拍攝的中國第一套日食照片,1911年拍攝的哈雷彗星彗核照片。最近,這座天文台修繕完成,繼續以「天文博物館」向市民開放。參觀者可以欣賞保持完好並仍可運作的「穹頂」內的望遠鏡。同時,新開放的室內「印象佘山」展廳,還擁有一間上海唯一有自然山體結構的多媒體展廳。

正在安裝中的望遠鏡「穹頂」

山頂教堂:上海近代混凝土建築巔峰之作

如果說天文台標誌性的望遠鏡圓頂在20世紀初葉主導了佘山山頂的景觀,在19世紀下半頁,主導佘山之巔景觀的則是早期聖堂。建成於1873年的還願聖堂是一座具有著希臘十字平面的新古典主義,平面格局令人想起帕拉迪奧的圓廳別墅。為了抵禦寒風,北向立面較為封閉,南向及東西向則布置了半室外柱廊空間。

我們目前看到的更為宏大的佘山天主教堂(聖母大殿),是在1923年-1935年曆經十二年落成的。教堂由比利時神父建築師和羹柏(1848-1923)設計,為法國羅馬式風格,平面為拉丁十字式。教堂主入口設於西側。西南角的鐘塔上的穹頂呈橄欖形,帶有地方風格特徵。1989年,佘山天主教堂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根據新近出版的《佘山教堂尋蹤:朝聖建築和歷史圖景》(高曼士著)一書所述,出生於上海的葡萄牙耶穌會神父建築師葉肇昌(1896-1943)負責了細節設計,並監督施工現場。法國耶穌會神父工程師尚保衡(1875-1938)參與了結構設計。佘山天主教堂採用了卓越的混凝土結構。外露的混凝土表面則採用了精湛的仿石技藝(cast-stone),僅在建築中最容易受到重壓或磨損的地方使用了金山石。在教堂中庭,混凝土的束柱、圓券與拱頂均由混凝土製作而成,其截面與細部則與石質大教堂相仿。這些異形構件的混凝土模架的製作非常困難,造價昂貴,尤其是拱頂的模架。教堂因此也可視為上海近代混凝土建築之巔峰之作。

作為古蹟的塔與作為聖所的教堂,對照令人唏噓

陳從周在《上海塔瑣談》中提及,「佘山是上海的風景,近百年來因為建造天主教堂,將林木蔚然、古剎名園俱全的佘山弄得面目全非。這樣美麗的地方,我們祖先的遺物,僅剩下一座在半山的秀道者塔了。」

陳先生的感嘆真實地反映了近代以來佘山佛教建築的式微與天主教建築的興起的歷程。然而,古剎名園式微與其說是因造天主教堂,實則為當時國力積弱,文化衰微之故。

佘山舊時有三大寺院。至民國時,東庵普照寺、中庵靈峰庵皆廢,僅存西庵宣妙寺以及秀道者塔。而西佘山上建有普照教院、彌陀殿、靈峰庵、西庵宣妙講寺等遠近聞名的寺廟,在近代天主教建築建設之前皆已無存。

施蟄存在《浮生雜詠》中勾勒了佘山文化的流變。「元時松江人文,集於天馬。明清之間,則佘山為盛。陳眉公居東佘,為書畫牙行。施子野居西佘,其秋水庵中笙歌不絕……乾嘉以後,九山荒廢,寶顏堂、秋水庵無跡可尋。今惟佘山上建天主堂、天文台,美輪美奐,為東亞天主教堂第一。」

事實上,從南側山麓的牌坊開始,經由蜿蜒的苦路,到半山的中山聖堂、駐院、三聖亭,再到山頂的大殿,天主教建築在近代重塑了佘山的文化景觀,使得佘山成為了教徒們的朝聖之地。

佘山旅遊圖,原作由於小蓮繪於1936年

是時候重訪佘山,進行一次時間的旅途

在佘山通公路之前,水路是從市區遊覽佘山的主要途徑。由上海到佘山可以乘船由蒲匯塘經過虹橋、七寶、泗涇諸鎮,而達山麓。路途至少需要一天。

1636年,徐霞客第五次來到佘山,他特意從松江佘山出行,作為西南萬里行之起點。根據徐霞客在其《浙游日記》中的記載,他自佘山啟程,一路經辰山、天馬山、橫雲山、小崑山等地,由小崑山之西入泖河。

20世紀初,公共租界在闢築虹橋路時,曾計劃延伸至佘山,終未實施。1912年之後,滬杭鐵路通車,人們可以先坐火車到松江站,再乘船抵達。

1930年代初,滬松公路與松泗公路通車後,乘車去佘山成為新的時尚。實業家殷石笙著手修建磚(橋)佘(山)路並創辦「佘山風景區」。當年的佘山風景區選擇在今天東佘山園南大門西側、外青松公路北側的停車場。據《松江老地名與地方歷史文化》記載,殷石笙購地30餘畝後,挖湖成島,為日後向遊客提供水上遊覽項目。同時又開設了一條南北向的街巷。設有旅館、飯店、茶館、點心店、南北雜貨店、照相館等,供來此遊覽的遊客或朝聖的天主教信徒食宿、遊玩。風景區內的其他空地則鋪設大片草坪。

1936年出版的《佘山小志》,為遊客敘述了去佘山尋幽攬勝的詩意旅程。當時的登山路線從佘山南麓的天主教堂大門開始。《佘山小志》在導遊篇中寫道,「過天主教堂大門而西,有庵焉,荒徑頹垣中,有『棲碧山房』數椽者,蓋即宣妙寺僅存之遺址也。返,入教堂大門,循山徑迤邐而上,道塗整潔,兩旁古木修篁,綠蔭蔽日。尋徑下山出大門,右折有徑,秀道者塔旁峙焉,故名『塔弄』。塔下為東庵舊址,修篁夾道,風景宜人,蘭筍即產於此。」

今天,去佘山的路途更為平坦方便。從九號線坐至佘山站,轉公交20分鐘可到達山腳。作為國家森林公園的西佘山園,目前已免費向公眾開放。從西佘山園北門拾級而上,即可見到秀道者塔。是時候重訪佘山,進行一次時間的旅途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