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征途雲和月 稻穗飄香滿田黃——寫在秈型雜交水稻研究成功50周年之際

新湖南 發佈 2023-11-05T00:55:44.731573+00:00

上圖:2014年10月10日,原農業部專家驗收組在湖南漵浦縣對第四期超級雜交稻百畝片進行現場測產驗收。下圖:超級雜交稻Y兩優1號。 (本版圖片均由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提供)周陽樂又到秋天,稻浪翻滾,漫天飄香。50年前的那個秋天,袁隆平院士宣告三系法雜交水稻配套成功,震驚世界。

上圖:2014年10月10日,原農業部專家驗收組在湖南漵浦縣對第四期超級雜交稻百畝片進行現場測產驗收。下圖:超級雜交稻Y兩優1號。 (本版圖片均由提供)

周陽樂

又到秋天,稻浪翻滾,漫天飄香。

50年前的那個秋天,袁隆平院士宣告三系法雜交水稻配套成功,震驚世界。

那是人類水稻育種史上顛覆傳統認知的一個大事件,是糧食短缺問題有望解決的一個轉折點,更是我國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的一個重要標誌。

50年來,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在黨的陽光雨露滋養和澆灌下,雜交水稻這朵「奇葩」絢爛綻放——三次理論創新突破,五輪高產躍升,創造了農業科技創新的一個又一個奇蹟,為各國糧食增產和農業發展切實提供了中國方案。

藏糧於技

勇攀高峰立潮頭

20世紀以來,玉米、高粱等農作物已廣泛利用雜種優勢,但水稻領域遲遲難以突破。

一粒種子,包裹著「願天下人都有飽飯吃」的樸素心願,結出了一篇劃時代雄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從此,中國率先揭開了雜交水稻事業發展的嶄新一頁,也是波瀾壯闊的一頁。

(超級雜交稻超高產攻關。)

1973年10月11日,袁隆平在全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組年會上宣告,秈型三系法雜交水稻研究成功了!通過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復系的三系法途徑來培育雜交水稻,可大幅度提高水稻產量。

1981年,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全體發明人被授予國家技術發明獎特等獎,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頒發的第一個特等發明獎。

偉大的技術創造奇蹟,神奇的種子改變世界。

50年來,雜交水稻歷經3次理論創新突破,分為三系法、兩系法和一系法三個戰略發展階段,朝著應用方法越來越簡單、效率越來越高、優勢水平越來越強的方向發展。

如果說三系法是「經典的方法」,兩系法則是中國的獨創,將雜交水稻育種由「一妻兩夫」調簡為「一妻一夫」。歷經9年,經過無數次失敗,袁隆平領銜的全國協作組終於突破技術瓶頸,取得成功。2013年,「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接著,雜交水稻人又在前兩代雜交水稻的基礎上揚長避短,向更加先進的雜交水稻新技術與材料——第三代雜交水稻發起進軍。目前,我國在第三代雜交水稻的研究繼續走在世界前列,從試驗田苗頭組合看,雙季晚稻小區折合畝產可達到1000公斤,一季中稻可達到1200公斤。

每一次技術攻關,都是對極限的挑戰!一代又一代雜交水稻人默默耕耘、潛心科研,敢於創新、善於創新、不斷創新,有力回答了「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

有了技術的加持,50年裡,雜交水稻實現了5輪產量躍升。

2000、2004、2011和2014年實現了我國超級稻育種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和第四期育種攻關目標,畝產分別達到了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和1000公斤,2017年超級雜交稻高產攻關畝產超1100公斤。

這,還不夠!雜交水稻,除了追求高產,還追求「多功能」。

近年來,袁隆平創新團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扛牢國家糧食安全重任,聚焦鎘低積累水稻、耐鹽鹼水稻、小粒型機械化雜交水稻制種、再生稻等核心技術開展攻關,並取得了系列突破,為持續保持我國雜交水稻技術國際領先地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

(第四期超級雜交稻百畝片測產驗收現場。)

鎘低積累水稻培育率先研創出「基因編輯鎘低積累水稻」,率先建立理化誘變高效篩選技術體系,率先發現鎘吸收基因天然缺失種質,培育出全球第一個推廣的鎘低積累雜交水稻品種「臻兩優8612」,在全省大面積推廣107萬畝;選育了第一個通過國家品種(初)審定的鎘低積累品種「西子3號」。

耐鹽鹼雜交水稻畝產突破400公斤,在內蒙古興安盟、海南三亞等全國6個省市區推廣。如今,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海南大學、隆平高科等國內11家優勢單位的共同發力下,中國的耐鹽鹼水稻技術領先世界,吸引著埃及、斯里蘭卡等多個國家前來洽談合作。

抱團作戰

聯合攻關立偉業

雜交水稻能在中國最先研究成功,並且很快在生產上應用,是先進性的一次示範,那也是所有人攻堅克難自信的源頭。

1971年,野生稻花葯瘦癟的「野敗」材料,被袁隆平團隊無償分發給全國18家單位。次年,全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組成立,19個省市區育種專家奔赴海南抱團作戰。

胸懷「國之大者」,擔當使命任務,多少求索者並肩同行,共同守護傳承雜交水稻創新的「火種」。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用知識和汗水灌溉的稻田裡,留下了許多雜交水稻人的身影,他們躬耕田野、耕耘夢想,像種子一樣把使命紮根在希望的田野上,腳踏實地把科技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袁隆平「不下田不舒服」,拿著放大鏡審視著每一株水稻的每一朵花,從青絲到白髮,直到燃盡生命;朱英國投身海南,一干就是40年,26個春節都不曾回家;謝華安帶領團隊像候鳥一樣,在福建與南繁基地往返,不錯過作物生長的每個環節;顏龍安三個兒女出生他都不在身邊,身高超過一米七的他,體重卻不足一百斤;周開達身穿「老頭衫」、頭頂濕毛巾,被曬得又黑又亮……還有一批又一批的農業科學家前赴後繼,深耕雜交水稻領域,不斷突破創新。

眾人拾柴,當年的「火種」已匯聚成熊熊烈火。目前,中國年種植雜交水稻面積已超過1700萬公頃,年增產約250萬噸,每年可多養活8000萬人口。一季稻大面積種植畝產從2000年700公斤,節節攀升至2023年的1186公斤。

如今,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稻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長沙)、嶽麓山實驗室以及聯合國糧農組織雜交水稻研究培訓參考中心等高水平、有影響的科技創新平台次第建成,捧過接力棒的新一代育種家正直面挑戰,探索新「稻」路。

稻濟天下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雜交水稻技術是我國第一項轉讓國外的農業技術。

1979年,農業部向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贈送了1.5公斤雜交水稻種子。這些種子在美國種植後,比當地良種增產33%以上。中美間的雜交水稻技術合作持續至今,目前美國水稻種植一半以上是雜交水稻。

50年來,雜交水稻「走出去」戰果輝煌,雜交水稻優種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尼、越南、菲律賓、美國、巴西等國生根發芽,中國稻香遠飄四方。來自中國的雜交水稻,被印在馬達加斯加面額最大的2萬元紙鈔上。

迄今為止,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開展了雜交水稻的研究和試種示範,國外雜交水稻年種植面積近800萬公頃,按每公頃平均增產兩噸稻穀計算,年增產糧食1600萬噸,可以多養活4000至5000萬人口,為解決世界糧食安全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雜交水稻技術的傳授範圍不斷擴展。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先後受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水稻研究所、原中國農業部和中國商務部等機構的委託,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開展了雜交水稻國際培訓。至今,我國已為國外培訓了14000多名雜交水稻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

不僅如此,我們還提供「上門服務」。我國雜交水稻專家成為「空中飛人」,遠赴萬里之外,駐紮當地常年提供技術諮詢和技術指導,推廣和發展雜交稻技術。

雜交水稻走向世界的過程,堪稱人類農業科技史、和平發展史上的偉大進程,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壯美長卷中的精彩華章。

50年來,疊代更新、向高而進,我國的雜交水稻技術始終處於國際領先地位,不斷彰顯著「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的創新偉力,不斷展現著「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的崇高追求,不斷詮釋著「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共同價值。

● 雜交水稻在國內累計推廣達90億畝,累計增產稻穀8000多億公斤。

● 雜交水稻推廣到全球70餘個國家,國外雜交水稻年種植面積近800萬公頃。

● 至今通過雜交水稻國際培訓班對1.4萬名國外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進行了培訓。

● 推動全國水稻單產從上世紀50-60年代的平均170公斤/畝躍上了當前的470公斤/畝台階,為國家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提供了科技支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