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國父」胡志明有多少中國戀人?其中有人為他終身不嫁

今夜的風兒大 發佈 2023-11-03T20:21:24.730685+00:00

胡志明與中國愛人的故事上世紀50年代的一天,胡志明完成對中國的訪問,準備乘飛機回國。這位女子名叫林依蘭,她是胡志明的中國愛人,他們因種種原因而分開,這次重逢讓他們格外激動。

胡志明與中國愛人的故事上世紀50年代的一天,胡志明完成對中國的訪問,準備乘飛機回國。在此之前,他請求與廣東的中國朋友見上一面。當胡志明來到機場時,一位幹部模樣的女子走向他。胡志明和她緊緊握手,兩人都激動得流下了眼淚。這位女子名叫林依蘭,她是胡志明的中國愛人,他們因種種原因而分開,這次重逢讓他們格外激動。胡志明是越南的國父,但他一生不僅有過多次戀愛,還有過一次婚姻。他的中國愛人有兩個,分別是林依蘭和曾雪明。

胡志明來到廣州時,廣東省委派黨員林依蘭到他身邊工作,並公開宣布他們是夫妻。胡志明一開始竟然把林依蘭當成了另一個女子,但隨後向她道歉,並向她介紹了自己與另一個女子的感情經歷。林依蘭對胡志明產生了敬佩之情,覺得他是一個有情有義的男人。胡志明對林依蘭動了感情,但一直沒有向她表白。林依蘭也被這個多情的男人所征服,但出於矜持,她沒有主動表白。然而,胡志明不久後被捕,他們在分別的時候緊緊擁抱在一起,胡志明交給林依蘭他的日記本,作為對她的陪伴。

3天後,胡志明被釋放出獄,他見到林依蘭時獻上一束蘭花,因為在日記中他稱她為他心中的蘭花。林依蘭接過蘭花,兩人又擁抱在一起。胡志明回到越南後成為越南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而林依蘭也成了廣東省的高級幹部。然而,他們只在機場匆匆見了一面,從此又各自分開。胡志明沒有結婚,但他和越南黨將他塑造成一個終身不娶的國父,這讓他們的姻緣被隔斷。林依蘭一直單身,因為她心裡一直裝著胡志明。時任廣東華南局書記的陶鑄關心她的終身大事,多次給她做月老,但都被她謝絕。

1958年,胡志明聽說林依蘭的情況後,希望能與她結為夫妻。陶鑄向毛主席請示,毛主席表示支持他們結婚,但認為這不僅是兩個人的私事,還關係到兩黨兩國的關係,需要慎重行事。在越南,胡志明也向越共中央提出了結婚的想法。在高層會議上,有的常委不支持胡志明結婚,於是通過投票來決定。結果以一票之差否決了胡志明的結婚要求。他只好接受黨的決定。1968年,林依蘭去世。這位痴情的女子終其一生也沒有嫁人,她將自己的心交給了胡志明。

胡志明聽聞噩耗時悲痛不已,一年後他也離開了人世,臨終時口中還不停地呼喚著林依蘭。1924年,胡志明在廣州擔任翻譯,他使用化名李瑞。他積極聯絡越南的反法鬥士,進行反法鬥爭。一位越南志士娶了一位中國妻子梁惠群,胡志明曾向他講述自己非常想找一位中國女子做妻子。梁惠群認為曾雪明長得漂亮、聰明純真,就介紹她認識胡志明。胡志明也非常喜歡曾雪明,兩人交往一段時間後決定結婚。但曾雪明的母親起初反對,因為胡志明是一個流亡的革命者,隨時可能遇到危險。

曾雪明的二哥曾錦湘見過胡志明後,同意了這門親事。1926年,36歲的胡志明和21歲的曾雪明在廣州舉行了婚禮。婚後,胡志明忙於工作和革命,而曾雪明則負責所有家務。曾雪明被人們認為是一個非常賢惠的妻子,對胡志明非常細緻周到。然而,好景不長,1927年蔣介石發動反革命叛亂,廣州陷入了白色恐怖。胡志明被迫逃到蘇聯,後來又在歐洲各地遊歷。曾雪明回到母親身邊生活,後來她隨母親回到老家順德,在一個診所做助產士。胡志明一直打聽曾雪明的下落,但沒有得到任何消息。

1930年,胡志明來到上海,得知曾雪明在余家園做助產士,寫信約定在上海見面。然而,曾雪明沒有收到這封信,胡志明只好獨自離開。1931年,胡志明在香港被捕,曾雪明得知後專程前往。在審訊胡志明時,曾雪明遠遠地看到自己的丈夫,但因為胡志明是政治犯,他們無法在法庭上相見。1932年,胡志明被釋放後離開香港,曾雪明回到順德,在廣州的一家診所工作。解放後,她在保健站和衛生院工作,直到退休。1950年,曾雪明偶然看到報紙上胡志明的照片,得知他已成為越南領導人。

她寫信給鄧穎超和越南駐華大使,希望與胡志明見面,但都沒有回音。曾雪明仍然堅持,並寫信給證婚人蔡暢,請求她證明自己與胡志明的關係。蔡暢回信表示,雖然知道胡志明是當年的李瑞,並且證明過他們的婚事,但現在提起這件事很不便。曾雪明似乎明白越南黨和國家不會支持他們的婚姻。胡志明和曾雪明的婚姻故事充滿了坎坷和遺憾。曾雪明一直單身,等待自己的丈夫,但未能等到。胡志明在世時,她還有希望;胡志明去世後,她的等待也就落空了。她在家中擺上胡志明的照片並燒香,默默面對他的遺像。

胡志明是一個革命者,也是越南人民崇拜的領袖,但他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凡人。他為了越南的解放付出了畢生的努力,但他也有男女之愛,他的兩位中國愛人都是他真愛,但卻不能與她們相守。 回顧這段感人的故事,我們不禁思考:愛情與政治、個人與國家之間的衝突該如何解決?在面對個人的幸福和國家的形象之間,我們應該如何權衡和取捨?請留下您的評論,與我們分享您的看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