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的第一印象:雲貴川渝的社會文化氛圍傾向於追求事物的體驗

北冥有魚之海棠 發佈 2023-11-05T22:22:17.954908+00:00

說到重慶人,說說我的第一印象:因為考研考公的諮詢,全國各地考生基本都接觸過。雲貴川渝的社會文化氛圍更傾向於追求事物的體驗感,或者說並不像江浙地區崇尚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追求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以讀書求學為例,由於江浙地區基礎教育階段的高度內卷化。

說到重慶人,說說我的第一印象:

因為考研考公的諮詢,全國各地考生基本都接觸過。雲貴川渝的社會文化氛圍更傾向於追求事物的體驗感,或者說並不像江浙地區崇尚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追求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以讀書求學為例,由於江浙地區基礎教育階段的高度內卷化。,導致江浙學生讀書目的的功利化和實用主義化。表面上看是「重視教育」,實際上是服務於「人上人」卡位戰--在12年殘酷內卷遊戲中上岸,為的就是那張畢業證書,並以此作為換取好工作的籌碼和敲門磚。所以,你會看到很多高考失利、志願滑檔的江蘇考生,對自己的本科院校沒有太多的感情,理由很簡單--這張"人上人」資格證含金量不高。於是,他們拋開本科階段與畢業無關的事務,卯足精力一門心思研究考研或者考公,期待在下一場「人上人」卡位戰中獲勝。因此,你很少見到江蘇學生有興趣參與一些和升學或者考公沒有密切關係的活動,也很少參加各類社交活動,多數都喜歡獨來獨往。

而雲貴川渝的考生並沒有這麼世俗的目的,他們會參與學校的一些社團活動和競賽評比,儘管這些項目對未來的升學或者考公沒有什麼幫助,但是留下了大學時代的回憶。這也導致了在考研逐步內卷化,本科高三化的當下,這類考生在考研挑戰東部高校時,經常處干不利的境地。當成績公布後,他們會陷入自我懷疑:我已經努力了,怎麼連複試「都進不去?他們想不到的是,江蘇的考生比他們更努力,直接回到了高三縣中模式。

再比如職業規劃,由於江浙地區高度內卷化,大多數年輕人人生容錯率極低。因此在職業選擇、考研考公等問題上,江蘇學生更傾向於借鑑前人經驗,模仿他人軌跡。理由很簡單--這是經過大數據總結出來的穩妥路線,只要照搬照抄,基本八九不離十。至於職業分三六九等,哪些職業社會地位高,哪些職業體面清閒,如何規劃成為公務員,這些都是中學時代家長耳提面命的結果。

而雲貴川渝地區的年輕人,更敢於嘗試不同的選擇。我不止一次見過重點高校的部分專業畢業生,臨畢業都不知道如何參加公務員考試,家長也從來沒有和他們強調過這些。至於職業的三六九等、社會地位、福利收入,更是沒有清晰的概念。簡而言之,沒有江蘇學生那種極端目標導向的功利主義,更像是一種隨遇而安。

江浙一帶的實用主義價值觀:以長遠角度考察,我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必須產生正面收益/必須有結果/必須是賺的/必須有價值有收穫的,至少不產生虧損或者無意義的,可有可無,不如不做。這種實用主義商業思維會伴隨江浙人的一生。

比如雲貴川渝地區女生認為談一段沒有結果的戀愛很美好,雖然不能步入婚姻,但是有美好的回憶。但是江浙地區的居民看來:你這純粹屬於浪費時間,有這個精力趕緊去考公考研,不要耽誤自己前途,不結婚談戀愛幹什麼?比如其他地區的同學在大學階段會因為興趣參與一些社團和公益活動,但是江浙同學看來:除非這件事影響到了我是否能夠畢業,或者對我未來考研考公有幫助。

關鍵字: